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2008年,陶路阳教授受聘到苏州大学任教,并兼任系主任,创办了苏州大学法医学系。苏州大学法医学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法医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司法鉴定的重要基地。
如今,年近六旬的陶教授已不再向往退休后喝茶下棋的“清闲生活”,而是打算专心致志于了。他说:“我教书育人的任务已基本完成。我得去创业市场看看自己还有没有这个能力。”
对于陶路阳教授来说,五六十岁的时候,创业的时钟刚刚好。这意味着他可以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脑损伤患者伤后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和系统”的事业,去读创业的经文。
同时,陶路阳教授的专利项目入选“2021生物医学领域优秀专利项目库”。今年,他带着脑损伤项目参加了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单位主办的2022年第二届生物医药高价值专利项目评选暨全国医养结合和医疗新技术大会/科技创新中国产业对接会。
近日,应大会组委会邀请,动脉橙果局与陶路阳教授完成了一次深度对话。我们聊到了这项技术的诞生和未来,我们也聊到了创业的初衷和计划根据采访记录,橙局整理编辑,和你一起了解这位大学教授关于创业的想法和行动
#01
陶路阳教授除了是大学教授,还从事一个特殊的职业,那就是法医学。
“颅脑损伤患者创伤后认知功能评估方法与系统”项目诞生于陶教授的法医日常工作中。
“没有科学,爱是无力的;没有爱,科学就是破坏性的。”杨璐教授告诉橙果局,法医的职责是保护生者的权利,为死者说话。他希望利用这项技术进行准确的伤情鉴定,从而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
简单来说,“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与系统”就是通过应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向测试者呈现视听刺激,采集测试者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脑电信号,并对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脑能量图和功能网络图,从而达到客观评估的目的。
通过这种无创检测方法,不仅得到的结果更加客观,而且可以根据需求提供模块化的检测手段,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
杨璐教授透露,全国公安系统有5000多个县级以上公安系统需要这种考核方式。另外,民办社会鉴定机构的需求也不容小觑,统计有5000多家。这说明全国一万多家机构都在期待一套能够客观评价损伤后认知功能的评价体系。
生于法医学,不仅仅是法医学。这项技术的用途也从公共安全领域扩展开来,还将应用于另外两个热门领域:
要知道中国每年有600多万脑卒中患者,居世界第一,而每年的脑外伤发病率仍处于万人的高比率。这两种疾病都有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后遗症,但目前缺乏对认知功能预后的客观评估和康复手段,更谈不上个体化康复。
二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筛查。
中国老龄化趋势严重,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国内康复养老市场规模过万亿。然而,在这片蓝海中,缺乏早期筛查和精准的预防康复手段。
目前,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2015年,“脑损伤患者伤后认知功能评估方法及系统”项目正式启动。现已完成临床志愿者测试,开始测试,拟申请二类医疗器械证书。
首先得益于苏州大学的转型政策。苏州大学是一所包容性很强的学校,学校的办学宗旨一直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仅学术氛围非常浓厚活跃,还鼓励大学教授去创业因此,在创业的校园里有一个技术成果转化办公室,为大学教授的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帮助,并在大学和教授之间按照2:8的比例进行利益划分,极大地鼓励了教授的积极性
其次是苏州协同创新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的实质性帮助。在陶路阳教授的成果转化过程中,研究所为他提供了资料和市场指导。具体来说,为了顺利申请二类医疗器械证书,在团队将审核材料送达相关部门之前,研究所提供了一些材料指导。
此外,研究院还为团队指明了市场方向,包括公安系统、老年痴呆症早期筛查、脑损伤预后评估等,均由陶教授评估确定。最重要的是,研究院还为团队提供了一定的研发经费,也为陶教授的前期研发保驾护航。
首先,技术。杨璐教授告诉橙果局,该团队在识别计算机信息图谱的工作中仍处于人工识别阶段。在实践中,从收集到分析的整个过程既复杂又耗时。要解决这个问题,团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人工智能上,让计算机识别脑电波的计算位置。这样的项目需要更多的资金和其他专业人士的加入。
然后是创业
“我不了解创业,也不知道如何管理和销售这项技术,”陶路阳教授直言不讳地说。对于大多数受过大学教育的创业学生来说,
商业场上的问题确实让他们束手无策,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和了解商业知识;第二是习惯性地用学术思维来看待商业,导致自身与商业融合效果不佳。然而,让他们更犯难的还有资金的筹集。“前面投入的资金已经不够用了”,想必陶教授说出许多创业者的心声。一旦资金链断开,创业也将化为泡沫。那么如何去找资金呢?高校教授又是缺少渠道的一方。
面对这样的情况,陶教授和团队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地参加医工结合等成果转化大会,增加技术的曝光度,吸引更多的投资机构加入进来。
#03
当前,在国家和高校层面的双双号召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教授愿意走向创业场。
实际上,陶陆阳教授也是创业大潮中的一员,而在这场盛典中,陶教授显然更加看好一些有魄力、有能力的年轻教授去奔赴,他们也更加致力于解决医疗科技中的“卡脖子”问题。
第一点是保持谨慎,学会分辨。
高校教授常常会因为对市场的不了解,而太容易迷失在投资人所描述的美好中。如何在“天花乱坠”中寻找那些市场上的真实呢?这需要高校教授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去进行合理的市场评估。
商业场和学术圈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一个以利益为主导的狩猎场。而高校教授需要转变学术思维,对商业上的来往交易用更加理性的态度去对待。
第三点是以技术入股。
对于高校教授来说,公司管理并不容易,这其中就有几个核心问题需要他们来解决:第一是如何找到人,技术方面的人不在话下,但在一些基础岗位,比如财务、人力、销售等,却很难链接;第二是如何找到合适的人,即甄别应聘人员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第三是如何促成团队的合作,即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应有价值。
所以要从繁琐的公司管理中抽身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技术入股,专注公司研发工作。
发布于:重庆市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