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小本生意 / 正文

曹妃甸区一农场党委书记(曹妃甸区第三农场)

更新时间:2025-05-10 12:51:59 点击:442

曹妃甸区一农场党委书记(曹妃甸区第三农场)

曹妃甸区农场党委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采取“基地化”服务模式,建立人才创业和平台,不断激发创业,人才创新活力,努力形成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

“基地科技团队”服务强。探索科技合作方式,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农场和重点企业科技部门与省沿海农业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区农林技术服务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深入推进典型培育、创新创业,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四个计划”。为5个村选派5名科技人员,在每个村组建“科技人员服务队”,带动和帮助农民职工发展特色高效种养业,走脱贫致富之路。

“基地科技创新”促转型。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通过培育认定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示范试点等方式,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以盐碱地水稻高产高效立体生态种植为重点,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作用,大力实施“三创”引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高产高效优质水稻种植基地1.8万亩,建立水稻种植社会化服务机构6家。以“海丹”精品养殖加工为重点,吸纳了省级中小型科技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家、注册,海水养殖公司和养殖场3家、注册,水产专业合作社1家、高级水产工程师等技术人才11人。建成红鳍东方鲀、半滑舌鳎、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1.3万亩,工厂化育苗车间10万平方米。

曹妃甸区一农场党委书记(曹妃甸区第三农场)

“基地科技服务”解决难题。每年组织开展以“一名农业科技人员,每年利用至少一百天时间,深入一线农业生产基地、联项目、联协会、联农户”为主要内容的“双一四位一体”活动。聚焦农业科技专家“开展一次政策宣讲,举办一系列科技培训,培育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实施一批产业发展项目,帮助一批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五个一”任务。2021年,养殖场已对接南美白对虾重点项目3个,帮助10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范经营模式,联系49家规模经营户,推广新技术3项、水稻新品种8个、养殖新品种3个,培养提升了一批管理和技术人才,有效解决了农村生产一线人才短缺问题,提升了人才服务水平。(来源:曹妃甸区唐海镇作者:安)

(责任编辑:胡风)

相关阅读

  • 曹妃甸创新农业生态园(曹妃甸科技创新产业园区)曹妃甸创业网
  •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参加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网络视频会议。
  • 曹妃甸区一农场党委书记(曹妃甸区第三农场)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