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项目 / 正文

乡村养殖创业项目(回乡创业养殖)

更新时间:2025-09-14 19:12:06 点击:512

乡村养殖创业项目(回乡创业养殖)

回到创业成为一个大农场主。

3354他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光明日报记者张哲浩李洁光明日报通讯员Xi李艳冰宁娟

从回到创业,在眉县成立恒盛鑫肉鸡专业合作社,到科技养鸡,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杜存怀从一名“养鸡司令”到成为陕西省宝鸡市的劳动模范,他的奋斗过程充满了他对家乡朴实的感情和责任。

让鸡住在“楼房”里

2009年,陕西省宝鸡市眉县营头镇和平村的杜存怀辞去高薪工作,回到创业,老家,创办了宝鸡第一家标准化平鸡舍,年产6万只。为了做大做强,杜存怀于2011年8月成立了眉县恒盛信肉鸡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恒盛信),以“公司合作农户”的双赢模式,带领农户进行订单养殖。

和中国传统的肉鸡养殖方式一样,杜存怀一开始采用的是大棚、网床的平地养殖。很快,杜存怀发现,这两种养殖方式都有共同的缺点,即空间利用不足,养殖效率低,鸡舍内容易产生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而且平地养殖模式的鸡会直接接触鸡粪,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了改进饲养方法,促进健康养殖,杜存怀决定让鸡住在“楼”里。

2015年,杜存怀依托现代科技,整合农业资源,引进全自动立体肉鸡养殖设备,建成1500平方米标准化鸡舍,引进数排堆叠式自动化肉鸡养殖设备。得益于科技的加持,恒盛信年肉鸡屠宰量达到21万羽,企业成为宝鸡第一家全自动立体肉鸡养殖烤房试点企业。

共享专利技术

为了让更多的鸡住进“楼”,2019年,恒盛信又投入600万元,建设了3个4640平方米的标准化鸡舍,引进了3套智能化全自动肉鸡养殖设备,为高效肉鸡养殖做了充分的准备。

好事多磨。在杜存怀的带领下,恒盛信一步步做大做强。到2021年,恒盛信合作社拥有19个智能鸡舍,年生产肉鸡228万只,创造社会效益6800万元。杜存怀成了名副其实的“鸡司令”,成了村民致富的带头人。

在实现盈利的同时,杜存怀与恒盛信一起,推广了多排叠笼技术、自动环控技术、无抗肉鸡养殖技术、中药应用和生物疫病防控技术等一系列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大幅提升了养殖效率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获得了“新型笼养鸡舍”、“现代化肉鸡养殖圈地”、“新型农民养殖场功能区布局结构”等多项专利。

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的恒盛信并没有独家专利,而是大力推广现有的科学育种技术和专利技术。在杜存怀的示范下,和平村的村民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同时,杜存怀还在梅县周边推广孵化了43个全自动肉鸡养殖圈舍,使汤峪、槐垭镇和太白、扶风等县也发展了肉鸡养殖。

为村民提供合适的工作。

乡村养殖创业项目(回乡创业养殖)

鸡多了,鸡粪就多了。为了搞好产业的综合利用和拓展,杜存怀新建了有机肥加工车间,发展高效养殖,同时开展有机种植。由此,恒盛信不仅进一步加强了畜禽粪便资源的再利用,还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农业循环的循环发展。

现在,恒盛信已成为陕西省示范合作社

眉县是猕猴桃种植大县,有机肥的使用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猕猴桃品质。杜存怀依托恒盛信有机肥加工车间,以成本价向猕猴桃种植户提供有机肥,让农民的有机猕猴桃获得丰收。

恒信建起了自己的种植园,杜存怀为种植园230多户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对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杜存怀也尽力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帮助他们过上温饱生活。

绿色、生态、合作、共赢,杜存怀带领恒盛信依靠科技创新,发展高效养殖、有机种植,走出了一条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路子,也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新路。

003010(2022年3月28日04版)

[责任编辑:陈畅]

相关阅读

  • 怎么样创业致富(创业致富致富创业网做什么)
  • “女牧羊人”丛霞自己创业致富。
  • 乡村养殖创业项目(回乡创业养殖)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