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人民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许)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如何帮助他们迈出就业的第一步,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已成为世界各地高校关注的重要课题。
创业具有促进就业的乘数效应,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渠道之一。在国家不断出台创业扶持政策的背景下,许多高校鼓励自己的学生加入到流行的创业,创新热潮中,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创新创业项目中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创业,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意义重大
同时,《意见》也明确表示,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大学生创新环境创业校园各类创新,实践平台对大学生免费开放。
高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执行主任闫玉钢表示,中国传媒大学整合平台资源,构建“五位一体、六大创新”的媒体特色融合新模式,通过推进课程、讲座、训练营、竞赛,打造创意、创新、创业,创造、创意、创造的双创,孵化“五位一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前不久,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位《起舞元宇宙——基于计算机视觉动作捕捉的虚拟人创作平台》入围了由播音与主持专业大二学生王发起的“黑马数字人加速器”孵化名单。本项目旨在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一个虚拟人创作工具,帮助用户创建一个虚拟人和内容建设的创业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参与了多次商业路演,包括蓝色光标、万兴等。
王还告诉记者,这个项目的灵感来自于他自己的实践经验。他从小学习舞蹈,后来试图成为一名虚拟主播。但在工作中,他发现市面上的虚拟人创作工具大多实力不足或动作生硬,于是决定与团队成员合作打造一个“舞蹈”项目,尝试打造一个简单易用、呈现效果生动的数字舞蹈虚拟人创作工具。
为了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能够顺应行业发展规律,用创新思维看待问题,这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该项目入围孵化名单,是学校在创业,创新教育工作的成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解决‘就业难’提供了路径和方法。”闫玉钢说。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