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为确保新一轮人才政策落实,呼和浩特市围绕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强化机制措施,建立健全协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做好整合整合文章,构建左右衔接、上下衔接的工作格局,进一步优化再造政策履行全链条,确保每个环节无缝衔接、顺畅衔接,每项政策精准落实、运行到位。
在制定具体操作流程时,主要把握以下原则。第一,精简流程,突出易操作性。全面优化兑现流程,最大限度减少申报事项,做到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办结,达到材料最简单、环节最少、时限最短的效果。二是提高效率,突出快速办理。为了办理方便,我们设置了“线下和线上”同时办理两条线,为您提供“管家”、“保姆”、“一站式”服务。“线上”可以通过APP直接用手指申报,同时“线下”也开通了专门的受理窗口,可以当场办理,力求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为大家提供服务。三是闭环管理,突出现实。形成工作闭环,进一步压实责任,确保每个环节衔接顺畅,每项政策落实准确及时。
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兰军介绍,《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支持人才就业创业配套实施办法(试行)》。
市1000元创业项目人社局出台高校毕业生租房购房补贴政策。租房的补贴范围和标准为:2019年6月22日后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符合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满3个月、在租房居住无房(2021年6月22日至2022年6月23日在时间,租房等条件后,在我市非公企业工作或在创业独立工作,可申请租房补贴。具体补贴标准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分别给予每月1000元、800元、500元的补贴。住房补贴的范围和标准为:2016年6月22日后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在我市非公企业就业或独立创业,的,在2021年6月22日后签订劳动合同、缴纳1年以上社保、首次购房的,可申请住房补贴。具体补贴标准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首次购房本科生分别10万元、5万元、3万元。
每年6、12月份会集中办理租房补贴业务。6月24日开启线上线下办理通道,6月24日至7月24日接受时间。申请人可登录丁香根App或向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所需文件。市人社局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联合对租赁住房补贴申请进行审核确认,具体请见关注人社局门户网站。
创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创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
创业担保贷款的申请范围和标准为:对创业,呼和浩特市高校毕业生及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微企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最高可申请5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600万元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及以下,创业项目如国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可免除反担保要求。创业,市内四区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市人社局二楼大厅办理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大学毕业生
就业方面,全市“六大产业集聚区”企业新引进人才一次性人才奖励的范围和标准为:全市“六大产业集聚区”企业新引进人才与企业签订五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连续缴纳一年以上社保的,可申请一次性人才奖励,博士生、硕士生分别一次性奖励5万元、2万元。企业招用大学生奖励的范围和标准如下:中小微企业招用应届毕业生和毕业后两年内未就业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12个月社保的,可申请招用大学生奖励,每新招用1人奖励2000元。
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政策。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最稀缺”的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003010提出新批博士后研究中心和站内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奖励政策。受理范围和奖励标准为: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在博士后研究中心新设立的企业,可申请10万元资助。上述政策必须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审批通知下发后兑现和发放;对在站期间承担市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研制任务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根据其在站实际工作情况,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的资助,资助期限不超过24个月。博士后企业持《申请实施网站补贴报告》、《网站补贴资金申请表》和《实施办法》向市人社局提出申请;站内博士后研究人员携带博士后研究人员补贴审批表、花名册、入职备案证明、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合同)到市人社局办理。
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副局长朱艳梅介绍了科技创新领域五类人才项目的相关情况。据介绍,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通知》和市政府人才工作计划,我市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旨在进一步吸引高端人才、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在首都集聚发展,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把首都建设成为北疆有影响力的人才中心和高科技创新高地。
(一)创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
创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旨在以更大的力度吸引国内顶尖人才和各类领军人才,解决我市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问题。
题,有效突破产业瓶颈。根据人才引进方式及对其实施科研项目的综合评价,刚性引才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柔性引才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资助,并可计提绩效支出奖励个人。申报条件:刚性引进人才应在我市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正式劳动合同或创办企业;柔性引进人才应与用人单位签订项目合作协议、聘用协议等。
“政产学研推用银”创新联合体项目旨在以我市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支持对象,鼓励其吸引区内外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优势资源组建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根据对联合体实施科研项目及建设方案的综合评价,对支持建设的创新联合体,每个最高给予200万元资助。申报条件:在呼企业(理事长单位)牵头高校、科研院所、金融单位等组建的联合体,联合体有明确的发展战略规划及建设方案,成员不少于5家,签定不少于三年的合作协议。
(三)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项目
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项目旨在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呼设立高端研发机构,对接我市主导产业开展科研攻关,推动我市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根据对合作共建研究院建设方案及实施科研项目的综合评价,合作期内每年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助,并免费提供研发办公场地。申报条件:该高校或院所应已与市政府签定合作协议,研究院具有在呼独立法人资格,派驻来呼研发人员不少于总人数1/4,且8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合作期内至少有15项成果在呼落地实现产业化,并为我市培育1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
“人才飞地”项目旨在支持企业在区外人才技术密集地区建立各类孵化平台载体,并促成孵化研发的成果和项目在呼转化。根据“人才飞地”孵化研发的成果和项目在呼转化绩效,给予建立单位50-100万元奖励。申报条件:人才飞地设立满1年,有固定办公科研场所、稳定经费来源和团队,有与我市产业关联的孵化项目和成果且在呼转化。
(五)评选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评选旨在选拔奖励具有领头雁作用、对我市做出贡献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激发人才活力。根据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施的科研项目、取得科技成果和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对获选人才个人,每人奖励10万元,对获选团队,每个奖励20万元。申报条件:人才近三年应取得一定的科技成果、其成果对我市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或为创办企业中自然人股东且有创业成效;人才所属企业须在呼成立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近两年年均缴税50万元以上。
市科技局负责组织实施上述五类科技创新领域人才项目,目前已对每一类项目制定了工作指引,工作指引中详细规定了各类项目的申报条件、资助标准和应提交的申报材料,拟于6月24日在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官方网站对外发布,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可以在网站查询了解。申报时间:科技创新领域各类人才项目拟于6月24日正式启动项目申报工作,在呼市科技局官方网站发布项目申报通知,本年度各类项目申报受理时间为50日。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近日,呼和浩特市刚刚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为自治区唯一一个入选城市。今后,呼和浩特市将持续聚焦人才宜学、宜居、宜业,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厚植人才发展沃土,汇聚创新发展动能,为广大才俊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最优质的发展环境,把首府建设成为卓越人才向往之地、人才活力迸发之地、人才生态典范之地。
来源:
青橙融媒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发布于:北京市
张军说,开放的南宁涌动着无限商机。南宁集中力量抓好产业振兴和科技创新,围绕强化龙头、补链、集聚集群,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目前,南宁市在智能驾驶、汽车轻量化设计、创新药物研发等领域拥有国家级创新型创业平台, 17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35家,高新技术企业1378家。2021年,广西224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成。
近年来,南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让人才生态化发展,引进培养了138个行业领军人才团队。其中,中国南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自2018年举办以来,共征集到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14件参赛作品。在波士顿、伦敦、法兰克福、北京、深圳等创新资源集中的地方进行了40余场路演,评选出197件参赛作品进入复赛和决赛。截至目前,已有29个获奖项目在南宁注册企业正式开发。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大赛将向RCEP成员国等海外国家和中国创新活力强的城市征集项目。赛道涵盖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六大产业。在赛区外城市设置北京、深圳、苏州三场预赛,采取“线上线下”的项目路演模式,组织评审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评选出晋级项目参加南宁决赛。
本次大赛加强了对参赛项目的全方位支持,设置了初赛优胜奖金、决赛基础奖金、落地项目资助。最终胜出的项目可以获得整个落地过程的“一对一”服务,优先推荐给竞赛合作创投机构和孵化载体。对落地南宁的一等奖项目,列入“邕江计划”,给予南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500-1000万元项目补助;南宁市二等奖、三等奖项目,保底项目分别资助30万元、15万元。(完)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