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小本生意 / 正文

平昌残疾人创业就业典型事迹 创业就业谱新篇

更新时间:2025-05-08 11:25:30 点击:521

平昌残疾人创业就业典型事迹 创业就业谱新篇

先进典型

身体残疾但精神坚定

创业就业谱的新篇章

平昌残疾人创业就业典型事迹 创业就业谱新篇

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和独立创业,平昌县涌现出一批创业残疾人典型。他们在与命运抗争,努力拼搏,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我们分享他们在创业的就业故事

冯金凤

男,1970年1月出生,元山镇慕童村人。

从小因病致残,评定为二级肢体残疾。他先后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但其中三人是残疾人。儿子先天肢体残疾,女儿类风湿导致的肢体残疾,加上常年吸毒,加重了本已贫困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冯金凤不怨天尤人,一心求发展。因为身体残疾,行动不便,不影响他培养健全人的人格。他不卑不亢,激励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残疾扼杀了直立行走的梦想,但不扼杀达到目标的勇气。从小他就喜欢学习,善于观察,喜爱关注时事,洞察社会发展趋势,并结合县城实际环境和自己的行为能力,找到了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致富之路。为了摆脱贫困,志坚废旧物资回收站多方集资成立。15名固定工为其工作,周围13名残疾人被驱赶去收购废旧物资。回收的残疾人物品高于市场价,年收入达50多万元。本着龚宇移山的精神,他拖着沉重的身躯,肩负起作为家庭主心骨的责任。

关朝红

男,53岁,二级残疾,住平昌县江口镇新华街西段。

他常年残疾多病。他家有五口人,包括一个年迈多病的母亲,未成年的孩子和他无业无业的妻子。关宏没有向命运低头,克服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努力学习水电安装和焊工技术,通过自学和专业指导学会了各种技术。为了维持全家的生计和孩子教育的开支,经营着一家水电商店,仅靠商店生意很难维持全家的开支。

他拓展思路,走出小圈子融入社会,参与其他行业的交流合作,承接水电设计安装业务,预计年收入8万多元。近年来,为了回报和感恩社会,他主动免费维修社区广场的休闲座椅,帮助街坊换水、换厕所、换电,在楼房的消防通道安装警示牌和铁栏杆。当邻里有困难时,他总是给予无私而热情的帮助。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居民的好评。

男,一九六七年八月出生,二级残疾,现住马旭镇龙泰村。

他身体残疾,但意志坚定。他不靠“等、靠、要”活着。他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用智慧规划家庭发展。

从1991年开始,我们开始加工豆类和大米,并自行销售成品。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产品种类增多,销量增加。为了不浪费粮食,废物再利用,用豆渣喂猪,每年屠宰1000头猪。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2015年,妻子患上了食道癌。杨克服了心理压力和经济困难,个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尽力给妻子治病。目前加工业规模扩大了,生产率提高了,可以更好更广泛地服务社会。

荣耀创造伟大。

创业很难,但创业对残疾人来说更难。但身残志坚的他们并没有因为身体残疾而抱怨,而是自强自立,敢于面对现实,乐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向人们讲述一个又一个曲折传奇的人生故事。

制片人:

相关阅读

  • 农村妇女自主创业事迹(济宁市1名女农人事迹入选全国“巾帼新农人”创业典型案例)
  • 身边有残疾人创业就业典型事迹 残疾人创业故事创意人物
  • 平昌残疾人创业就业典型事迹 创业就业谱新篇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