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投资理财 / 正文

90后 我们逐一做了考察

更新时间:2025-05-12 00:03:14 点击:336

90后 我们逐一做了考察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中国年轻人在海外开奶茶店的故事。主人公林洁仪是个标准的90后。他喜欢设计师品牌,爱折腾。大学期间,他在福州大学城开了一家咖啡店,专营奶茶。

几乎与此同时,以“奶盖茶”起家的喜茶,还是广东江门一家名为“御茶”的小店。

2015年,林洁仪去澳大利亚留学。期间有一次和留学生聊到“中国能不能做世界级品牌”,重燃了创业的梦想他在澳洲昆士兰州开了一家奶茶店,取名为倔强。

如今,倔强已经在海外开了六家店,三家在澳大利亚,三家在韩国。其中,韩国明洞店的月营业额最高时突破百万,一天最多卖出1300杯。疫情期间,这家店还与海底捞联手“梦想联动”,进行营销,一举拉动海底捞营业额增长30%。

本期《后窗》栏目,我们采访了林洁仪,讲述了她在国内赚到第一桶金、远赴海外创业,的经历,听他讲述了奶茶出海的艰难与机遇,以及南韩“被低估”的蓝海市场。

以下为林洁仪自述:

1.福州大学城第一杯奶茶

我从小就不安分,坐立不安。大学期间,我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但一次竞选失败改变了我的计划。所以我决定去创业,希望在校外再次证明自己。

我决定在大学城开一家咖啡馆,很多人不理解。现在回想起来,我确实脑子发热,但我确实是看中了这个学生市场。当时大学城的饮料行业很落后,咖啡店卖的是环境,喝的人不多,而茶叶店的产品很低端,都是炮制出来的。

90后 我们逐一做了考察

我想做的是一个集产品和“场”于一体,独立于教学楼和宿舍之外的“第三空间”的“校园星巴克”。

我们兴致勃勃的去咨询福建WBC咖啡冠军,他只淡淡的留下一句“在大学城开咖啡店,一家接着一家开。我建议不要再开了。”短短一句话,我们对创业的热情几乎触底,合伙人纷纷离开,最后只剩下我和现在的联创。

也许年轻意味着精力充沛。我不信邪,徘徊了一个月,决定继续做下去。

我们在网上找到了一位有着20多年丰富经验的桌面茶师,他不仅指导我们如何开店,还帮助准备茶的秘方。以前,我觉得喝酒很开心,但在那段时间里,时间每天都要喝上百杯奶茶,甚至还得了胃炎。

在时间,呆了3个月后,我们完成了饮料菜单,去了厦门的“最好的曲子”咖啡馆,晚上去星巴克兼职学习。2013年9月,Simo咖啡馆在福州大学城正式开业。

虽然叫咖啡店,但是以茶为主,我们也开发了奶茶。是的,聂云尘在广东江门做“御茶”的时候,我们在福州也是这么做的。奶茶很受欢迎,贡献了几乎95%的收入。

第二年,“创业面向大众,全民创新”的号召在全国掀起了创业的热潮。福建省也举办了大学生创业竞赛,我们带着Simo去参加。作为唯一的线下项目,Simo在关注,非常受欢迎,就像时间,中关村车库咖啡在北京受到总理的视察一样。省里有意让我们福建的“创业Coffee”,最后获得了省里的创业之星。

在多方支持下,我们的店迅速爆红。你能想象咖啡店像大排档一样开张吗?所有的桌子都坐满了,几百人同时在店里,喝着奶茶,还有人从很远的地方坐车到大学城排队。

西摩在当时是名满福州的。当时那个时代的奶茶只要在10块钱,房租不到3000,我们就能做到日均流水1万。这是我在大学赚的第一桶金。之后,留学的学费和海外创业的启动资金都来自这里。

2.韩国明洞卖奶茶,月流水一百多万。

毕业后,我去了澳大利亚留学。

开学没多久,就觉得在国外生活真的很无聊。是学校附近的一个“村”,那里什么都没有。每天,时间只能靠喝酒来打发时间。一想到要在这里呆上两三年,我就难受,于是我又有了去创业的想法。

我决定重操旧业,开一家茶叶店。

当时有一个小插曲,进一步促进了我的创业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和一群外国人聊天,聊到各个国家的消费品牌。外国人似乎总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国家最伟大,认定中国做不出星巴克、麦当劳这样的世界品牌。

我当时挺生气的,也尽力按照这个观点来。但是冷静下来之后,我决定真的做点什么来改变这种偏见。

以我的能力,奶茶是比较好的武器,所以我决定认真做一个奶茶品牌。我们把我们的新品牌命名为“倔强”,把齐天盛达作为品牌的精神内核,想向中国的血腥倔强致敬。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想法,但创业总是很难。虽然我在国内有在开店的经历,但在创业要解决的海外问题也非常困难和陌生。

首先是品牌和产品,这是坚持出海的第一道门槛。说白了,你要让西方人接受这个品牌,产品要因地制宜。有些食材在中国很普通,但外国人会觉得很“神奇”,比如奶茶里的珍珠。外国人很喜欢,喜欢有嚼劲的东西。在中国爆的芝士奶盖正好相反。韩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吃了之后都说是东西。为什么这么糟糕?

我们不断找当地人反复测试,根据销量和客户反馈做菜单。在韩国,我们最受欢迎的SKU是豆浆、茶和鲜奶,因为韩国人非常喜欢吃豆制品。澳大利亚会因为地区而改变。例如,在昆士兰海港城的商店里,最受欢迎的百香果是热浪,因为当地人喜欢新鲜的百香果、耐嚼的珍珠和寒冷的天气。

接下来是供应链。澳洲的供应链比较简单,但是在韩国就很难了,韩国的茶叶标准非常严格,不对外开放,检疫标准也很夸张。2018年,麻辣烫风靡韩国,张

亮、杨国福都过去开店,很快开到2000多家,结果一个举报电话,就剩下不到100家。因为在韩国,每一种蔬菜都要单独检疫,那些店没有达到标准。

顽徒直接向合格的一线供应商定制原材料。传统茶饮行业存在因季节性变化导致风味变化、特定茶稀缺等问题,定制原材料可以保证原料风味的一致性,同时符合不同国家的进出口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

这样一来,供应链难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当然,其他问题也很头疼,比如海外的政府申报流程非常严苛,消防、残疾人设施都有一套严格标准。我们有家店,光筹备就用了18个月,因为开在loft,要求必须给残疾人提供专用电梯。

再有,海外的人工成本也很高。韩国人工是中国的4倍,澳洲是6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发出了多款半自动化的制茶机器。

这些问题听着都很容易,但只有长时间身处海外市场才能真正了解,才能摸索出解决方法,这也是我认为国内品牌出海困难的原因——缺乏具备国际认知,缺少对当地政策、环境的精准把握。

目前,顽徒在海外开了6家门店,澳洲3家,韩国3家。其中位于韩国明洞的门店,巅峰时期月营业额已经破了110万。如果没记错,这一数字应该超过了奈雪2018年巅峰时期的平均单店营业额。

顽徒韩国明洞门店

本来一切都是好好的,去年的疫情又给了当头一棒。

尤其商圈游客骤减,大品牌也撑不住了。期间,韩国明洞的、优衣库、、爱丽小屋旗舰店统统闭店。但我们决定坚守,因为在韩国人心中,明洞的门店如果能熬得住疫情,品牌实力也就得到证明了。

事实也是如此。扛过这一遭,很多人找我们合作,包括海底捞。

海底捞在韩国有9家店,属于做得比较好的中国品牌,但疫情也让他们遭遇了不小打击,亟需引流。海底捞找我们联手促销,比如消费者在我们这购买两杯奶茶,就能获得一张海底捞减120元的优惠券,我们还在熊猫外卖(注:海外中餐外卖一线平台)开了一家外卖联营店,买奶茶送火锅,一下给海底捞拉升30%营业额。

3、在韩国再造一个“喜茶”

当初我们把韩国作为出海的第二站,很多人不懂也不理解。他们认为韩国市场狭小,只有5000万人口,是区区“弹丸之地”,而且较为封闭,海外品牌难以攻克。包括国内奶茶品牌出海的首选也很少在韩国,北美或东南亚居多。

但我恰恰认为,韩国市场是被严重低估的,那里有“千店”潜力。

韩国的奶茶市场已经十分成熟了。疫情前,贡茶在韩国有将近800多家门店,积累了大量用户基础,韩国本土PE甚至收购了贡茶超过65%的股份。现在的韩国市场跟十年前的国内很相似——消费者已经养成了消费奶茶的习惯,但产品形态和体验还非常初期,有巨大潜力。

其次,韩国商业化市场化程度高,开店流程便捷高速,这给品牌扩张提供了可能性。

在韩国,两三周就能开出一间新店,跟国内节奏相似。比如贡茶,从2015年到2019年,用3年时间开出400多家门店。反观日本就不一样。喜茶曾在日本筹划一年,店还没有开出来,是喜茶不行吗?不是的,是因为日本从选址、审批到装修都需要非常久的时间。

韩国人口密度全球第三,从首尔到釜山不过两个多小时车程,品牌可以快速渗透到更多人群,线上和线下营销也能更快得到市场的反馈。

还有,韩国的文化输出力非常强。你看韩国明星过去在中国,包括现在东南亚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品牌在韩国站稳脚跟,再打入东南亚,几乎就是降维打击。

还有个事儿特好玩。其实不止奶茶,韩国人对中国美食也很有好感。除了前面提到的麻辣烫,他们还特爱吃烤鱼,最夸张的是羊肉串,都夫妻店,却能在韩国开到近5000家店。

还有青岛啤酒,想不到吧?韩国一档节目有个明星说,吃羊肉串要配青岛啤酒才正宗。韩国明星的国民影响力非常大,节目一播完,青岛啤酒销量激增,瞬间成了啤酒销量冠军。

扯远了,说回奶茶。目前韩国的奶茶店铺大概有1000多家,贡茶占了2/3。我们之后将在韩国市场与贡茶“贴身肉搏”,计划未来开到600到1000家店。

如果目标实现,这个营收规模基本就是一个喜茶。

品牌要酷,这还不够。顽徒计划明年春天在国内开设首店,打造一个“奶茶界的文和友”,旗舰店选在武汉,在人流量最大的江汉路,打造一个6层楼的独立超级品牌空间,希望可以媲美上海南京西路星巴克烘焙工坊的顽徒茶饮旗舰店。未来,顽徒还想以“悟空降魔九九八十一难”为主题,在全球81个城市开设81个超级旗舰店。

4、奶茶战局,才刚刚开始

回头看看,我们几乎同喜茶在同一时期做奶盖茶起家。不同的是,喜茶已是国内新茶饮市场当之无愧的霸主。

常常有人问我,如果当初没有出国留学,现在会不会已经达到了某种高度?

我的回答一直都是:如果没有喜茶,我可能也不会继续做茶饮。喜茶把奶茶带到了一个3.0的高度,让我发现原来奶茶还能这样做,也能资本化运营。我真的很佩服聂云宸,将他视作创业路上的前辈。”

但我也从没后悔出国创业的决定。中国有14亿人口,国外还有50多亿,他们对奶茶的认知还很浅薄,奶茶出海仍是个亟待挖掘的好市场。

另外,虽然国内的茶饮市场已经很“卷”,水平也很强。但放眼全世界,如果想把茶饮做到和咖啡一样的高度甚至更高,现在这才刚刚开始。

有圈内人士曾经预言,新茶饮的终局大概就是喜茶这样。

我觉得不是。奶茶的战局才刚刚开始。

[本文作者投中网,创业家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喜茶海底捞韩国顽徒奶茶

相关阅读

  • 韩国人在中国创业(在华韩国创新中心)
  • 韩国创业企业逆势生长 逆势而上 韩国创业一家健身连锁跻身“独角兽”的
  • 90后 我们逐一做了考察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