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

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及启示以及图片)

更新时间:2025-05-07 22:42:44 点击:29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以及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及启示以及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本文目录一览:

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失败案例

 大学生们常常怀抱着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渴望,投入到创业中来,但现实的洪流却常常无情的把他催垮。据统计显示,90%的新生创业企业都会在五年内夭折。在那幸存下来的10%的企业中,又有90%会在第二个五年内结束生命。也就是说,大约99%的新创企业活不过十年,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尤其为甚。

因为,我们的学校总是把学生练习成善于打工的职员,而不是善于创造工作机会和开办企业的创业者。事实上,在目前的中国,做老板的以大学生学历的为少。

下面的创业故事说明了大学生创业为什么会失败:

西安理工大学2007届毕业生小黄曾参加了陕西市政府举行的全市落实创业政策恳谈会。会上,他一道出自己想建立一个大学生求职网站的想法就得到了市长陈宝根的赞赏和支持。在市长的鼓励下,这个充满了创业激情的小伙子迅速完善了先前酝酿许久的创业计划书、架构起未来网站的基本框架。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由于自己并不会写电脑程序,网站的建立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这名技术核心人物在哪里?苦苦找寻数月无果,小黄只好暂时收起创业梦想,先找份工作,给别人打工。

“对创业条件分析不足,这是我最大的失败。”小黄这样总结自己失败的起步。

大学最后一学期,迎接小黄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招聘会、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归。“我们不停地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在海量的招聘信息里想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企业却很难。”在与企业的接触中,小黄了解到企业也存在类似的烦恼。因为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企业仅通过一次招聘会或一次简单的面试签订用人协议,事后却发现招聘来的员工并不适合这份工作,为此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于是,他萌发出这样一个想法———办一个不同寻常的求职网站。 (创业项目非常好!找到了切入点。)

小黄介绍说,在网站中,他将为企业和大学生搭建起一个长期稳定的接触平台,只要大学生和企业登录注册,双方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了解,企业甚至可以跟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决定毕业时是否录用。

接下来的几个月,小黄开始了广泛的市场调研。他登门20多家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沟通了这一想法,网站的特色服务内容得到70%的人的肯定。“我会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向外界推广网站,吸纳大学生和企业登录,并向企业收取一部分会员费。三年后,点击量有了一定提升,广告将成为网站盈利的又一渠道。未来,在继续完善网站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连带产品,我相信这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实际上,小黄已明确了网站的盈利模式。至于网站的长远规划,小黄表示他已制定了相应的计划。

尽管制定了自己的创业计划、确立了盈利模式、进行了市场调研,也得到了父母兄长的资金支持,但小黄却忽视了创业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组建得力的团队。 (因为社会经验的缺乏,难免考虑不到,有时候竟把最重要的东西给忽略了。)

“刚开始我以为这不是问题,懂程序的人多,肯定能吸引到这样的人。”直到制定创业计划的后期,小黄才向身边好友发布信息,结果只找到一个做网站的高中好友。“人太少了,编好这个网站的程序至少要两年。”小黄说,目前高校内具备这方面技术的人太少,而有丰富经验和能力的人却不愿意放弃工作跟他一起创业,好比没有左膀右臂,小黄孤军奋战的结果只能是退下阵来。

“合理的创业方案、资金和团队是创业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之前我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小黄感到有些后悔。他说,如果当初有人能给他指导和提醒,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学校应该开设创业指导选修课,给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一定的指引。”

目前,小黄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开始忙于找工作。“等有了几年工作经验,我还会继续完成创业梦想。这几年,我会构建自己的生活圈,寻找创业的最佳团队。”

小本创业第一步网点评:

创业前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定位,这个定位不仅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定位,对创业成功与失败都要有一个清醒的定位。

在做一件事时,我们首先看的是合不合法,然后考虑的是经济上行不行,最后是这个团队能不能承接,这是一个步聚。但由于我们太急于把这个事情做成,或说前两个因素太好了,就忽略了最后团队的问题。而最后恰恰是这个因素使项目功亏一篑。

所以对合作伙伴的性格特性及能力一定要有清楚的熟悉,这对于团队的核心人物来说至关重要,让合适的人坐上合适的位置。

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事例有哪些啊

酿酒加养猪 稳赚不会输

2009-8-2

2008年10月5日,李成邦所在的村子里敲锣打鼓、人声鼎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哪户人家结婚或生子呢,原来这天是他创办的“成邦酿酒厂”揭牌开业的日子。“成邦这小子真是发了…”“瞧人家,大把大把地赚钱,看得我眼馋啊!”围观的乡亲们羡慕地议论纷纷。

李成邦,35岁,创业前曾在深圳某酒水厂做推销员,妻子在家务农。随着孩子上学花费不断增加,父母年老体弱多病,整个家庭的重担压得他苦不堪言。做了四五年酒水推销员的李成邦深知中国白酒的巨大利润及不断发展的巨大市场,做梦都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茅台酒厂”。老天不负有心人,“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头脑的人”,在一次工作之余,李成邦无意间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条信息:酿酒养猪,稳赚不输,新工艺酿酒产量比传统工艺酿酒高20%~40%,并可串蒸出不同的口感,而且利用酒糟配制成高效饲料的“无成本养猪法”,每头猪可实现比传统养猪多赚数百元的利润。看到这个消息,李成邦兴奋不已,这不正是适合农村人创业的酿酒项目吗?

怀着好奇的心态,李成邦走进了一本机械龙岗公司。三天的新工艺学习让他大开眼界,酿酒养猪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小本投资项目,非常适合回家创业。李成邦凭借新工艺酿酒的产量比传统高出20%~40%的优势,再加上各种辅料工艺的独特技术,他采取“买十公斤送一公斤”、“买白酒送酱油”、“两公斤大米换一公斤纯粮白酒”等一系列让利措施来吸引顾客。除此之外,他又在赶集时去集市中心“现蒸现品”做宣传,让做酒过程完全展示在消费者面前。此举一出,便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肯定。

李成邦恰当地利用新工艺养猪法饲养了50头猪崽,为了解决50头猪的饲料问题,李成邦利用一本机械“一粮九酿”的技术酿制出上好酱油与当地饭店换回潲水,用潲水养猪。饭店每桶潲水50公斤售价10元,李成邦用1公斤酱油就能换来一桶潲水。同时,酒糟加秸秆粉配制成的高营养全价饲料更是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三个月后,小猪崽成功出栏,此时正赶上猪肉行情好,价格高涨,李成邦狠狠地赚了一把。酿酒加养猪,李成邦的腰包鼓起来了,在当地也算得上一个不大不小的老板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当前形势下,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人都在谈创业,但选择什么项目创业似乎困扰着每一个创业人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专家认为,选择创业项目必须客观对待,不能盲目追随,需求量大、回报率高、多重效益的小本投资项目最适宜中国目前的农村市场。所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政府也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创业人员的重要措施。笔者提醒:创业需谨慎,只有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投资项目才能稳操胜券。(广州 小王)

来源《农村百事通

请讲述一个创业成功或失败的例子,并谈谈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创业成功案例:80后大学生当网上"包租公" 年售3个亿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创建了国内首家集折扣、返利、分享为一体的购物省钱网站,创业一年半,为商家带去的销售总额高达3个亿,他就是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毕业生黄承松。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或许是个奇迹,可对于卷皮创始人的他来说,这却是辛勤积累的必然。201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大学期间成立了武汉奇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创建了九块邮、卷皮等在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网站,并形成了独特的电商模式。 靠编程序养活自己 80后的黄承松是贵州黔南人,小的时候黄承松就喜欢折腾电器,高中接触电脑后,开始对电脑痴迷。"周末不上课,我经常和同学一起去网吧包夜,6块钱一个晚上。他们玩游戏,我就揣着一本《网页三剑客》,照着学。

"黄承松回忆,那个时候的饭钱几乎都花在网吧了,平时只能啃个面包。高三毕时他以计算机奥赛贵州省第四名的成绩,被保送到华中科技大学。 高三下学期,确定了保送资格之后,黄承松有了长达半年的空闲时间。他常活跃于"猪八戒"等众包网站,当起了"威客"(通过在网上解决问题、承包任务,获得酬劳的人)。他的第一笔生意,是做台湾一家医院的挂号系统。他边学边做,花了24天才做完,得到的第一笔报酬是4000元。从那时候起,黄承松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钱。平时上课,周末和课余"宅"在宿舍干活,每个月可以挣上三四千元。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为了凑齐下一学年1.2万元学费和住宿费,他正式"下海",这也是他创业的最直接动力。于是他注册了公司,决定运营自己的网站,而不再替别人"打工"。 第一次失败的创业尝试 2010年8月份,黄承松做了自己的第一个项目,最终这个项目没有成功,但是却为接下来的创业积累了宝贵经验。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招了几个人,做起了"购物返利"网站。这种网站就像导购目录,用各种办法吸引用户点击,根据点击量,费者通过他们的平台渠道,购买其他大型电商商户的产品,累计积分,然后黄承松他们根据买家所积累的积分,得到相应的返利。 说起这次失败的经历,黄承松并给自己做了分析,他认为失败有两大原因。 第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当时全国已经有几十家这样的电商导购网站,我们没有资金优势和相应资源的支持,很难做大做强;?

第二,项目本身发展空间不大,大的电商平台实际上也不太喜欢这类导购网站,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利润被这类网站给挤压了。 "九块邮"横空出世 为了改变公司运营的现状,黄承松开始寻求转变。最后,多年的网购经营,点亮了黄承松的创业灵感。"经常逛淘宝的人都应该知道,9.9元包邮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噱头,很多买家都会守在电脑前等着抢秒杀。但我发现它还不够完善。"黄承松开始尝试完善用户体验。"一、这种活动大多是限时抢购,货品数量少,抢购机会更少;二、标价10元以下的打折品,淹没在海量的商品信息中,很难找到。为何不搭建一个平台,把所有10元以下的商品都聚集起来?" 很快,黄承松找准了创业方向。起初,网站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罗10元以下的商品,然后把链接地址放在自己的平台上。创业之初,网站的知名度和人气都还在积累的过程,因此,黄承松并没有对这些10元商品的商户收取任何费用。"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的平台只是提供信息,并不负责销售、物流、售后等其他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网站。" 黄承松的这一招"放水养鱼"果然收到了不俗的效果,每逢有新品上架,买家们就如同当年在10元店里捡便宜一样,疯狂地扫货。没多久,黄承松的网站人气直线上升,日均UV(独立访客)量达到了20万人次。 这么多人光顾网上"10元店",真正掏钱买东西的人有多少呢?黄承松透露,2012年年底,网站推广工作完成,运营走上正轨后,每月的交易额都在2000万元以上。不过,黄承松对此成绩并不在意,"电商是大趋势,这

第 4 页 / 总页数 6 页 个数字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要知道,2011年双11天猫一天就卖了132亿元。" 赢来品牌商家青睐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商户开始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在黄承松的网站上卖自家的10元商品,网站的盈利渠道变得多元起来。 起初,网站的收费形式是和商户分成,从每笔发生的交易中提取佣金。然而,当交易量激增,在商户的主动要求下,黄承松开始当起了"包租公"。"按照交易记录,有的商品一天成交了上万件,商户光支付给我们的提成都有大几千,所以,很多商户来找我们谈租摊位的业务,用包月包年的形式节省开支。对我们而言,租摊位收入稳定,没有风险,而且,商户还自负盈亏,网站的收入不会受任何影响。" 黄承松表示,网站目前所建立的盈利模式,基本吻合了他创业前的设想,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连品牌商家也自动上门,将他们纳入自己的营销渠道。从该网站上看到,很多品牌商户把促销也搬上了黄承松的网站,比如某着名家居品牌的抱枕,竟然也只卖9.9元,还包邮费。对此,黄承松认为,商家们之所以能够以如此低的价格,把商品摆在"10元店"的网站上卖,主要还是看中了网站的客流量,以期达到宣传产品的作用。 他的创业心得 黄承松表示,自己是"野路子",而不是"学院派"。他的技术能力、商业眼光,都来自互联网。九块邮相当于帮淘宝店家导购,其实淘宝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导购平台,只不过他们又给淘宝做了更细分的导购。他认为,"大道至简,网站最重要的就是简单,不要让用户动脑子。"

原因:

一、选的行业好

二、地段好

三、利用了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

四、选员工选得好,都选的在校大学生,工资低

曹志远的创业故事:

“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个机子,一台车子,外加一个妹子”,很多人是这样描叙创业时的艰辛。但85后大学生曹志远创业时,连这“五子”都没有,兜里只有2800元钱,却从最普通的楼书空白处,窥见了黄金广告位的滚滚商机,依靠从《业主手册》里琢磨出来的生财之道,他年赚1500万元。日前,85后大学毕业生曹志远,凭着一人创业带动60个城市千余人就业的业绩,入选长沙市第三届“创业新星”。

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具体案例谁有?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创业未尝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接下来,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毕业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致富的故事。

从一个外乡人到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知心人,从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到处事认真果断的创业者,从满腔热血、摸爬滚打到创业的梦想成真,在前行的路上,曹某不断摸索,他相信只要认准的路,就要百折不挠走下去。

三年村官基层磨砺成为创业前奏

2010年,从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毕业的的山西省小伙曹某被选聘到肥东县元疃镇塘西村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到村后,他快速适应角色,深入群众,勤奋工作,在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对外宣传、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矛盾调处等等工作中,为村民提供热心细致的服务,为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做辅助工作。为了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让群众增收,曹某积极帮助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丰宝、金成林木落户本村。为了推动土地流转,他一家一户做工作,利用所学知识,用直观的数据为村民分析对比流转后的收入,消除村民对土地流转的顾虑。在村任职两年多,帮助村里整治、流转土地达五千多亩,使当地农户每年户均增收5000元,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

抱团创业合理选择项目

在村官岗前培训期间,当他听了前几批的创业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创业富民的故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创业者眼中闪烁的光芒,让他在内心深处埋下了一个火种,到农村去施展抱负。在村工作一段时间后,曹某发现,目前自己还没有找到一个成熟的适合本地的项目。2012年,他有幸看到了合肥市的植树造林规划,特别是看到他所在镇的江淮分水岭竟要种植上万亩的绿树时很震惊,绿化产业大有希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但是,对于一个没有多少资金的青年,如何创办一个企业呢?曹某将创业想法报告给县委组织部,部领导告诉曹某,如果觉得自己力量不足,可以和有创业想法的村官一起创业,抱团创业。

年轻人说干就干,很快,曹某便与另外两名大学生村官成立了一个“三人创业小团队”,形成了以苗木种植为主的发展思路。

更多广西大学生考村官试信息,考试资料,请访问广西公务员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及启示以及图片、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