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小本生意 / 正文

马云早期的四次创业(马云多少年创业成功)

更新时间:2025-05-14 03:46:14 点击:415

马云早期的四次创业(马云多少年创业成功)

从最早的海博翻译社到全球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用了22年。他的创业进程的示范效应和激励效应让创业的每个人都为之疯狂。这本书面对的是马云的创业向公众开放的重要时刻的关键决策过程。并对所有商业行为做出了结论性的回答,其大胆和真实令人震惊,对马云的所有创业细节和重大决策,包括失误,都没有回避评论。

是马云和后来的创业人的年轻人不可替代的标杆,马云也愿意和年轻人分享他对商业的思考。所以在这本书里,马云本人授权独家公开了与年轻人面对面演讲的视频内容。

马云被忽视的第一个创业

1992年是中国商业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今年年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重燃了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希望。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启发,很多人开始了创业后来,泰康人寿创始人陈东升创造了一个词“92派”来形容1992年后的创业创业者。

除了陈东升,当时复旦大学的老师郭广昌和他的几个同学当年也在注册入职;河南省外经贸厅公务员胡葆森辞职创办了一家名为建业的公司;而冯仑潘石屹、王功权等六君子第二年创办万通;于一直是一位成功的英语教师,但他在1993年创办了新东方。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了马云的朋友。

然而,那一年中国最著名的商人是牟。1992年8月,他从俄罗斯用几辆罐头火车换了四架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顿时轰动全国。媒体的目光都被他吸引住了。

世界上没有人认识一个叫马云的大学英语老师。

1988年,24岁的马云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杭州电子科技学院任教。马云在学校的活动很出名。为了防止马云有别的想法,杭师大副校长黄和马云做了一个五年的约定,五年之内不能在那个学校辞职。

在杭州电子科技学院教书的时候,马云是英语和国际贸易的讲师。与此同时,他在西湖附近开办了一个英语角,并逐渐在翻译界有了一些名气。当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杭州做外贸的民营企业逐渐增多,对翻译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所以很多老板请他做英语翻译。但当时他只能做兼职,因为他和老校长的五年合同还没到期。

马云早期的四次创业(马云多少年创业成功)

1992年,还在大学教书的马云和同事创办了海博翻译社。这是杭州第一家专业翻译机构。海博取英文hope的谐音,意为希望。那时候,翻译社是个小店,5个员工。他和马云的同事一起筹集了3000人民币,租了一套房子。租金是每月1500元人民币。注册翻译公司的资本是3000元。在创业,开始时,情况并不顺利。第一个月营业额不到600元。入不敷出的局面让翻译社的员工产生了动摇,但马坚信,翻译社能行。

同时,他必须找到新的收入来源。后来他发现卖鲜花和礼品可以赚钱,于是马云背起麻袋,坐火车去义乌批发进货。之后,他把办公室分成两部分,一半用来卖花和礼物,一半用来做翻译代理。而且马云经常背着装满小工艺品的大麻袋,在杭州的大街小巷卖。马云甚至做过一年多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员。马云用这些小生意的收入来维持翻译社的运营。

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既然卖礼物一个月能赚三四千,那翻译社只能赚五六百。为什么要继续做翻译社?马云的同事建议以后只开礼品店,成立礼品公司,马云拒绝了。他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当初成立翻译社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师资问题,还是为了赚钱?既然是为了前者,就要坚持下去,熬过去了,光明就来了。

1995年,在经历了三年的亏损后,海博翻译公司开始盈利。此时五年合同已满,马云向学校提出辞呈。辞职后,马云全职在翻译社管理一段时间。他发现翻译公司在盈利后逐渐走上正轨,于是马让其他同事打理,不再过问翻译公司的具体事宜。他开始在创业寻找新的机会,今天,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翻译社,正如马云所希望的那样。多年后,马云轻描淡写地提到了在创业的这段经历:我以为会有需求,应该会成功。

马云背后的神秘隐形人

世界上很少有人这么有钱却这么低调。如果他不是街上的熟人,没有人会认出他。1999年,他的年薪是一百万美元,但他实际上放弃了,去了一个每月只有500元人民币的地方。

1999年,马云正在为阿里巴巴的发展寻找风险投资。蔡崇信代表AB公司与马云谈投资合作,但最终合作失败。谈判的第四天,蔡崇信突然对马云说:我在那里辞职,我要加入阿里巴巴。

蔡崇信当时的收入,就像马开玩笑说的,当时可以买几十个阿里巴巴。

蔡崇信加入时,阿里巴巴正准备成立公司,蔡崇信加入时成为CFO,开始在注册公司工作。他为18位创始人准备了英文合同,完全符合国际惯例。它明确规定了每个人的权益和义务,合同滴水不漏。随着蔡崇信的到来,阿里巴巴开始了真正的规范化运营。阿里巴巴最初的所有权结构是手写的证明。蔡崇信在小黑板上给阿里巴巴的同事讲解所有权、期权和财务制度。他在公司设立了明确的利润分配形式。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创业投资者经常不分配他们的股份,许多创业公司经常做不到这一点,这些公司就被消灭了。

在公司运营中,团队中有几种人很难培养。一个是懂资本的人才,一个是金融法律人才。因为这些人才不仅需要知道自己的专业,还需要经验。

p>

  蔡崇信毫无疑问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人之一。

蔡崇信毫无疑问也是阿里巴巴重要人物中最少接受媒体访问的人之一。

阿里巴巴始终将蔡崇信隔绝于媒体之外。至今为止,蔡崇信也只接受过少量英文媒体的采访。原因可能是公司认为拥有海外背景的蔡崇信,会让西方媒体感觉到更亲切。但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文媒体提出的采访要求,阿里巴巴都会礼貌地拒绝,称蔡崇信从来不接受采访。

如果只能有一个人来代表公司,让所有媒体的聚光灯都打在他身上,让他接受所有的赞誉和毁谤,让他成为公司的象征物来接受所有针对公司的批评与指责,那么这个人只能是马云。这是创始人的宿命,也是创始人的责任,哪怕他最重要的合伙人也替代不了这个角色。因为对于公众舆论而言,公司只能用一个声音讲话,太多的声音,只会让这个公司的形象变得模糊。

在几乎所有需要聆听阿里巴巴的声音的时候,蔡崇信都会安静地向后退一步,这正是克制。他和阿里巴巴都知道,他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

  跨国讨债,马云讨出第一桶金

马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源于一次美国之行。

1995年,杭州要修一条通往安徽阜阳的高速公路。美国的一家投资公司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但在项目进行的一年时间里,该公司却迟迟没有按照合同支付投资款。杭州政府聘请马云到美国同该公司接触。那时马云被称作杭州英语最好的一个人。

带着政府的委托,马云担任起了前去美国翻译和协调的工作。可到了美国之后,马云却发现那是一家骗子公司,不但无意合作,甚至希望马云能跟他们一起来诈骗中国钱财。当马云表示出不愿意的姿态时,他们将马云软禁了起来。无奈之下,马云只能佯装妥协,再借着需要考察其他项目为由离开。马云后来提起这事:简直就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大片,我到了美国被黑社会追杀,我的箱子现在还在好莱坞呢。

在机场准备买机票回国的马云突然反悔了,他思考再三,觉得既然来了就不能轻易放弃。马云想起自己国内的一个同事提过他的女婿在西雅图和人合伙创办了一间互联网公司,他到西雅图找到那位同事的女婿Sam所在的VBN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世界。

马云发现,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非常多的信息。但是,他也发现在网上搜索不到任何一条有关中国的信息。互联网在中国市场上还是一片空白,这让马云兴奋不已,他觉得已经找到了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了。

他决定跟VBN合作。回国当晚,马云就邀请了24位交情很深的朋友来聊互联网。但当时互联网在中国仍是陌生的词汇,24个人里面仅有1人认为可以试试。大家的不赞同并没有动摇马云做互联网的想法。一周后,他与妻子张瑛商定创办互联网公司。创业所需的10万元由他们四处筹借而来。1995年5月9日,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诞生。

  游长城受启发,马云找到商业模式

马云进一步确认自己要做亚洲互联网的想法,得益于他在长城上的一个发现。阿里巴巴成立之后,他回忆说:我们在长城上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每块砖头上都写着张三王五到此一游,李四到此留念,这是中国最早的BBS。中国人很喜欢BBS,我们不懂技术的人,用起来最方便、最能接受的方式就是BBS,所以从BBS开始入手。阿里巴巴实际上最早就是一个BBS,把每个人想买想卖的东西放在上面。那时候,马云觉得做电子商务是个不错的选择。

回杭州后,他召集18人团队在家里开会。马云跟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构想,他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马云对那次会议做了全程录像。录像中,马云激情澎湃地对着大家演讲: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的B2B将为互联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黑暗之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要慌。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从录像中可以看到那17位成员有的坐着,有的站着,都在侧耳认真倾听。

在这一次誓师大会上,马云对成员们讲了今后大家要做的事情,马云和成员们确定了创业目标后,便是筹集启动资金,团队自掏腰包募集,最终凑了50万。这是马云再次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因为资金有限,马云租不起写字楼,只能将公司设立在湖畔花园150多平方米的住宅里,这是他在大学当老师时购买的住宅。他和同事们每天就在那个地上到处都是铺开了床铺的住房里工作。他们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一直在不停地设计网页,修改方案,讨论创意,商量未来之路。

1999年,中国到处充斥着互联网眼球经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大肆宣传推广。因为只有造势才能吸引大家的关注,才能引来投资,在别的互联网公司不断造势的时候,阿里巴巴却出奇地安静,与当时热闹的互联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对于外界这样那样的疑问,马云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在闭门造车,1999年回到杭州之后,我们商量决定,6个月之内不主动对外宣传,一心一意把网站做好。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马云和他的团队一起创立了今天的阿里巴巴。马云为公司取名阿里巴巴是出于他要做一个全球化网络公司的考量。在最初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他们就希望将来的一天阿里巴巴能成为全世界十大网商之一。所以它需要起一个全球化的名字,需要一个全世界都能记得住的名字。有一天马云在旧金山出差,他在街上发现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后来刚好有个女服务员给他端来了咖啡,他问那位女士是否知道阿里巴巴,她回答说当然知道,是open (芝麻开门)的意思。之后,马云就随机在街上找了60多个不同国家的人问他们是否知道阿里巴巴。所有人的答复都是知道,而且都认为这个名字很奇怪、有趣。就这样,阿里巴巴被选定为公司名。一是因为容易记,全世界的发音都是一样的; 二是因为马云认为阿里巴巴是个善良正直的青年,他希望把财富分给别人而非自己独享。而这个跟马云创立公司的意图、给中小型企业带去财富的初衷非常相似。

因为资金的限制,马云当时采取的营销方式就是完全靠人工一点一点到各种网站、BBS上去贴帖子宣传介绍。因为当时的网站相对来说还比较少,网民们的好奇心也很大,当一个人发现这个网站新奇的时候其他人也会跟着过来看看。就这样,阿里巴巴的流量逐渐大了起来。1999年10月,阿里巴巴中英文网站注册会员分别突破人,会员总数超过人。

同时,马云也发挥了他善于演讲的优势,不停地在各个地方做演讲,不断地告诉大家B2B模式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的商业模式。在这些演讲现场,马云激情无限地说: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的领域,我们最重要的是永远为你所激情的事情激情下去,做电子商务不容易,今天有这么多人在,我非常高兴。从事网络的人,尤其是这几年活下来的人,经历的事情太多&;&;

这帮助马云吸引了很多媒体,包括国外媒体的注意。同时,也有很多风险投资者注意到了阿里巴巴这家杭州公司。(来源:新闻晨报??记者 王娜)

相关阅读

  • 男人创业(男人创业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女人)
  • 马云创业史
  • 马云早期的四次创业(马云多少年创业成功)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