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大学生创业 / 正文

创业成功人士案例故事(成功人士创业经历故事)

更新时间:2025-08-27 13:24:59 点击:665

创业成功人士案例故事(成功人士创业经历故事)

创业成功人士的故事

导语:成功其实指的是一个人实现自己有价值的理想的能力,以及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如何。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创业成功人士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创业成功人士小故事(1)

当世界各地的其他电脑制造商正遭受销售疲软之苦时,戴尔电脑却继续繁荣发展。当其全球出货量在2002年第二季度增长18%时,其他制造商的出货量下降了4%。37岁的迈克尔戴尔担任他创办的戴尔电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已近20年。戴尔电脑公司于1984年在注册,成立,当时只有1000美元的资本,但在2001年,其销售额达到31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36,000名员工。2002年,在《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戴尔名列第131位。

戴尔为什么能保持如此高速的发展?直接客户销售的“直营模式”和客户分类的“市场细分”是其两大法宝。但实际上,这一切都取自其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少年时的偶然灵感。

上世纪70年代迈克尔戴尔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在饭桌上谈论通货膨胀和石油危机,这让他从小就对商业产生了兴趣。12岁时,他做了第一笔生意,——。为了省钱,他不想在拍卖会上购买邮票,而是说服邻居委托他购买邮票,然后在专业期刊上刊登广告。没想到,他赚了2000块钱。这让迈克尔戴尔第一次感受到了“直接接触”的力量和收获,也就是没有中间人的好处。同时,他意识到,如果有好的想法,肯定值得采取一些行动。在青少年时期尝到直销的甜头后,迈克尔戴尔在他后来的创业实验中充分利用了这种“直销模式”。

初中时,迈克尔戴尔拥有一台苹果电脑,并很快将兴趣转向电脑背后的商机。很快,他注意到IBM个人电脑有更多的商业用途。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所有关于电脑的知识,用卖报纸的钱买电脑零件,改装电脑,卖掉获利,再改装另一台。在这段时间里,他发现电脑的价格和利润空间非常不合常规。对于一台售价3000美元的IBM个人电脑来说,这些零件只需600美元或700美元就能买到。而且大部分开电脑店的人对电脑了解不多,无法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当时他已经买好了同样的电脑零件,把电脑升级后卖给了认识的人。然后,迈克尔戴尔想出了一个主意:只要他的销量增加,他就能与那些商店竞争。因为没有中间商,他改装的电脑不仅有价格优势,还有质量和服务优势,即可以根据客户的直接要求提供不同功能的电脑。

他开着一辆卖报纸赚来的白色宝马汽车,后座上放着三台电脑,成为德克萨斯大学的另类新生后不久,他意识到电脑将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工具,他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机遇。当时,包括苹果电脑和IBM在内的所有计算机行业的大厂商都选择通过分销商销售计算机,但迈克尔戴尔希望通过直销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价值和服务,并希望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1984年,迈克尔戴尔辍学,在奥斯汀一间约93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取名戴尔电脑公司。

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学生时代的电脑支持,来自于他16岁开始的一份卖报纸的兼职。那年夏天,他负责为《休斯敦邮报》争取订户。报纸给了他一本厚厚的电话簿,让他给客户打电话推销。但迈克尔戴尔很快在推销中发现,有两种人几乎肯定会愿意订阅报纸:刚结婚的人和刚搬进新房的人。然后他调查后发现,情侣结婚时会在法院登记地址,其他公司会根据房屋贷款额度整理贷款申请人名单。于是,他设法得到了周边这两类人的信息,直接给他们发信,提供订阅报纸的信息。就这样,迈克尔戴尔在那一年赚了18000美元,这不仅使他能够购买更多的电脑,还启发他在未来创造了“比客户更了解客户”的市场细分战略。

创业成功人士的故事(2)

“首富轮流做,今天来我家”是形容今天的李最恰当的一句话。1月27日,汉能薄膜发电股价飙升,上涨%,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光伏企业。加上水电、地产等非上市公司资产,汉能薄膜发电股东李身家2000亿,超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成为中国新首富。

李出生于广东河源市,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94年,李创立汉能控股集团。汉能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汉能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发电公司和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

李1988年大学毕业后,靠着向大学老师借的5万元创业资金,卖电子产品、玩具等,到1994年底已积累了七八千万资金。与17位合作伙伴一起,通过6年的积累。原本打算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坐庄,但李调查水电站市场后,改变了初衷,转而进入能源行业。他在河源东江上花1000多万买了一个装机容量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之后其电站装机容量再次通过并购扩大到几十万,产业覆盖浙江、广东、宁夏、云南、广西等地。

2002年,云南省计划建设8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李签署了其中的6座,总装机容量超过2300万千瓦。然而,这一计划被当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阻止,因为不相信李能够成功。于是,李愤然将告上法庭,李最终得到了金沙江上“一库八级”中资源最好的金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量300万千瓦。

2009年,李河君开始进行产业升级,涉足到了光伏行业。当时,正式光伏行业的“拐点”。此前,得益于欧洲市场的巨大需求,光伏产业飞速发展,2008年光伏全球安装量增长了1倍以上。但是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的的光伏行业进入了衰退期,很多知名企业都因为产能过剩而破产,包括无锡尚德。

李河君进入光伏行业时,选择了薄膜太阳能领域并于2011年寒冬来临之际开始投产。2012年,李河君即宣布投产的8大光伏基地总产能已经达到3GW,超越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

尽管薄膜的市场远不如晶硅,市场占有比例还不足1层。但是,李河君却在公司内部力排众议、大举投资薄膜太阳能,并且还在多个场合推崇薄膜发电技术的前景,甚至表示“薄膜发电引领终极能源革命”。

进入光伏领域之后,李河君频繁出现在公众面前,或参加会议,或接受媒体采访,向外界宣传薄膜发电技术的广阔前景。2013年底,李河君著书《中国领先一把》,提出以光伏革命解决中国的能源瓶颈、助推经济转型。李河君认为,太阳能是最符合21世纪发展需求的新能源。

除了光伏企业的发展路线存在争议外,其汉能薄膜发电还被诟病“过度依赖母公司”。在李河君的计划中,其光伏产业布局是“打通全产业链做出规模”。即从原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池片生产到太阳能电站建设,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

2013年2月,汉能集团及其一直行动人持有的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份从%涨到了%,成为了控股股东。此后,汉能薄膜发电向控股股东汉能集团发起了多项收购,连续收购了其多项知识产权和技术研究公司。

2013年年报显示,汉能集团是其唯一客户。这种情况在2014年上半年并未有多大好转,2014年上半年,汉能薄膜发电的来自汉能集团方面的营收达到31.6亿港元,占其总营收的98%。2014年上半年,汉能薄膜发电的应收账款为62.4亿港元,其中,最大头的是应收合同工程款项,为亿港元。

汉能薄膜发电在2014年半年报中称,公司的流动资金十分依赖汉能集团联属公司是否能及时结清进度款项。不过,对于来自于汉能集团的应收账款,汉能薄膜发电方面“无抵押款或其他加强信贷措施”,仅凭借汉能集团的信誉,汉能薄膜发电董事会认为,汉能集团“能够按时结清所有进度款项”。

汉能薄膜发电在2014年一年内涨幅达255%,进入了2015年,股价涨幅更是“任性”地在1月23日以来的3天内达32%,市值迅速膨胀至1500亿港元。1月27日,汉能薄膜发电上涨%,报收3.73港元。在这前一天,汉能薄膜发电上涨13%,得益于汉能薄膜发电股价的上涨,加上水电、地产等非上市公司资产,汉能薄膜发电大股东李河君的身价“有可能”达到2000亿元,取代马云或者王健林成为中国的新首富。截至1月29日美股收盘,马云身价为263亿美元(约合1644亿元人民币),王健林身价为267亿美元(约合1669亿元人民币)。

之所以是“有可能”,原因在于李河君到底持有多少股份,对于外界而言仍是一个谜团,一说超过50%,一说超过90%。不论李河君是否真的成为了内地财富“一哥”,他都因此成为了舆论焦点。

创业成功人士案例故事(成功人士创业经历故事)

无论李河君的这个首富之名是否名副其实还是名不副实,他的创业经历是真是存在的,他在创业时的独到眼光和执行魄力都是令人惊叹的。

  创业成功人士的小故事(3)

1955年2月24日,斯蒂夫·乔布斯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刚刚出生,就被心狠无情的在美国旧金山一家餐馆打工的父亲与潇洒派的酒吧管理员的母亲无情地遗弃了。幸运的是,一对好心的夫妻收留了这位可怜的私生子。

虽然是养子,但养父母却对他很好,如同亲子。学生时代的乔布斯聪明、顽皮,肆无忌惮,常常喜欢别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不过,他的学习成绩倒是十分出众。

当时,乔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中举行。就在一次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他开始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朦胧的认识。

在上初中时,乔布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与比他年长5岁的沃兹见面。沃兹是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对电子也有很大的兴趣。两个人一见如故,8年后他们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

19岁那年,刚念大学一年级的乔布斯,突发奇想,辍学成为雅达利电视游戏机公司的一名职员。没过多久,年轻而不安分的他又对佛学产生了兴趣,连工作也不要了,飘洋过海去印度追随大法师修行练功。这次结果可想而知,不但没有学成佛,路上还吃尽苦头。他只好重新返回雅达利公司做了一名工程师。

安定下来之后,乔布斯继续自己年少时的兴趣,常常与沃兹一道,在自家的小车库里琢磨电脑。他们梦想着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可是当时市面上卖的都是商用的,且体积庞大,极其昂贵,于是,他们准备自己开发。制造个人电脑必需就是微处理器,可是当时的8080芯片零售价要270美元,并且还不出售给未注册公司的人。两个人不灰心,仍继续寻找,终于在1976年度旧金山威斯康星计算机产品展销会上买到了摩托罗拉公司出品的6502芯片,功能与英特尔公司的8080相差无几,但价格却只要20美元。

带着6502芯片,两个狂喜的年轻人回到乔布斯的车库,开始了自己伟大的创新。他们设计了一个电路板,将6502微处理器和接口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装在上面,通过接口将微处理机与键盘、视频显示器连接在一起,仅仅几个星期,电脑就装好了。乔布斯的朋友都被震动了,但他们都没意识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会给以后的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精明的乔布斯立即估量出这种自制电脑的市场价值所在。为筹集批量生产的资金,他卖掉了自己的大众牌小汽车,同时劝说沃兹也卖掉了他珍爱的惠普65型计算器。就这样,他们有了奠基伟业的1300美元。

1976年愚人节那天,乔布斯、沃兹及乔布斯的朋友龙·韦恩做了一件影响后世的事情:他们三人签署了一份合同,决定成立一家电脑公司。公司的名称由偏爱苹果的乔布斯一锤定音——称为苹果。后来流传开来的就是那个著名的商标——一只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而他们的自制电脑则被顺理成章地追认为“苹果I号”电脑了。

一个偶然的机遇给“苹果”公司带来了转机。1976年7月的一天,零售商保罗·特雷尔来到了乔布斯的车库,当看完乔布斯熟练地演示电脑后,他认为“苹果”机大有前途,决意冒一次风险——订购50台整机,但要求一个月内交货,乔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签约,拍板成交,这可是做成的第一笔“大生意”。

50台整机在特雷尔手里很快销售一空,有了良好的开始,“苹果”公司名声大振。开始了小批量生产。乔布斯和沃兹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小资本根本不足以应付这急速的发展。乔布斯后来回忆道:“大约是在1976年秋,我发现市场的增长比我们想象的还快,我们需要更多的钱。”为此,他们分头去找资金支持,包括沃兹就职的公司惠普,但遗憾的是,这些公司都没意识到这其中蕴藏的商机和市场。

机遇往往垂青努力的人。1976年10月,百万富翁马尔库拉慕名前来拜访沃兹和他们的车库工场。马尔库拉是位训练有素的电气工程师,且十分擅长推销工作,被人们称为推销奇才。由于在股票生意上发了财,他很早就选择了退休的生活。但看到这两个年轻人的新产品,马尔库拉决心重操旧业,帮助他们把公司大张旗鼓地办起来。他主动帮助他们制定一份商业计划,给他们贷款69万美元,将自己的命运与两个年轻人联系在一起。有了马尔库拉这样行家里手的指导,有了这笔巨资,“苹果”公司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1980年,《华尔街日报》的全页广告写着“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并登有乔布斯的巨幅照片。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这个收盘价计算,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乔布斯作为公司创办人当然是排名第一。

因为巨大的成功,乔布斯在1985年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然而,成功来得太快,过多的荣誉背后是强烈的危机,由于乔布斯经营理念与当时大多数管理人员不同,加上蓝色巨人IBM公司也开始醒悟过来,也推出了个人电脑,抢占大片市场,使得乔布斯新开发出的电脑节节惨败,总经理和董事们便把这一失败归罪于董事长乔布斯,于1985年4月经由董事会决议撤销了他的经营大权。乔布斯几次想夺回权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愤而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

接着,他开始推出了新的电脑。1998年,iMac背负着苹果公司的希望,凝结着员工的汗水,寄托着乔布斯振兴苹果的梦想,呈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一个全新的电脑,代表着一种未来的理念。半透明的外装,一扫电脑灰褐色的千篇一律的单调,似太空时代的产物,加上发光的鼠标,以及1299美元的价格标签,令人赏心悦目……不愧是苹果设计,标新立异,非同凡响。为了宣传,乔布斯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由此成了广告业的经典案例。

新产品重新点燃了苹果机拥戴者们的希望。三年来他们一直在等待的东西出现了,iMac成了当年最热门的话题。1998年12月,iMac荣获《时代》杂志“1998最佳电脑”称号,并名列“1998年度全球十大工业设计”第三名。

接着,1999年乔布斯又推出了第二代iMac,有着红、黄、蓝、绿、紫五种水果颜色的款式供选择,一面市就受到用户的热烈欢迎。1999年7月推出的外形蓝黄相间,像漂亮玩具一样的笔记本电脑在市场上迅即受到用户追捧。iBook融合了iMac独特的时尚风格、最新无线网络功能与苹果电脑在便携电脑领域的全部优势,是专为家庭和学校用户设计的“可移动iMac”。1999年10月iBook夺得“美国消费类便携电脑”市场第一名,还在《时代》杂志举行的“1999年度世界之最”评选中,荣获“年度最佳设计奖”。

1997年,乔布斯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越来越多的业界同仁认同了此观点。甚至连当初将乔布斯挤出苹果公司的斯卡利也情不自禁地赞叹:“苹果的逆转不是骗局,乔布斯干得绝对出色。苹果又开始回到原来的轨道。”

乔布斯成为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他总是给人以不断地惊喜,无论是开始还是后来,他天才的电脑天赋;平易近人的处世风格;绝妙的创意脑筋;伟大的目标;处变不惊的领导风范筑就了苹果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苹果公司的雇员对他的崇敬简直就是一种宗教般的狂热。雇员甚至对外面的人说:我为乔布斯工作!

  创业成功人士的小故事(4)

“现实社会中

相关阅读

  • 五个创业小故事 换做是你 你是否做得到呢
  • 财富人物王健林的创业经历 王健林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 创业成功人士案例故事(成功人士创业经历故事)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