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原创标题:浙江卫视《在远方》再创新高奏响有温度的创业之歌)
吴佳萍担任总制片人,申杰担任编剧,刘烨、马伊俐领衔主演的都市励志创业剧《在远方》,正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热播。高能剧情不断,掀起追剧热潮,收视率一片光明。10月13日收视率再创新高,收视率1.46%,位居同期收视率前列。#姚远到底爱谁#、#心疼霍妹#等相关话题词强势登陆热搜榜,引发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电视剧《在远方》的主题、立意和艺术特色,我们不妨说这是申杰写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的2.0版。同样的草根民众,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激励着创业故事,同样的中国梦,同样的情感、温度、接地气的表达。
103010年的陈江和,从一个“鸡毛换糖”、“六取四”的简单易货卖家,逐渐认识到“陈家村外有义乌,义乌外有中国,中国外有世界”,通过小人物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做大做强的经历,书写了一个当代浙商的励志传奇。同样,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的姚远,作为一个东躲西藏、西躲西藏的“黑快递员”,与陈江和打击投机倒把的情节类似。姚远草根英雄的狼性、勇气和坚韧与陈江和的性格有多接近。他们的成功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改革开放浪潮的助推和国家对个体私营经济政策的惠泽。但如果只是简单的照搬剧情铺设和人物塑造,就违背了艺术创新的理念。好的作家永远不会重复自己。好像都是小人物的励志创业。《在远方》的格局更大,时代和人物命运的粘合更紧密。也可能是因为申杰对这部剧倾注了更多的激情。《在远方》在现实主义的坚持中多了一点理想色彩,以更深刻的时代观察和强烈的人文精神实现了《在远方》的2.0升级版。
003010在小人物浓郁的励志氛围中植入了都市商战剧的时尚元素和国际化视野。姚远和刘云天在外在服饰、语言、面部表情、内在性格、理想情感和发展理念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反差。作为姚远快递行业的草根代表,以刘云天为代表的互联网知识精英,在爱与杀、恩与仇的剧情中,诠释了冰冷的资本与温暖的人性之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斗争与妥协。
电视剧《鸡毛飞上天》最大的艺术突破在于,它没有轻易给剧中的故事画上句号:改革开放是个人励志成功的终点,还是领头雁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起点;如何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原则和传统中国的人情味之间做出选择;企业做大做强后的独立性和资本的逐利性之间有什么矛盾……如果说《在远方》是一部来自现实主义草根逆袭的励志电视剧,那么,《在远方》的中小人永不放弃的励志,则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人文情怀。
申杰,一个编剧,总能写出人性的深度。资本是冷酷嗜血的,但人性是有情感有温度的。小欧在华尔街见证了2008年金融危机中资本的无情。无论公司的员工辛苦工作了多少年,无论他们的家人有多饿,资本总是选择冰冷的解雇协议来保证自身的安全。事实上,这场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经济学专家对华尔街自私和贪婪的抨击,就连一向以不干涉资本市场为标准的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也在事后进行了强有力的政策干预。所以《鸡毛飞上天》所体现的姚远个人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深层解读,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终极目标,即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在社会阶层的硬化下,让富人和穷人变成富人和穷人。这一次,《在远方》在
无论是面对非典还是金融危机,尽管陆晓鸥一再劝说姚远通过裁员来避免灾难,但他仍然选择了逆势走钢丝,保住了兄弟们在基层快递的饭碗。在刘云天通过资本运作收购方圆快递后,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的姚远并没有感到一丝幸福。现实中,创业成功、风险资本介入、资本收购、股权变现、人身自由和财务自由是许多创业人梦想的终点。然而,倔强的姚远打破了坚冰,第二次来到创业,带着自己的“新距离”之帆再次起航。他选择去美国读商学院,花了1000万元巨资请外国专家做市场调研。目的是让以快递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不再成为资本的猎物,成为那些像他一样的草根兄弟的依靠。其中有真实的艺术再现,更有带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创造性艺术加工。这种理想主义也体现在快递物流行业最终携手互联网行业,击败以刘云天大叔为代表的外资敌意收购的大戏中。资本没有国界,但企业家有国家和民族的立场。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无论彼此如何竞争,在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总是与血浓于水的敌人作斗争。这在当前中美贸易战中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创业题材电视剧很少同时写事业线和情感线而不出现失衡。作为一部男性主导的电视剧,《在远方》也力求在女性塑造和情感戏上有所突破。
马伊俐饰演的陆晓鸥,梅婷饰演的刘爱莲,刘烨饰演的姚远,似乎都是“三角恋”的老套路。他们三个分分合合,但逻辑上是有支撑的,并不墨守成规,更不狗血。在姚远依依不舍地离开陆晓鸥后,她接受了困境中的中学同学刘爱莲。虽然刘爱莲知道姚远很在乎自己,把她和前夫的女儿当成自己的,但是可爱的莲花始终进不了姚远的心,所以她毅然放弃了这段感情,成全了小欧和。但她对小欧没有仇恨,也没有自怜。而是自力更生,接手了家乡的纺织厂,在做大做强的同时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作为一个心理学硕士的上海女孩,小欧爱上了喜欢坐在高处吹口琴,唱着《在远方》,看着远方的快递男孩姚远。除了姚远深邃的大眼睛,更多的是姚远不屈不挠的狼性和棱角分明的男子汉性格,这是他身边的男人所缺乏的。
乏的,所以她不顾一切地爱了。但是,当她发现彼此在事业理念上的冲突后,在无法说服自己做一个天天等着丈夫回家的太太时,她又毅然放飞自我,离开姚远寻找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远方》中以刘爱莲、路晓欧为代表的女性,不再是传统大男主电视剧情感戏中的附庸和点缀,她们自尊自爱自强,不再困守于小情小爱的樊笼,而是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做自己,使一部大男主戏中的女性角色毫不示弱,情感戏也直抵人心。该剧人物塑造整体都好。除姚远、路晓欧、刘爱莲外,配角刘云天、霍梅、路中祥也是从内到外地丰满。语言也特别,既出乎意料又合情理。仅举一例,晓鸥从塌陷的顶棚下被找到后,姚远把她抱在了怀里。两人分别时,晓鸥问姚远说,你刚才找我时是不是哭了,姚远说,是雨太大了,没哭!晓鸥回了一句,我也没哭!实际上两人都哭了。这既是情感的一种表达,也是对两人性格的准确刻画。还有剧中的一些道具如口琴、手环的使用,场所地下室、非典小院的设计等,都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烘托情感和勾连人物关系的作用。
剧中反复出现的《海阔天空》《流浪者之歌》两首歌曲有着强烈感染力。《海阔天空》作为乐队一首耳熟能详的粤语歌曲,已跨越地域、语言阻隔,成为华人世界整个“70后”“80后”最喜爱的励志歌曲,“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放弃心中的理想”这句歌词,就是以姚远为代表的创业者艰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之写照;而《流浪者之歌》作为世界名曲,前三个部分充满压抑、忧郁、哀伤的旋律,一如姚远因车祸失去父母而悲伤的童年、忧郁的青少年时期内心深处的自卑,亦如其创业初期所历种种人生磨难时的心境写照,但是,《流浪者之歌》进入第四部分却曲风突变,旋律犹如草原奔驰的骏马、天空翱翔的雄鹰,快乐中透着无比自信。这正是暗示路晓欧运用心理学治愈了姚远童年的心理阴影,让他找回了自信与自我,或许也正寓意着姚远在事业上最终的成功。而眼下,姚远的追梦之路仍然危机重重,远方快递强势的反收购手段令姚远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他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姚远冒险推进的“千车计划”能否顺利施行,目前也仍未可知。姚远究竟能否顺利渡过难关?每天锁定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在远方》,为你揭晓答案~!由佟大为、蒋欣领衔主演的《奔腾年代》作为浙江卫视“燃情献礼季”的收官之作,即将接档《在远方》登陆中国蓝剧场,敬请期待!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