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小本生意 / 正文

上年村草莓(河市草莓园)

更新时间:2025-08-27 19:13:30 点击:465

上年村草莓(河市草莓园)

原文标题:【走进农村看小康】河尾村:草莓又红又甜。

中秋时节,走进翼城县南塘乡河火村,一座整齐划一的草莓大棚映入眼帘。棚子里,新种的草莓苗浇水后生机勃勃。在这里,草莓种植业欣欣向荣。家家种大棚,家家种草莓。草莓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39岁的丁白天和家人一起种草莓,晚上在温室里浇水。丁一边浇水一边介绍:“我们家已经连续种植草莓十多年了。目前已经种了六亩多草莓,每亩年收入四五万元。现在农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温室大棚用自动卷帘机,温室大棚用滴灌技术。村里很多人不用出去打工,在家种草莓,在家就能增收致富。”

河洛村地下水丰富。由于特殊的气候,这里种植的草莓、西瓜、甜瓜等水果口感好,含糖量高。在当地农技人员的帮助下,不仅全村家家户户种草莓,还承包了邻村的土地种植草莓,成为全县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草莓销往临汾、长治、晋城、陕西等地。“虽然种草莓辛苦,但收益还是很可观的。通过种植草莓,全家人不仅住上了楼房,还开上了汽车。”草莓种植户周美良说,他家以前并不富裕。从2007年开始,他在家里的8亩土地上种草莓,日子越来越好。

收益率高了,效益才能上去。为了进一步提高草莓的产量,河洛村的村民多年来一直外出学习技术和管理,草莓的产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周美良指着地里的大棚说:“现在的大棚是最先进的。外面是钢架,里面是钢架。出风口和上膜都是自动化的。有了好的种植环境,病虫害自然就少了。”

“草莓带来的好处让村民们精神饱满。现在村民生活节奏快,喝酒打牌少了,说的最多的就是草莓。”这是河洛村党支部书记孟玉玲。20多年前,她嫁到了河洛村,这是她亲人和村民从贫困走向小康的见证。她对这片热土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和威的草莓远近闻名,但近年来种植死苗现象频发;品种多,改良进度慢;销售,单枪匹马,单笔销售。同时,村民在思想上安于现状,草莓产业发展陷入瓶颈。为了改变现状,提高草莓效益,孟玉玲千方百计利用优势水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大规模草莓种植。在她的组织下,村里举办了草莓种植技术培训班,引进了“留香高钙”系列发明专利技术,科普惠农,组织54户村民成立翼城县何超高钙草莓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对接县邮政储蓄银行,统筹农业担保贷款和农民自治创业担保贷款共计700多万元,为何超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开展了合禾草莓的品牌销售。在今年上半年的草莓销售中,孟玉玲组织村民通过太原多多、晋东南美团电商平台,将精心设计、小包装的草莓传递出去,不仅解决了雨天草莓卖不出去的问题,还提高了草莓销售的单价。目前每天销售草莓1万多颗,销售额近10万元。

这些年来,整个

小草莓,大产业。如今,河洛村的村民靠种植草莓发了财。谈到未来,孟玉玲信心满满:“我们将在创新发展模式上下功夫、做文章,试行‘果菜间作’、‘果粮间作’,提高果农管理水平和草莓品质;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潜力,探索深入开发草莓干、草莓酱等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乡村振兴,让村民可持续增收。”(郭娱亲宋邦娟)

上年村草莓(河市草莓园)

相关阅读

  • 领结婚证需要多少钱(2022年领结婚证需要多少钱)
  • 草莓网怎么样
  • 上年村草莓(河市草莓园)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