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广州市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城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广州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兴基金),利用五年的时间,推动政府引导基金从1.0到4.0的创新迭代升级。以“全球孵化、中国加速、广州实践”的发展愿景,构建了“母基金S基金直投基金”的PSD投资格局和“PSD产业链投资产业孵化”的战略布局。子基金规模超过800亿元,投资项目超过650个,其中广州本地项目超过300个,投资上市公司57家,受理上市公司5家,占上市公司近100%。是广州优势产业和优质项目发展的重要推手,有力推动了广州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政府引导资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典范。
5月26日,新兴基金五周年产业投资交流活动在广州塔举行,新兴基金亮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近日,记者采访了广州基金副总经理、新兴基金董事长黄树平及公司高管团队。本文将从战略角度揭示这家政府引导型基金公司的“蝴蝶密码”。
2017年5月,广州基金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回归”的要求,成立新兴基金,支持广州产业转型升级和基础设施投资。如今,以“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为理念,推动产融结合,搭建泛金融产业链,已成为广州城投集团的重要平台之一。
在过去的五年中,新兴基金通过关注当地项目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消费、半导体、云计算、智能汽车、5G通信、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投资成绩显著,成功帮助广州本土企业如:Xpeng Motors、王楠科技、百奥泰、三福新科、方邦、迈普医药、高萍、安必平、忠旺龙腾、何新仪器、杰特生物等上市,广州本土上市企业市值超过其他。在投资广州科技创新板上市项目时,新兴基金力求全面覆盖。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新兴基金走出了一条“育苗造林”的发展新模式,挖掘区域内生增长动力。
政府引导基金是我国财政转变投资方式的重要创新,在促进产业发展、培育新经济新动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引导基金主要通过其参与的子基金的投资和运营来推动行业发展。目前,新兴基金有100多个子基金,投资了600多个项目。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新兴产业创业项目能领域,新兴基金的子基金投资了200多个项目,投资了从云科技、奥松电子、钛金科技等明星项目。在智能装备和机器人领域,新兴基金的子基金投资了80多个项目,代表项目有极飞科技、道元电子、捷创智能、思林杰科技等。在生物和健康产业领域,新兴基金的子基金投资了200多个项目,包括嘉健医药、佳悦医疗Yamatonokusushi集团等。经过五年的发展,新兴基金已经成为广州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投资生态的支撑。
为了充分发挥金融母基金的政策导向作用,新兴基金积极推动
在战略成功的背后,新兴基金还充分发挥政府基金和国企的资源优势,深耕广州本地优势产业和优质项目,通过与政府对接、产业赋能、项目路演、融资服务、舆情监测,全力服务被投企业成长。
Xpeng Motors是第一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2020年7月7日,Xpeng Motors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第一智能电动汽车!而且是近三年来第一家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的公司。新兴基金是创业, Xpeng Motors过程中第一家投资Xpeng Motors的广州国资投资机构,通过旗下产业基金的投资支持和帮助Xpeng Motors的发展。Xpeng汽车的成功上市,不仅是广州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成果,也是新兴基金通过发展金融赋能产业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
方邦股份2018年申请创业板时被监管机构否决,因此很难再次申请上市。后来通过新兴基金引入的优秀机构投资,帮助其重新梳理申报条件并积极沟通协调,成功推动方邦股份登陆科创板。该项目也是首批科技创新板企业中唯一在广州上市的项目。此类服务投入到企业成长中的案例还有很多。
五周年辉煌成就的背后,广州基金副总经理、新兴基金董事长黄树平认为,公司成功的最大原因是发展战略的成功。
新兴基金成立五年来,实现了从1.0到4.0的战略跨越。以每年一次的创新迭代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7年5月,新兴基金正式成立,资金1亿,在注册,只有5名员工,场地被其他公司租用。在这种情况下,新兴基金仍然确立了“全球孵化、中国加速发展、广州实践”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引进海内外优质项目,吸引海内外优秀投资机构,聚集资源投资广州项目。成为广州产业转型升级、金融融资平台、股权投资的重要推手,为广州实现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大的加速度。
2018年,新兴基金开始实施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主要业务的1.0发展战略,并陆续受托。
管理成立了广州市的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和种业发展基金,并参与了5支国家级产业基金。截至2021年底,政府引导基金财政累计投资60亿元,吸引社会资金750多亿元,形成800多亿元的资金总规模,财政资金杠杆放大14倍,成立子基金超过100支,累计投资项目650多个,其中广州本地项目超过300个,为广州的产业升级以及优质资产的引入起到了很好的正向作用,成功进入国内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第一梯队,成为广州最大、华南第二、全国第八的的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囊括了“中国最佳政府引导基金”和“中国最佳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100多项行业荣誉,连续四年被发改、工信、农业部门考核为“优秀”,拿下主管部门考核的“大满贯”!2019年,在扎实做好政府引导基金的同时,新兴基金开始布局市场化母基金和市场化直投业务,发展战略进入2.0时代。开始进行市场化运作,主动聚焦优势领域,分享企业成长和IPO红利,自2019年8月至今,共设立四支市场化直投基金,通过整合平台资源,挖掘优质标的,覆盖新兴产业链,共投资了29个项目,其中广州本地项目16个,包括极飞科技、奥松电子、导远电子、药师帮、鸿基创能、慧智微电子、广钢气体和嘉越医药等广州市明星企业。
2020年,新兴基金全面扩大市场化直投业务,在国内率先布局S基金,启动实行2.5发展战略。同年,广州基金副总经理、新兴基金董事长黄舒萍在《融资中国》发表S基金研究文章,阐述新兴基金对S基金的研究成果,正式探索母基金参与S基金交易,认为S基金将成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S基金爆发增长时机来临。新兴基金开始通过母基金合作的GP延伸布局其旗下基金的S份额交易机会。截至目前,共完成多笔S基金业务交易,已成为国内S基金第一梯队,先后获得中国最佳S基金、中国最佳S基金投资人等奖项,被业界誉为广州S基金的代表机构,是S基金行业研究的样板案例。
2021年,新兴基金开始实行3.0发展战略,全面抢占S基金风口,开展产业链投资,布局产业园区孵化基金,打造新兴基金PSD模式,对标国内市场化头部机构,在政府引导基金第一梯队强势品牌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并践行“母基金+S基金+股权直投”的PSD战略。并聚焦产业链投资,在新材料、新消费、半导体、云计算、集成电路、智能汽车、轨道交通、5G通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产业链,联合产业核心企业和优质上市公司、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开展投资、并购、综合金融等服务,培育重点产业集群。
在取得优异的成绩后,2022年,新兴基金正式启动了4.0发展战略,在做好PSD业务和产业链投资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创新型产业孵化,着力打造专注引入海外人才的产业孵化基地,目的是引入国内外优质项目及人才落地广州,推动合作基金投资广州项目,打造国家级产业孵化样本。
广州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强表示,金融投资是广州城投集团服务城市建设和实体产业的重要支撑,新兴基金是集团金融板块骨干企业,是服务广州高新科技产业和科创企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取得了良好效果,形成了新兴模式和经验,成为广州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力量。接下来,广州城投集团将深入落实广州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决策部署,打造“科技金融+产业投资+园区建设”的发展新模式,助力广州城市品质和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将全力支持新兴基金围绕广州市“3+5+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建设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工作布局,充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广州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领域,以基金引导、资本招商为纽带,将更多的创新项目和创新人才引入广州,助力广州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孵化培育更多独角兽、小巨人、专精特新的企业,为广州打造“创投之都”做出更大贡献。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加快从日化五金之都向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小镇转型。图为丹灶胡仙氢谷。丹灶镇宣传文体旅游局供图
南海区丹灶镇,位于佛山市“丹田”,因葛洪炼丹而得名,历经明朝元老方显福、民族工业先驱陈连璞、维新领袖康有为、当代学者杜维明等一大批历史名人。改革开放后,大胆务实的丹灶人凭借五金产业创造了财富,使丹灶成为中国知名的日用五金之都。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2016年丹灶提出建设珠三角创新型制造业小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五年。通过前瞻性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力,大力构建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格局,丹灶地区生产总值从5年前的108亿元增长到今天的150亿元,工业总产值从213亿元增长到320多亿元,全国百强镇排名从99位跃升到37位。
在新城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丹灶努力打造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标杆镇,一个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丹灶正在阔步前进。
日用五金之都变身新兴产业聚集镇。
过去的五年是丹灶产业发展的黄金五年。
丹灶人以五金行业起家,但近十年来,五金行业发展动力不足、环保压力加大等问题日益凸显。
2016年,丹灶提出建设珠三角创新型制造业小镇,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市场环境,锁定氢能产业、智能安全产业、生命电子等产业新轨道,推动产业升级。
从2009年开始,丹灶开始布局氢能产业。十多年来,丹灶从政策制定、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到“六位一体”的推广应用一直在推进。2017年,丹灶镇率先提出建设胡仙氢谷的想法。自此,48平方公里的胡仙氢谷迅速崛起,丹灶成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先行者。
2018年,丹灶镇成功申报国家安防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建设,担负起为产业发展探路的重任。以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为龙头,丹灶逐渐形成安全产业的集聚效应。之后,丹灶在城西大力发展生活电子产业。
从日用五金之都到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小镇,丹灶五年来在新型工业轨道上稳步前行。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集聚到集群的快速发展,创新资源涌入丹灶,形成了独特的“丹灶现象”。
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优质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丹灶已吸引投资项目100多个,计划总投资400多亿元。
五年来,丹灶充分发挥胡仙实验室、728于闯研发中心的作用。d .平台和科技孵化器,不断扩大创新型创业,的空间供给同步大力实施创新型创业,政策,全面引进“双创”团队和科技型加速项目,吸引国内外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在丹灶开花,不断建设和完善科技孵化体系。
以南海建设城乡一体化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丹灶按照“产北移南、城中聚、城内人”的总体思路,高标准规划“一岛两湖十里”,着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一体,水路、文化路、绿道贯通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自南海吹响国土综合整治的号角以来,丹灶大胆探索国土综合整治的“丹灶路径”。作为一大亮点,丹灶将生态空间重建、城西区、大金枝地区确立为三大区域土地综合整治主战场,恢复生态空间与新兴产业布局、集聚一流人才相得益彰。
南海区唯一的12年制南海实验学校去年正式开学;“四横三纵一轨道”的交通格局正在加快规划建设.通过提升城镇配套服务能力,丹灶赢得了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的机遇。
结合佛山“惠你”的企业服务体系,背靠全国行政审批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南海,丹灶还不断构建完善高效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据统计,到2020年底,丹灶常住人口10年间从15.5万增长到23.9万。来自袁玉娥的丹灶,不断彰显着小镇的新价值,不断释放着现代化的新活力。
五年的奋斗
经济实力翻倍。
五年来,南海区丹灶镇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省南海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等重要机遇,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正式拉开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建设序幕。
未来五年,丹灶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将在丹灶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乘势而上,敢于思考,务实行动,打造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努力建设一个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丹灶。
产业创新:经过5年的奋斗,经济实力再翻一番,创新能力再翻一番,产业集群集聚更多,高质量发展质量更好。
环境更新:经过五年的追求,丹灶的城市设施将不断完善,教育、卫生、交通将成为南海一流的设施。生态环境让“居民感到幸福,新来的人感到幸福”,创业环境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年轻人。
p>城乡焕新:经过五年探索,实现土地空间布局科学,人居环境亮丽蝶变,城乡发展平衡充分,示范片区光芒瞩目,有为文化成为岭南文化重要一脉。
治理革新:经过五年耕耘,实现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社会风气更加文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共同富裕的丹灶雏形初现。
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丹灶始终把党建作为主业放在工作的首位,以党建引领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凸显基层党组织在产业集聚发展、全域土地整治、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锻造一支忠诚干净、务实担当、敢打敢拼的丹灶先锋队伍,把有利于建设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一件一件办出成效。
五年掠影
●五年来丹灶GDP从108亿元增至15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从213亿元增至320多亿元,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排名从99名跃升至37名。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五年丹灶招商引资引入项目超过100个,计划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元。
●到2021年底,丹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3家,比2015年的26家增长了13倍;目前丹灶拥有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54家。
●到2021年底,丹灶引入20个院士项目,涉及氢能、安全应急、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