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小本生意 / 正文

103010校园淘金者陈校园信息我先走了

更新时间:2025-08-31 23:07:22 点击:369

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他在大二的时候开始尝试创业。几经波折后,他毅然重整旗鼓,经过两年的准备和一年的运作,回到了创业的起跑线上,现在是校园信息网的总经理。这是陈,湖南浏阳人,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物理学院。

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有三个兄弟姐妹。他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却是父母中最省心的一个。生活中,他经常帮家里干活。在学习上,他是家里的骄傲。初中考上高中的时候,他是全村第一。高中毕业后,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2003年,陈终于从一个小山村走进了河南大学这个河南省的高等学府。也许是因为初来乍到,他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不仅当上了代理班长,还积极在很多社团服务。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大学是一个靠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地方。没有老师的监督和父母的唠叨,一切都得靠他自己的能力和朋友去争取。

陈不仅在工作中锻炼自己,而且是一个善于发现商机的人。大一大二的时候,他经常卖学习用品,校园贺卡,手机卡等等。后来到了大二,他想做生意,就找了几个专门考察学生市场的朋友,发现学生最大的需求就是日常文具。为了找到供货渠道,他们打了一些名牌服务电话,一级一级往下走。他一路走到开封的总代理。他和几个朋友每人集资2000元左右,在学校旁边开了一家日用文具店“捷点”,作为公司经营。他们还成立了一个商业俱乐部,吸引人才,集思广益。当时他们打算把这家店作为仓库,在各个宿舍楼设立分店,作为大批发商,给各个分店代理商配送一些方便面、火腿、瓜子等副食产品。刚开始的时候,如火如荼。最高的时候,一天的毛利可以达到2000元,这对学生和他们自己都很方便。一段时间的时间过去了,进货渠道、强势支出、活动费用等财务问题和管理问题暴露出来。有一次为了造人气,花了近千元举办歌手大赛。经营了一年,大家都泄气了,只剩下一堆货。

创业第一次创业失败后,他和一个朋友成立了一个工作室,——金宇广告策划工作室,为学校周边的商家设计广告、发传单、制作海报、展板等等。一开始打印一些宣传资料,把这些传单发给商家做点生意,办公室在宿舍。陈说,这个工作室做了三四个月了,做的最多的就是发传单之类的苦活,但是赚不了多少钱,因为做的都是小生意。但是,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商家的需求,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

然后他也没闲着,就和朋友创办了一个辅导中心,——梦想辅导中心。对于当时刚办了一年的何达新区学生来说,经常要去很远的地方找家教工作,不方便,也容易被骗。所以他想做一些既能服务学生又能锻炼自己的事情。经过详细策划,他们在城里租了房子,通过张贴海报、小广告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他们引入会员制模式,实行20元永久会员,并推出20元内家教的收费标准。它在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为许多学生找到了工作。为了保证学生的权益,他们专门派导师来讲课。当时,陈在宣传家教中心时也采用了网络宣传的方式。大三的时候,他对互联网了解不多,但他知道互联网在与社会沟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于是他特意请了一个朋友帮他做了一个家教中心的静态网页做宣传。正是在这个时候,网站宣传的效果让陈明白了互联网的好处。与此同时,他开始真正接触网络知识,一个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想法也在此时找到了成长和成长的突破点:——。他想通过互联网去创业。

原来,早在他即将来到时间,大学的时候,他就试图通过互联网获取校园周围的食物、交通、住宿、购物等方面的信息,但不幸的是,他发现这样的信息几乎很少。后来来到学校,这方面的资料几乎是空白。难道没有专门的平台让大家了解这些信息吗?

于是,他开始手写策划书,还专门查了全国的校园网站,设置频道、栏目、功能、定位等。为它,而且做得很好。经过半年的策划,他将网站定位为校园门户,命名为“校园信息网”。

2006年10月,他拿着这本策划书找了很多技术合作伙伴,包括一些计算机老师和研究生。他们一致认为陈的项目很有潜力,但因为一些事情他们不能与他合作。但技术毕竟是网络的强大后盾。没有办法。他要一门心思自己学,自己做!他找了很多程序,最后选择了一个知名的网站管理系统cms来做。后来他觉得自己无法实现想要的功能,就找了一家公司帮他完成。

网站建立后,他日以继夜地给网站添加内容。他想做校园门户,从河南大学开始,做成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全国。设计了学习、娱乐、学校介绍、分类信息、交友、论坛、兼职、视频等多个栏目。它的栏目类别和163差不多。

在与学生和社会接触的过程中,陈发现,其实大部分大学生还是与社会有着严重的脱节,很多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多。更不用说以后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了。为了给学生创业一个了解社会的平台,带领大家培养创业意识。他在学校创办了一个创业协会,为学生服务,挖掘人才,后期他在创业的几个合伙人都在这里相识。

2007年6月,陈毕业了。这时校园信息网基本搭建完成,找了四个合伙人,一个编辑,两个营销业务,他负责技术。后来根据需要,增加了两个美工,一个技术,一个人力,就成了一个小公司。同时他们还做了一份校园DM报配合网站推广。前两期宣传力度比较大,在学生中反响比较好。但是报纸盈利缓慢,大家的积极性急剧下降,网站定位不准。

又无法向外拓展。两个月后,团队中两个负责业务的同学实习去了,陈玉金只得全力挑起联系业务的担子。

9月份开学后的两个月,商家广告也少了许多,报纸出现了赞助不够的情况,从而导致团队人员人心不稳,纪律松散,校园情报网出现了停滞状态。而且前期只有自己一个人投资,后来人数增多后,付出努力有所不同,分红却产生了不均……一连串的问题同时出现导致了许多成员都走了,团队的瓦解让他感到了难以言表的痛心。但他明白,大家一起干了这么久,没有赢利,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而自己在短时间内又不能给他们带去什么好处。

残酷的现实让陈玉金想到放弃,但是自己真的能像他们一样退出吗?他说:“他们退出,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只不过是一场锻炼而已,但对我而言,就等于前功尽弃啊!”他重新给自己鼓劲,同时也仔细分析了当时的情况:网站功能和定位制约着发展,像他们这样的网站到处都有,却鲜有特色。于是他调查了同学们的需求,把网站重新定位为找信息、晒校闻、评商家、秀社团,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把学生和商家有机联合起来了。

采访中,我问道:创业这两年来,什么时候是最困难的?他说,“去年的这个时候”。“当时定位是校园情报,这个校园DM报纸是和校园网站并行的,之前DM报纸已经出了4期,按照给商家做的承诺,我们只能继续往后一期一期的出,那时候业务经理因为实习而无法工作,报纸编辑在当时的老校区住,交流不方便加上他的业务不够熟练,排版不够美观大方,就被我辞退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做事不够认真,态度不够端正,导致了好几单业务损失……”

人员的流失导致陈玉金不得不一人单独挑起所有的担子。没有人跑业务,他就每天都早早起床,把开封跑了好几遍,晚上还要采集信息更新网站。没有了编辑,他就自学方正飞腾软件,自己动手设计广告,到目前报纸共出了9期,其中有5期都是由他一手负责出的。“那段日子只知道夜以继日的忙碌,连晚上做梦都在跑业务、编报纸,不过事后感觉还挺不错的!”

在团队瓦解的那段日子里,他一个人把业务员、技术、编辑、设计、排版乃至发行全部抗起来,不过在外面,他依然是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是一个人忙里忙外,却要对商家说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小兵,身后还有一个专业的团队。不过好在当时也有几个朋友不时来帮忙,陪他挺过了这段艰难的日子!

与此同时,他开始在校园里、网上发布招聘广告,筹建新的团队。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个新的五人团队组建起来了:他们中有朋友介绍的、有在网上认识的、由本网站业务员提升上来的……“有一个兄弟今年上大三,是通过我之前贴在学校的海报联系到我的,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大二的学生,曾经参加自行车协会和几个朋友一起,骑着自行车从开封跑到山东泰山,相当有毅力。我就是听了他的经历,觉得他比较适合创业,于是慢慢让他加入进来了解各项业务,我们对这个项目都相当有信心!”

“团队很重要,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前不久,陈玉金被母校创业协会邀请回校演讲时讲到了这样一句话。的确,2008年4月起,校园情报网在团队的力量下,不断创业影响,取得进步。4月,河南大学广告协会联系到校园情报网在在河南大学共同举办了河南大学第五届广告节,为活动的宣传起到了大力推动作用。;同月下旬,陈玉金又作为校园情报总经理应邀赶赴北京参加了2008第三届中国互联网站长年会,并和中国总裁罗川、校内创始人王兴以及ku6总裁李友善等名人合影留念。5月,校园情报网主办了首届开封市高校二手物品交易会,在方便学生们循环利用物品的同时,也在校园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校园情报网结合自身特点与学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现在已有千余名注册会员,600多个店铺,很好地在开封高校打开了局面,形成了开封第一校园信息门户,陈玉金说:“校园情报网现在正着手进一步开发升级网站程序和其他市场,争取做好校园信息资询门户的角色,让分站大学生可以通过我们网站获得赢利。”

相关阅读

  • 1万元创业项目推荐(10000元创业项目)
  • 越众创业网
  • 103010校园淘金者陈校园信息我先走了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