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项目 / 正文

创业36条军规在线阅读(读创业36条军规有感)

更新时间:2025-05-04 17:35:08 点击:354

创业36条军规在线阅读(读创业36条军规有感)

36创业第一条军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来源:创业-《创业36条军规》原作者:孙陶然2012-02-Part I创业?发生了什么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创业

人们总是看到胜利者光明的一面,却忽略了创业进程的艰辛。创业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全方位的。去创业,之前,你必须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做好充分准备。如果你一时冲动去创业,遇到困难往往会退缩。人生有成千上万条道路,创业只是其中之一。只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每个人才能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蔡文胜

天使投资人,4399游戏董事长

1创业是个难搞的东西!

创业的成功率不到三分之一。

据统计,美国创业公司存活10年的比例为4%。第一年后40%破产,五年内80%破产,幸存的20%第二个五年再次破产。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发现,第一届创业的成功率是23%,而创业成功企业家的成功率是34%。

不要相信那些一年创立,两年融资,三年上市的故事,也不要相信有人在厕所花了六分钟才拿到永远花不完的钱的故事,否则你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这些故事几乎肯定是被吹嘘的。即使没有被吹嘘,故事的主人公也有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幸运。就算和你吹牛的人是那个幸运儿,也不代表你就是下一个幸运儿。

很多企业在成功后宣传时会下意识地发明很多“英雄壮举”,这当然可以理解。一方面,成功路上的很多东西真的不人道;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包装”心理。但其实这才是最害人的。对许多创业人来说,如果你按照胜利者的方式去做,你基本上不会有好下场。

在美国,扎克伯格(脸书)可以在创业,创业之初获得前首席执行官彼得泰尔的天使投资,他还可以找到许多人给他建议。他甚至可以飞到纽约去见时代公司的总裁,都是因为美国的利他主义文化,天使投资和成熟的产业链,这些都可以帮助创业创业但是在中国,几乎没有创业可以这么幸运,中国创业,的环境更为严峻。

创业是一场艰苦而持久的战争。

创业正带领一群不知名的人去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做一件不知名的事情。不管一个创业人有多能干,他也不可能在离开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好。即使你已经想好了,一旦开始做,很多变化也会发生。所谓“枪炮声一响计划就取消”,大部分公司的成功方向与最初设想的产品大相径庭。创业需要在前进的过程中根据市场情况、消费者的反应甚至竞争对手的动态随机应变。

创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通往创业的道路起点容易,过程艰难,终点更为艰难。苦难是典型的创业状态在通往创业,的道路上最常见的不是成功和失败,而是漫长的时间奋斗。

10年前,成为全国规模的知名公司需要15年甚至20年。后来有了风险投资的介入,时间在1978年就可以成为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但对于大多数创业人来说,不在创业经历5-8年,每周712小时,很难取得大的成功

创业36条军规在线阅读(读创业36条军规有感)

我的朋友申银是《创业家》杂志的主编,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后来他离开了创业,还没开始创业,他就在微博里写道:“从昨晚到今天早上,恐惧大于兴奋,压力大于兴奋。创业只是个人选择,不想夸大其意义。很多时候,容易激动,却很难定下心来。向朋友求助很容易,但重要的是不辜负朋友的信任。第一天,摆好这张照片。2010年12月1日。”这是创业的典型写照

创业的机会成本非常高。

一些媒体经常问我最想给创业人什么建议。我的回答是“不要轻易启动创业”。据我观察,一半以上的创业人都在路上发呆。在他们开始创业,之前,他们实际上不知道创业,正在发生什么,也不知道创业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他们只是带着饱满的热情和一种浪漫美好的想象出发,踏上了漫长、多变、迷茫又常常无奈的长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公司,一个合适的岗位去工作才是正道,也是最能发挥个人价值的方式。如果你选择创业,你很可能会陷入与自己的缺点竞争的困境,甚至会毁了你的职业生涯。

在你开始创业,之前,你必须衡量你的机会成本。一般来说,想去创业的人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然而,人们选择创业,越好,他们放弃的东西就越多。如果你去创业能源工作,很多人可能会很快成为优秀的员工甚至中高层管理人员,但一旦你选择了创业,你就会陷入漫长的挣扎,从最低谷爬起,孤军奋战。当然,一旦创业成功了,你将获得的成就感以及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是工作永远无法获得的。

创业想过非人的生活。

创业时间手表上没有生命时间。

正如歌词所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周曾经说过,每一个人在狂热地幻想自己将来会成功,甚至超越的成功人士的时候,都应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是否做好了几年后去经历那些成功人士的艰辛、磨难和压力的准备。

我经常开玩笑说,每个创业人的生活都是不人道的。当你工作时,你的生活就是生活,工作就是工作。一旦你开始创业,你的生活将与你的工作“合二为一”。对于在创业共同生活的情侣或男女朋友来说,简直就是“合二为一”。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创业人面临着房租、水电、工资、货款、现金流等一系列压力。当他们表现好时,你会想跑得更快。当他们没有的时候,你想尽快摆脱困境。

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梳理公司的大小事情,压力之大,将深深改变你的生活心态以及状态。相信每个创业者都经历过无数个从梦中惊醒,抓起笔记录下一个闪念的想法再继续睡的夜晚。

创业者永远停不下来,我一度非常好奇为什么很多已经把企业做得非常大的企业家工作强度依然很大,甚至压力比我还大。有一次联想控股的副总裁宁旻告诉我,其实成功者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因为他每前进一步都要调动很多资源,例如会给部下许诺更大的舞台、更多的收入,会给合作伙伴承诺合理的回报,甚至会向上级主管单位立下军令状&;&;根本不可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所有的承诺就兑现不了了,所有人的期望就会变成失望&;&;

  创业者要给所有人交代

创业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一旦选择创业,不但你自己会进入一场需要竭尽全力的战斗,也必然会将你周边的全部资源卷进去,涉及的将不仅仅是你自己,还有你的家人、股东、员工以及上下游伙伴和客户。为了解决困难,你会动用所有可能动用的关系来帮忙,从借钱到借力,周而复始。

在公司里,所有人都可以找到上级主管说“我尽力了,能力有限,请求支援”,只有创业者不能说这句话,所有的事情你都无可逃避,你都得撑住。

作为创业者,每件事情都需要你作决策,每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公司的生死存亡。可是很多时候,你不能和下属商量,不能和股东商量,你必须自己作决策。

作为创业者,你必须给下属以信心,越是艰难时刻下属越寄希望于你,很多时候真得打肿脸充胖子。你不可以显示自己的软弱和无助,你甚至必须随时表现出信心满满的样子来为下属鼓劲儿。

  3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适合创业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

在我看来,人可以分为两类:侠客型和团队型。侠客型的人喜欢单打独斗,适合做艺术、工程师等工作。团队型的人适合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其中约1%左右的人是领袖型,9%左右是干部型,适合追随领袖共同领导团队,而90%的人只适合做群众。

领袖型和干部型都适合创业,但是创业的领军人物必须是领袖型的人。

打工成功者创业的成功概率并不高于其他人,甚至更低,因为创业者需要的能力和打工者完全不同,甚至相反。

首先,打工成功者的能力其实并没有他们自以为的那么强。在大企业里面工作,尤其是在外企工作,要求你掌握流程就可以了,凡事都有相关部门支持。所以,实际上你做出的成绩并非拜你的才能所赐,而更多是系统导致的结果。你能干成事情是因为你头顶上的那个品牌,以及你身后那个强大的公司系统,而非你自己的能力。一旦离开那个公司那个职务,你就可能啥也不是了。

其次,创业需要的能力和打工完全不一样。打工你只要干好你那个环节就好,而创业需要做好全盘工作。

最后,他们往往缺乏过程感。这点即便是成功的创业者再次创业时也常犯,过去的成功往往带给他们非常好的自我感觉,认为自己能力很强,认为手中的资源很多,不屑于细节和小事,期望可以快速成功。这些心态在再次创业的过程中非常有害,甚至是致命的。如果调整不好,过去的成功就是现在失败的原因。

我有一个朋友,在一家著名IT厂商工作几年后因为表现出色被派到美国总部,也做得很好。2005年的时候,他想回国创业,做了很详细的商业计划书,也有投资人愿意投资300万美元。于是他回国考察市场,向很多朋友征询意见,大家纷纷劝他趁回国热回国创业,只有我非常明确地建议他不要这么做,因为我了解他的能力,他是一个舞台越正规他越能发挥的人。我告诉他一旦回国开始创业,将要面对的环境是他完全不熟悉的,关键是以他喜欢规范的性格也未必会喜欢创业的生活。如果全用自己的钱还好,一旦你开始创业用上了投资人的钱,你就背负上了一个巨大的责任,会让你陷入一个在泥潭中挣扎的境况。后来他听取了我的建议,几年以后我们再见面时他很感谢我,说幸亏没有创业,现在发展得很好,并且已经到了另外一家著名的国际企业担任了非常高的职务。

  创业者需要一些天生的特质

创业绝对不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的事情,创业者需要一些特质,这些特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

2011年《创业家》杂志黑马大会上,我和薛蛮子及雷军一起担任评委,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话题,“如果明天生命终止,今天你还想创业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天生为创业而生的人,你就应该去创业。

创业者是有共性的。有一次和雷军谈起营销,他说他当金山总裁时为了研究软件的营销,去日本时曾经用一天的时间站在人家的软件店里,研究产品的包装、货架的摆放,观察消费者的反应,并由此总结出产品包装一二三,店面广告一二三。类似的事情我也做过,大学毕业后我进入四达集团公关部,集团要求我们为一个教育项目做个营销方案。当时全部门没有人会,我花了一笔钱跟一个4A公司的策划总监买了人家一个废弃的营销方案,然后自己从方案的结构、思路、逻辑上分析,硬是从一个方案之中反向学习到了如何策划营销。当时关于广告的书很少,记得有一本台湾人写的《成功广告80例》,里面每个案例都被我用自己总结的营销框架推演过。

柳总(柳传志)讲过,成功的领军人物应具备4个素质:(1)目标高远,意志坚定。(2)心胸开阔,情商要高。(3)企业利益放第一位。(4)学习能力强,爱学习而且会学习。

我认为创业者需要具备4个素质:(1)事业心,是否把企业当做命根子来做。(2)眼光和境界,要比别人想得多,比别人看得远,具备一种比别人更高的境界和眼光。(3)心理素质,能否百折不挠、处变不惊。(4)学习能力,是否以学习为生活方式,有无及时复盘的习惯。当然作为一个领军人物,舍小我为大家的胸怀也非常重要。

  应届生尤其不适合创业

金融海啸时,很多人呼吁大学生创业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媒体采访我时我明确表态说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试想,一个大学生如果连工作都竞争不到却要去创业,和让一个盲人去骑瞎马何异?应届生去创业绝大多数只能干最低端的职业,是摊煎饼还是送报纸?我没有看不起这些工作的意思,但是我认为如果一毕业就去创业,会直接降低自己的社会交往层次,导致缺失很多经验和知识,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除非是极个别的天才,否则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毕业进入一家大公司,接受正规化的职业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经过一两年的训练,再出来创业,则从管理经验、人脉、眼界上都有好处。

我回想自己的经历,比较遗憾的就是未曾在大公司打过工,导致很多的管理方式需要自己去悟,去偷师学艺,虽也有所成就,但毕竟走了很多弯路。如果可以选择,最理想的职业道路是本科即可,不必读研究生,除非你想做学问。走出校门进入大公司工作两到三年,然后进入小公司或者去创业。我不赞成在大公司待太久,我认为在大公司待5年以上的人基本就废了,进入眼高手低一群,成了温室里的小白鼠,生存能力退化,却又自视很高。这样的人一旦离开大公司的环境,身上的品牌光环去掉之后,会顿显能力缺失,要跌跟头的。

(责任编辑:钟慧)

相关阅读

  • 创业36条军规 每创业36条军规个想创业或者正在创业路上的创业者应读之书
  • Lacarra 《创业36条军规》英文版在美国上市。
  • 创业36条军规在线阅读(读创业36条军规有感)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