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大家对马云应该不陌生。马云现在无疑是成功的,但成功往往来之不易。提起马云经历的挫折,往往是励志的故事。
马云,男,1964年9月10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古莱镇,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日本软银董事、中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理事。
1984年,第三次高考的马云,前两次失败后做秘书和搬运工,给杂志蹬三轮,白天上班,晚上上夜校。经过努力,马云终于跌跌撞撞进了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的成绩是专科成绩,差本科线5分。但偏偏本科没满,马云有幸上了本科,满怀热情和骑士精神当选学生会主席。毕业后,我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虽然经历坎坷,但马云当时的英语能力机缘巧合,在创业帮到了他
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科技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初入商界,与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在700元,房租2000元,被一致嘲讽。当所有人都动摇的时候,马云坚信,只要我们去做,就会有美好的未来。他背着一个大麻袋去义乌和广州,翻译社开始卖礼品和鲜花,靠着最原始的小商品维持着他的奔波。两年时间,马云不仅支持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还成为全院开设课程最多的老师。现在,正如马云所希望的那样,海博已经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省最大的翻译机构。
我的理念一直是,真正想赚钱的人,一定是看不起钱的。如果你的脑子里总是装满了钱,你就赚不到钱。第一次出海的经历给马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
1994年底,马云第一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了美国,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了解互联网。那时候网上没有关于中国的信息。出于好奇,马云请人在翻译社做了一个自己的网页。没想到,三个小时他收到了四封邮件。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一定会改变世界!随即,坐立不安的他想出了一个主意:做一个网站,把国内企业的信息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此时,刚刚步入三十多岁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市十大优秀青年教师之一。校长还答应给他外事主任的职位。但特立独行的马云一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身份、地位和待遇,毅然下海。
这个时候,互联网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很陌生的;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才刚刚开始发展:在大洋彼岸,内格罗蓬特刚刚写出《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创立雅虎还不到一年;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的钱教授,刚刚用一根光纤连接到美国互联网,并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远在还没有开通拨号上网服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利用互联网开公司,下海,盈利。这个想法立刻遭到了亲戚朋友的强烈反对。
我邀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讨论。我讲了两个小时,他们一头雾水,我也一头雾水。最后发生了什么?23个说算了,只有一个说可以试试。不行就赶紧跑回去。我想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我决定这么做,即使24个人都反对我。
其实最大的决心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不管失败还是成功,经验是一种
多年后,回想起当年力推公开辩论的情形,马云依然为自己的选择叫好。
1995年4月,马云夫妇和一个朋友一起集资2万元。专门为企业制作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业了。该网站被命名为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三个月后,杭州附近的上海正式开通互联网,马云业务量激增。当公司忙着建立自己的主页时,马云的远见卓识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时做了一个中英文2000字,彩色照片的主页,要价2万人民币。不到三年,马云轻松盈利500万,打开了他在国内的知名度。
1997年,应外经贸部邀请,马云带领他的创业团队北上,创办了外经贸部官网、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网站
这段经历对马云来说弥足珍贵。他告诉记者:在此之前,我只是杭州的一个小商人。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让我知道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从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开阔了宏观视野的马云回杭参加第二届创业,决定涉足电子商务领域。采用什么模式?当时全球互联网做的电商,基本都是服务于全球前15%的大企业。不过马云是在浙江长大的,那里民营中小企业发达。他来自底层市场,深知中小企业的困境。他毅然决定弃鲸捕虾,抛弃那15%的大企业,只做85%的中小企业的生意。
如果把企业分为富人和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天下。因为大企业有自己特殊的信息渠道,巨额的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群。而我只是想带领穷人来一场革命。马云需要做的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它将汇集全球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信息。中小企业就像沙滩上的石头,但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粘在一起。用水泥粘在一起的石头威力极大,可以和大石头一起用。
抗衡。而互联网经济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就这样,1999年9月,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立志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当时国内正是互联网热潮涌动的时刻,但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公众,注意力始终放在门户网站上。马云在这个时候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在国内是一个逆势而为的举动,在整个互联网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阿里巴巴所采用的独特B2B模式,即便今天在美国,也难觅一个成功范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