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建党一百周年,新京报推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影视中的党员形象”系列采访。集合了老中青三代演员。他们都因角色而与党员结缘,受到党员精神的洗礼,从而形成了自觉终生追求的信念。他们严于律己,在表演的道路上奋力前行。跨越百年,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通过演员的叙述,试图还原那段辉煌的岁月,通过树立优秀党员的形象,弘扬新一代党员的精神。
掌声中,一位精神饱满的年轻作家走进了礼堂。
"你真的打算在农村定居吗?"周围的人都很不解。
在不久前上映的电影《柳青》中,程饰演当代作家。
20世纪50年代,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浪潮下,学者刘清决心放弃一切,宁愿被贬到西北农村建设的第一线。她家从北京迁回老家陕西,在长安县皇甫村扎根14年,创作了反映社会主义人民集体创业的书《创业史》这部作品也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
不久前,描述这位当代著名作家的电影《柳青》上映了。主演程在影片中释放了对的崇敬之情。“作为党培养的第一批文艺旗手,刘清无怨无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定党的信念,牢记初心,努力奋进。作为一个演员,如果刘清能走进我的灵魂深处,我会把一切都给他。他让我充满活力。”
刘清(1916年7月2日,—— 1978年6月13日)原名刘云华,陕西省吴堡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抗战胜利后出任大连大众书店总编辑。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主编,副刊主编。1952年8月,刘清被任命为陕西省长安县委副书记,主管农业互助合作。1953年3月,刘清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职务,定居皇甫村,创作了长篇小说《创业史》。1960年4月,刘清将《创业史》第一期10万册稿酬捐给王曲公社,用于工业基建开支;1961年,他开始创作《创业史》第二部时,向中国青年出版社提前借了7000元,为皇甫村支付高压线和电线杆的费用。文革期间,他仍坚持写作。1978年6月13日,刘清去世,享年62岁。2019年9月23日《创业史》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小说集》。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