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雷军的创业故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小米雷军的创业故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你没事吧?”几年前,雷军糟糕的英语很快引起了印度朋友的共鸣,并帮助小米赢得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名。如今,小米是一家小型跨国巨头,其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如果不出意外,小米集团今年的收入将超过2000亿元。在雷军的带领下,小米集团如何在9年内实现漏掉互联网红利、创造收入超过2000亿奇迹的目标?
1987年,湖北仙桃学生雷军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成为我国第一批系统接受计算机技术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从此,雷军开始了他的吊装生涯。
在雷军的早期,他还通过创作和编写软件偷走了第一桶金。但毕业后,我去了金山软件,工作了16年,直到2007年12月20日辞去CEO一职。后来,雷军以顺为资本,成为天使投资人。2010年,雷军创办了小米,开始了自己的制造生涯。现在,小米已经做了9年生意,雷军也交出了一份辉煌的成绩单。截至2018年底,小米已实现营收1749亿元。2019年上半年,创下收入957亿元、收入增长20.2%的新纪录。按照这一增长速度,2019年小米总收入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2012年,公司成立两年,小米实现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2014年,小米成为市场上最大的智能手机。2014年,公司收入首次突破100亿美元。2017年第四季度,它成为印度市场上最大的手机。同年,小米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到1146亿元。2018年,公司收入增长50%以上,创出1749亿元的新高。
首先,雷军成绩优异,基本功扎实,并且较早进入计算机市场,同时具备成功企业家必备的品质——坚持,创新等等,多重因素促进了他的创业成功。
1987年,雷军考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进入大学后,对自己要求比较严的雷军就开始选修了不少高年级的课程。仅用了两年时间,雷军修完了所有学分(武汉大学是当时国内最早一批实施学分制的大学,按照学校要求,只要修完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甚至完成了大学的毕业设计。读完大学的雷军便开始闯荡计算机市场。受《硅谷之火》中创业故事影响,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雷军开始和同学王全国、李儒雄等人创办三色公司。半年以后,三色公司决定解散。清点公司资产时,雷军和王全国分到了一台286电脑和打印机,李儒雄分到了一台386电脑。在三色公司工作期间,雷军与王全国合作编写了雷军的第一个正式作品BITLOK 加密软件并组建了黄玫瑰小组;除此还用PASCAL编写免疫90,此产品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1992年,雷军与同事合著了《深入DOS编程》一书。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雷军涉猎广泛,写过加密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CAD软件、中文系统以及各种实用小工具等,并和王全国一起做过电路板设计、焊过电路板,甚至还干过一段时间的黑客,解密各种各样的软件。两年下来,雷军和各家电脑公司老板之间都成了熟人,成了武汉电子一条街的甚有名气的人物。2010年4月,雷军与原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曾参与微软亚洲工程院创建并任工程总监)、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主持设计“明”系列手机)、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和原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峰六人联合创办小米科技并于2011年8月公布其自有品牌手机小米手机。
在今年的8月11日,小米科技园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创始人雷军在这里进行了十周年公开演讲,在广大观众眼里,雷军一直是“一往无前”的,这场演讲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在这两个多小时里面,雷军讲述了小米的来世今生以及未来10年发展规划,这也使得雷军在广大观众眼中,热度又一次大增。
我们都知道小米有一个1999的传奇,那就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国产手机的平均价格普遍在700元左右,但是一些产品的创始人将自己的手机产品旗舰版定价为1499,这在当时的人看来,这已经非常冒险的商业行为了,因为一旦价钱定得过高或不合适,就可能使自己手机市场的占有率急剧下滑,进而导致自己手机品牌的失败。然而小米手机依靠自己的手机优势以及高性能当初定价1999,对这个定价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也有雷军等人的一再坚持,最终雷军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成功卖出了700多万台。
小米手机中有一款手机也是非常著名的,那就是红米,一提到这个名字,相信很多观众都会对这个名字记忆犹深,红米手机正是由于小米手机的成功才被催生的,也是因为雷军,红米手机也被广大中国人称之为国民手机。雷军在演讲上一路证明了小米走来的不容易,但这也更加坚定了大家对于小米手机的坚定信心,因为雷军对于小米手机的初心并没有变。
同时雷军也表示,未来他在小米的道路上也会继续保持自己的初心,大胆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用创新推动科技,借助互联网的快车,稳扎稳打,踏踏实实,来将小米品牌打造的更好。
“ 小米是我不能输的一件事,我无数次想过怎么输,但要真是输了,我这辈子就踏实了。” —— 天使投资人雷军第一次真正创业,带领豪华团队,高调亮相。
一、清华的分数上武大
1969年,雷军出生在湖北仙桃一个教师家庭。他的中学时代,学习的氛围颇为浓厚,"我们仙桃中学也还挺厉害的。6个班考了17个清华、北大,我高二的同桌上了北大,高三的同桌上了清华。"一直处于前几名的雷军,拿着上清华北大的成绩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18岁的雷军进入武汉大学,为了不落后于人,他戒掉了午睡的习惯,把时间分割成以半小时为单位,为自己制定好每半小时的学习计划。
在武大还发生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对雷军来说,他在大学的图书馆看到了一本叫《硅谷之火》的书,一本讲述乔布斯等人在硅谷发起技术革命的书。至今,提到这本书,雷军似乎依然热血沸腾,他甚至可以迅速把那本薄薄的貌不惊人的书放在记者面前。
20岁,他用两年读完别人4年才能读完的课程,并包揽学校几乎所有的奖学金。22岁,与人合著《深入DOS编程》、《深入Windows编程》,成为程序员争相阅读的红宝书,可谓少年成名。雷军记得很清楚,大学班上百十来号人,他入学的成绩是第24名,毕业的时候是第6名。
二、奋战在一线 年少成名
雷军1992年进入金山公司,6年后出任首席执行官。他延续了大学时的勤奋。原金山高级副总裁王峰回忆,当年雷军每每在下班之后约他在办公室谈工作,一谈就到半夜。15年来,对于雷军来讲,这种劳模式的生活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在软件业,金山被称为执行作战能力和行政组织能力都非常强的一家公司,但这说明不了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山陷入"前有微软,后有盗版"的窠臼里。以金山为代表的中国软件公司死扛民族软件旗帜,雷军接受的教育让他笃信:不怕苦,不怕累,人定胜天。
雷军一直活在他这一代人的宿命里,他一直接受这样一套规范:从好学生到好员工,从好员工到好领导。他从未对这套规划和体系产生过任何怀疑。在他的带领下,金山软件、金山游戏、金山的电子商务,都做到细分领域前几名,但是,金山依然成不了一流公司,甚至连IPO都要苦战若干年。
有一个段子。在更早些时候,大约是金山进攻游戏领域的时期,雷军在一次拓展训练中发表讲话,说自己不容易,大家不容易,活得太窝囊,说到动情处潸然泪下。当时,20几个副总裁和部门经理拥上去,把雷军团团围住,大家抱头痛哭。
三、苦战15年 终把金山带上市
2007年10月16日,金山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的时候,雷军发现,他投注了15年心血的公司市值不过6.261亿港币。这个数字,当时远远不及同年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市值15亿美元),更别提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百度了(市值 39.58亿美元),就连跟盛大网络、第九城市和巨人游戏这些游戏界同行相比,金山也被远远抛在了后面。
2007年12月,在记者见面会上,雷军用深深的一鞠躬纪念自己任职的最后一天。在中层沟通会上,他连续鞠躬三次,才得以平复员工复杂而激动的情绪。雷军说:"我终于把债还完。"
他离开了,思考了大半年,对媒体屡次提到"五点反思":人欲即天理、顺势而为、广结善缘、少即是多和颠覆创新。他对自己说,"金山就像是在盐碱地里种草。为什么不在台风口放风筝呢?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然而碎了的信仰,如何重构?仅仅找到风口?
四、成功的天使投资人
离开金山的雷军,转身成了天使投资人,开始从大势出发,以更大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互联网。雷军是最早投身移动互联网的一拨人。2008年,他在个人博客中写下:移动互联网是下一波创业的大机会。同时,雷军在移动互联网、电商、社交等多个领域连续投出多个业界知名的案子——卓越网、拉卡拉、UCWeb、凡客诚品、YY、乐淘、多玩、多看等。其中,凡客诚品风靡一时,YY已在美国上市,目前市值跨越40亿美元。
2004年,金山和联想共同投资的卓越网以7500万美元出售给亚马逊,仅这一项外界估计,雷军个人获利上亿元人民币。
做投资让雷军更加深入了解互联网,也获得了异常丰厚的回报。但他投资的这些公司很难说是雷军自己的事业。此时中国互联网界流传一个说法:第一阵营是一张桌子--TABLE,其中T是腾讯,A是阿里,B是百度,L是雷军系,E是周鸿祎系。马化腾、马云、李彦宏、周鸿祎分别凭借即时通讯、电子商务、搜索、安全的通用型入口,建立了赢家通吃的帝国藩界。
在内心深处,雷军仍想做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用一家量级庞大、甚至称得上伟大的公司,来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凡客诚品CEO陈年说,雷军向上的力量或者说欲望,是不成预估的。雷军自己也说,他要做一家百亿美元级此外公司。
五、站长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创业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曾如此形容小米进入市场的格局:这是一场三国杀。一个是苹果,一骑绝尘。一个是Andriod系手机,包括摩托罗拉、三星和HTC。还有一个是诺基亚和微软的结盟。这场战争因为苹果的专利权官司和谷歌对摩托的收购,已经白热化了。5年前,诺基亚一统天下的时候,雷军肯定不敢进来。现在,雷军被形容为东汉末年的刘备,很有机会。
于是,小米应运而生。
2009年10月,雷军向一直保持密切联系的林斌发出合伙创业的邀请。林斌,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前副院长、工程总监、Google全球技术总监,曾全权负责谷歌在中国的移动搜索与服务的团队组建与工程研发工作。
雷军与其相识于一次Google和UCweb之间的合作。出于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同样的热爱和痴迷,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2008年底的一天,当林斌打算创业时,雷军抛出了一个大计划,为什么不做一件更激动人心的事情呢?比如研发一款好用的智能手机。
黄江吉,30岁就成为微软工程院的工程总监。两人熟识源于对Kindle的痴迷,第一次见面就聊了4个半小时,分别的时候,黄告诉雷,如果要做手机,算他一份......
人慢慢聚拢起来。小米的创始团队成员,还包括早期金山的设计总监,后来负责过金山在线、金山词霸的黎万强;曾参与过谷歌3D街景的高级产品经理洪锋;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还有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
公司4月份成立,用雷军自己的话说,制造手机的经历8天8夜也说不完。
雷军保持了早年的风格,几乎成了小米科技每天走得最晚的人。有一次,雷军在外面演讲回到办公室,还没吃饭,桌上有一份米饭和一碗粥,他举起碗,差不多一秒钟就把粥喝了下去。
他不止一次说,"我挣钱的欲望没有把一个东西做成功的欲望高,要不然我不会写了16年的代码。我40多岁了,该有的也都有了。"
对雷军来说,小米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件事情,干完拉倒!"
六、8年时间从0开始到市值超3000多亿的IPO
上市前夕,雷军曾发布一篇动情的致辞:八年前,几乎没有人相信我们能做好小米。但是谢天谢地,公司有13个人当时喝了小米粥就开始创业。
八年后,当年喝小米粥开始“干革命”的雷军也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
一家公司从 0 开始到市值超 500 亿港元,这一壮举在中国只用了八年时间。在这个层面来看,雷军是相当了不起。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中国手机市场涌现出各种新品牌。除了三星和苹果,一些国产品牌也相继崛起。没过多久,这些品牌就衰落了。金立经已经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女性手机市场份额只剩下1%,很多品牌已经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有这样一个手机品牌,它比市场上的手机起步晚,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小米,除了在中国很受欢迎,小米在印度的手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一.伯乐邱博俊:
小米雷军是新闻界的科技大亨。小米成立于8年前,如今已是市值2600亿元的大型企业。在全球手机销量排行榜上,小米跃居第四位,仅次于三星、华为和苹果前三位。雷军赚了钱,以1100亿身家跻身中国十大富豪之列。小米作为后来者,雷军还没有打造出手机品牌,为什么能成功呢?这与雷军的伯乐分不开。邱博俊,把他带到金山村,任命他为总经理,为小米i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二.金山是雷军职业生涯的开始
金山是雷军职业生涯的开始。他靠金山赚钱。雷军在互联网行业被称为“绝望的萨姆罗”。忙活了16年,雷军感到很累,临走时在金山休息。经过种种原因,他自己创业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不久前,在金山软件成立周年之际,雷军第一次谈起自己的创业动机。他开玩笑说,他的同事格式化了他的电脑,“断”了他的后路。当时没有程序员,小米成立了。从程序员到CEO,雷军都是为自己而活。
三.事情细节:
当时金山软件的规模还比较粗糙,管理也不完善。100多名员工基本上都是程序员,没有人擅长管理。总经理求伯君的担子落在雷军身上,他开始白天管理,晚上编写程序。有一次他的电脑出了问题,他请同事刘光明帮他修,同事没料到自己的硬盘备份不小心,硬盘没清理好,雷军的所有手续都没了,所以他只能做一个真正的CEO。
虽然这是雷军开的玩笑,但确实是一个机会。休息了一段时间后,雷军选择将打造小米,最后成CEO而不是程序员。
雷军的创业故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米雷军的创业故事、雷军的创业故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