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这几天,家住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五龙镇社安子村的张三顺遇到了几件称心如意的事。
今年花椒价格高,最重要的是还是没有销路。3354通过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以下简称“工行”)的“E购”和“E联”APP,张三顺联系到了上海的一个大客户,这个客户不仅买下了今年所有的花椒,还提前预订了明年的花椒。
以金融优势推动扶贫,是工行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自定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工行创新了“蓝天模式”、“果树预购”等扶贫模式。在工行的“e购”APP上,高达1亿的用户是贫困地区农产品巨大的潜在销售市场。在偏远的山村和田间地头,工行正在打造金融扶贫的行业模式。
工行甘肃省分行从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玉宝村购买辣椒。图为合作社组织村民对辣椒产品进行分拣装袋。
早上7点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葛家岔镇的大雾还没有散去。一个穿着棕色外套的中年人从杂物间里推出一辆自行车。正要出门时,他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打开锁着的抽屉,用手捏了捏那堆“宝贝”,然后心安理得地走了出去。
这个中年人的名字叫陈旭东。那堆“宝贝”无非就是几张借条。
陈旭东的家乡葛家岔镇种植马铃薯已有200多年,但群众的钱包一直空着。“大型收购商提前从合作社预订土豆。合作社提前向我们预订土豆。如果土豆还没卖出去,他们会先预定产品。各级企业只能分级发债。”陈旭东无奈地说道。
借条是穷人在艰难的一年里的希望。作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定西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土豆产业赚不到什么钱,老百姓脱贫致富难!
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定西市安定区千口镇的知名龙头企业。这里的马铃薯淀粉市场份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销售金额全国第一。有了这样一个发展马铃薯产业的“靠山”,能否创新借贷方式,让贫困群众“沾到光”?工行定西分行正在思考和探索。
2017年以来,工行定西分行创新马铃薯产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由龙头企业担保。银行向马铃薯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低息贷款,弥补了扶贫产业的融资短板。通过金融“输血”,促进了产业“造血”,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以前土豆价格不稳定,大家都得靠大运赚钱。”陈旭东说。现在依靠工行定西分行每年提供的稳定贷款,土豆收购价稳定在每斤0.4元。“收入稳定了,你就有动力脱贫了。”2018年,陈旭东率先成立了徐东马铃薯供销社,吸纳了31户贫困户。如今,这些贫困户不仅实现了稳定脱贫,合作社的马铃薯种植规模也从2017年的250亩扩大到今年的1060亩,种植面积占全镇的六分之一。“产业链畅通了,我们农业产业就做好了;扶贫的模式找到了路,稳定脱贫不再是问题。”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海龙说。
2018年以来,工行定西分行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5.93亿元,惠及20万农户,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蓝天模式”还延伸到中药材、白酒、林果等行业,成为工行引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字招牌”。
在工行的“e购”上,平台,销售的“爱湖北、爱农业、扶贫百县、扶沪济困”、“爱中原扶贫兴”等产品异常火爆。这里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货物,卖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3仅2020年前三季度,工行在3360通过“易购”扶贫交易累计超过14亿元。截至目前,已发展扶贫业务4000余项,覆盖22个省市668个国家级贫困县。
“虽然知名电商市场广阔,但竞争压力也很大。”工行甘肃省分行选派天水市石佛镇大坪村第一任驻村书记、组长李说。过去,村里的一些人试图出售他们自己的农产品,如鲜花、苹果、辣椒等。在平台,一家大型电子商务公司。然而,由于平台,有许多类似的产品,消费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在时间,找到自己的商店,这无疑会影响销售。“竞争对手多,又没钱打广告,所以村里的农产品电商销售一直上不去。”李无奈的说。
2017年,工行甘肃省分行开始帮扶大坪村。在李的支持下,村民们在工行的“易购”APP上开起了店铺。由于竞争压力相对较小,APP后台进行了产品的集中推送,大坪村的苹果市场一下子打开了。“我一个月卖了14万元的农产品!”今年疫情期间,大坪村还筹集了3万斤鲜花、牛、苹果运往湖北,捐赠给正在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我们在工行的帮助下赚了钱,现在应该回报社会了!”向贫困户捐款的王自己也自豪地说。
援助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扩大销售,还有降低成本。大坪村海拔高,离市区30公里,农产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以前我们村苹果运下山,每箱要20元邮费,农产品利润本来就低。我们老百姓哪来的钱?”贫困户余曾经饱受高额费用带来的销售低迷之苦。现在工行甘肃省分行与顺丰合作,邮费降到原来的一半,进一步提升了贫困地区农产品在“e购”APP上的竞争力。
▲有了工行甘肃分行的帮扶,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大坪村的苹果红了,乡亲们的日子甜了。
于堡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苹果,然而局限于市场销路,每年到了收获季节,果农们只能将辛苦一年的劳动成果卖给果贩子。遇到价格低的年份,果农们甚至宁愿将果子烂在地里也不去采摘。
果贱伤农,但是谁敢在春天就能保证秋天的价格?罗文飞想出了“预购”这个点子。
“以往我们都是等客上门,现在我们提前预售。”罗文飞说。他在电商平台上建立了“于堡村”店铺,将果树未来的收益挂在网上售卖。“认购一棵果树需要120元,等到9月份结果后,我们将全部果实寄给买家。”罗文飞说。通过这种模式,村里的水果有了销路。
“现在有了‘提前量’,我们不仅种植积极性提高了,而且效益也比以前大大提升。”经过罗文飞计算,“预购”方式促使全村户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
对于于成林来说,增加的这部分收入算是一场“及时雨”。16年以前,于堡村还没有通水泥路,于成林不甘心将自家产的苹果低价卖给果贩子,只能用手推车将苹果一车一车运到山下贩卖,然而天长日久,“两个胳膊都直不起来了。”于成林说。
2017年开始,于成林一家的生活有了转变。在罗文飞创立的“预购”模式带动下,于成林家的3亩苹果地成了网上热抢的“金饽饽”。挂到网上的第一天,全家100多株果树就被预购完毕,收入元
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以来,工行凭借自身的金融优势彰显了扶贫魄力。工行宁夏分行办公室副主任陈晓红说:“决战到了最后,往往都是硬仗。”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收官任务,面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使命,工行将坚决落实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全行扶贫工作再提质、再增速,在决战冲刺中走在前、做表率,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