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项目 / 正文

滁州学院食品学院 阜阳师范大学遇冷 退档177人缺额276人

更新时间:2025-09-19 05:46:29 点击:437

滁州学院食品学院 阜阳师范大学遇冷 退档177人缺额276人

6月2日,滁州大学食品学院“百日攻坚”任务完成,等待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在线考试。连续几个月,食品学院副院长朱带领相关专业教师周末加班加点、不休息,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开展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决战“百日攻坚战”。食品与安全专业认证是食品学院加快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关键,也是学院硕士点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申硕”是食品学院今年的中心工作。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2021年8月,该院成立了硕士学位授权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党委行政上下功夫一处去。它根据“申硕”条件,分解责任,细化任务,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确保工作有人抓。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半年的精耕细作,学院在专业内涵、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生物与医学硕士专业学位20项指标基本达到授权条件。

日前,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自2022年起纳入安徽省本科一批招生,实现了高校招生的历史性突破,为硕士专业学位点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力以赴对抗标杆台,打好沈硕的攻坚战。

为确保2023年生物与医学专业学位点建设成功,食品学院对照硕士学位点授权的基本条件和概况,查找差距,建立台账,多措并举,多措并举,逐一落实。学院本着与现有硕士专业学位点差异化发展的原则,明确了生物、医学三个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点的方向和特色,确定了各个领域的骨干教师。

为积累硕士学位培养经验,为硕士学位培养奠定基础,该所骨干教师积极申请安徽大学等高校兼职硕士学位导师,18名教师被安徽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聘为硕士学位导师。2021年联合培养18名研究生,2022年硕士学位创建点专任教师为第一导师与安徽大学联合培养30名研究生。

为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2021年,硕士学位创建点分别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达诺乳业有限公司、中青和盛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三个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校外基地,聘请了15名产业导师。2022年,与安徽创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安徽万农种业有限公司建立了联合研究培养的校外基地,聘请了17名产业导师。

成果奖是学位点设立的重要条件之一。2021年,该学位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2年,为实现安徽省科技进步奖的进一步突破,该院组织精干力量,成立蹇硕办公室,认真梳理现有成果,简明提出申报4项成果奖。通过动员部署,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指定专人协调指导,完成了四项科技奖申报表格和证明材料的准备工作。

为了实现“挑战杯”和“互联网”全国竞赛的突破,提高学术竞赛的质量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不断完善专业内涵建设,是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举措,对食品学院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食品学院副院长朱说。

为提升专业内涵,食品学院主动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将OBE理念贯穿于教材、教案、教学大纲、专业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围绕“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学生为什么要取得这样的学习成绩?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你怎么知道学生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问题等。食品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以增强教师的OBE意识。

食品学院院长助理孙星说,“为了走好课堂教学的最后一公里,学院教学委员会制定了教师课堂教学标准和流程,要求教师在课程的第一节课向学生介绍课程目标和相应的毕业要求。”

目前,OBE教育理念在生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个专业得到有效实施,专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安徽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入选2021年B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被软科学校友会评为2022年中国大学一级食品专业排名(应用类)第一名。2022年6月,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将对该专业进行在线考试。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关键在人才。围绕建立硕士点中心和四个一流专业建设的发展目标,食品学院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教师专业背景的要求,研究了硕士点授权条件对合格人才的需求,组织开展了“凤凰吴起”、“挖人才”、“人才引人才”、“企业猎人才”等系列行动。年底招聘人才14人,超额完成人才招聘任务(计划7人)。

针对引进人才的不同专业,坚持人才分类发展,对科研水平高的人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安徽省重大项目上取得突破;对于柔性引进的专家和在建重点团队,着力引导硕士学位点的创建和专业建设;对于企业人才,在申报中使用

科技成果奖和实践经验,重点协助学院科技成果奖、学科平台等申报材料撰写及申报。

2021年,该院教师服务地方成效明显。获批省安徽省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依托地方企业获批安徽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个。董艳教授挂职安徽省碧绿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工作成效受到安徽省财政厅感谢。蔡华教授培育小麦新品种3个,转化2个,种植面积达万亩,总经济效益达万元。蔡华珍教授通过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雄蜂蛹冷冻干燥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带动168户蜂农致富,其中帮扶贫困户16户,产值8620万元,为浙江江山恒亮蜂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新增156万元经济效益。朱双杰教授和滁州市琅琊区科技局签订协议,共建滁州学院——琅琊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将金丝皇菊科技成果在滁菊产业上进行示范推广,在滁建立滁菊示范基地200亩,其中核心区50余亩。

深化“五航五抓”工程,切实提升育人成效

立德树人,以人为本。食品以启航工程抓新生入学教育,以领航工程抓学生干部培养,以导航工程抓专业素养强化,以护航工程抓升学深造指导,以远航工程抓就业指导帮扶,以“五航五抓”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提升育人成效。

新生入学,学院提前召开准备工作会议,推进做好各项迎新工作,新生入学后,院领导走访学生宿舍看望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开展疫情期间学生心理疏导、安全教育和消防演练等。为了确保学生学习能跟上,学院积极推行导师制对学生全程指导帮扶,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助推学生成才,2021年学院开展系列学术讲座29人次。为提高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鼓励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并选派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辅导。学院组织毕业生考研指导,开展就业求职技巧讲座,积极对接校外企业举行专场招聘会,抓就业指导帮扶,推进学生高质量就业。2021年年终就业率%,2022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1.5%。

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积累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为硕士培养做好准备打下基础,食品学院积极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2016年,食品学院就开始与安徽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食品学院本科毕业生陶敏、李双芳成为首批联合培养研究生。2021年,与安徽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的18名研究生来校报到学习。我院食品学院毕业生、与安徽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生汪剑说,“作为滁州学院的毕业生,我很骄傲能再回到母校读研究生,我见证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在滁州学院接受了良好的研究生教育,也希望更多人能在滁州学院读研。”2022年,食品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人数再创新高,与安徽大学联合招收联培研究生30人,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食品学院党委书记叶高介绍,目前,食品学院全体教师能够深刻认识“申硕”对学校、对学院、对个人发展的意义,都铆足干劲,努力工作,奋力发展,积极为成功“申硕”贡献力量。

同迎巨变须奋斗,逐梦先行应可期。在校院两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食品人”抢先机、高质量、走前列,正奋力谱写着“申硕”和新阶段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篇章。(文图/陈沭文)

滁州学院食品学院 阜阳师范大学遇冷 退档177人缺额276人

相关阅读

  • 滁州滁州学院怎么样管理处(滁州学院学生处)
  • 滁州市研学基地(滁州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 滁州学院食品学院 阜阳师范大学遇冷 退档177人缺额276人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