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1928年,为了收容和培养在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遗孤,宋庆龄等人在南京中山门外卫岗55号创办了国民革命军遗风学校,宋庆龄任名誉校长。
建校之初,从上海一家良种奶牛场引进30多头荷兰纯种奶牛,在孝陵卫和肖伟街划出3000亩土地,设立四方市遗留学校实验牧场。奶制品主要供应给遗留学校的学生,遗留学校是南京卫岗乳业的前身。
1937年南京沦陷后,从牧场上挑选的40多头牛也随着后代学校的西迁而迁到成都。到达花溪坝后,宋庆龄等人亲自来到奶牛场看望押运员和牛。
1946年秋,后人的学校迁回南京重新开放,实验牧场也延续了南京的牛奶生产加工。
南京解放后第二天,市军管委前往四方市接管实验牧场,并与市建设局合作,接管了中央畜牧研究所、首都农业示范站、中国农业促进会、励志社、苜蓿园等6个奶牛场。6月1日合并组建成全市最大的“南京奶牛场”,后更名为南京奶牛场。
1956年,南京牧场被收购,并入全市40家私营奶牛场。
1959年5月4日,魏岗奶牛场641号奶牛日产奶公斤,创下中国最高纪录。
1980年,魏岗乳品厂正式命名。
2011年,卫岗乳业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是全国首家获此称号的乳制品生产企业。
经过90多年的传承与创新,卫岗乳业先后被授予中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等50多项荣誉称号。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卫岗的奶源供应逐渐开放,从只有少数人能喝的“奢侈品”变成了寻常百姓家的“日常消费品”,满足了全城人对喝奶的需求,走出了南京,广受社会喜爱。
标题:南京红100|第42集与南京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卫岗牛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