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通过培训,增强了残疾人再就业的信心!”近年来,南通市如皋市残联实施“教育技能”提升计划,重点对残疾人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实用技术和管理技能的一体化培训,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和综合就业技能,为创业残疾人就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32岁的徐厚杰,一出生就因为脐带发炎导致脑瘫。他的运动神经受损,手脚非常笨拙,脖子和嘴角严重歪斜,头部和手臂不由自主地缓慢扭曲,说话和吐词困难。几句话之后,他就会累得满头大汗。“只要我有信心,我相信我会成功!”2019年1月,徐厚杰成立了“南通星百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多名人才。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保住饭碗。”在徐厚杰看来,目前计算机行业技能型技术人才匮乏,技术升级倒逼技能升级,促进了残疾人向技术型、知识型人才的转变。“通过培训和提高我的能力,我实现了我的创业梦,我感到非常高兴和实际。”当徐厚杰听说“残疾人教育改善计划”时,他非常激动。“这样,更多像我一样的残疾人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实现梦想!”说起培训的成长和变化,徐厚杰深有感触。
2020年9月,徐厚杰报名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学历培训班。经过两年的培训,他不仅学会了制作电脑网页,还在2021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平台官网,并与朋友合作运营网络游戏《天机》。“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交到了朋友残疾人创业项目,职业道路越走越宽。”获得南通大学学生创业计划特等奖的学生徐厚杰说。
“现在,我的饭碗更稳了,职业成就感更强了。”如今,徐厚杰年收入超过20万元,对未来充满希望。据了解,自2019年实施学历提升计划以来,已有三期56名学员入学,照亮了残疾人“成长、赋能、成才、智慧”之路。
“我会珍惜这个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好好学习,努力学点东西,学点有用的东西。”40岁的许因病失去了右腿。初中毕业后,他跌跌撞撞地走上了社会。他的身体残疾和缺乏技能使他的生活非常困难。
“残疾人想要更好的就业。仅仅提高他们的学历是不够的。他们必须掌握一些实用技能。”许告诉笔者,这种变化始于2019年。许听说如皋市残联举办残疾人技能提升培训,不仅免费学习专业知识,还能提高职业技能,于是报名参加了果树种植。“现在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知识可以打开更多不同的新世界。学习可以提升和改变自己,同时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的价值。”许通过技能提升培训后,变得开朗乐观。他利用专业所学,一步步融入社会,自食其力。如今,许承包了20多亩果园,种植桃子、火龙果和西瓜,年纯收入10多万元。
让残疾人掌握“技能”,帮助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市残联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做好规划,持续实施高水平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帮助更多残疾人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做好差异化培训,开发更多满足残疾人需求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优质培训资源,不断提高技能培训质量,让更多的残疾人“梦想成真”
“非常感谢残联给我这样的机会,提高我的工作能力。“2019年,沙洪敏参加实用技能培训后,在市里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就业信心和脱贫致富的信心。”残疾人来我公司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胜任的岗位或者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残疾雇员与普通雇员同工同酬。如皋Ispel艺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工艺品公司告诉笔者,从2019年开始,公司公开招聘残疾人,并积极与市残联对接。目前,公司有10多名残疾员工。
“我们对残疾人采取‘菜单式’培训和‘订单式’就业,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市残联负责人吴说,依托各级各类培训资源,针对残疾人需求,开展个性化“量身定制”培训和就业服务,由过去的“我训什么、你学什么”转变为“你想学什么、我训什么”,以“菜单点菜”、“线上线下”等方式常态化、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截至6月底,已有3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提高了他们稳定就业技能和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张鹏丁伟)
本报讯(记者杨晓燕)6月28日,全国政协(CPPCC)调研组在赣南就“创业".帮助城乡残疾人就业”进行专题调研,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强卫带队,副秘书长刘伟,市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委常委、阜平县委书记赵,副主席王等出席相关活动。
调研组先后来到陕州面业有限公司、临渭区金康盲人按摩店、渭南市创业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与企业负责人、创业,优秀残疾人代表进行座谈交流,了解渭南市创业,社会保障和特殊教育在残疾人就业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对渭南市创业残疾人就业工作给予肯定。
课题组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希望渭南市进一步完善政策,细化措施,创新渠道,优化服务,努力营造更加包容便利的就业环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特色、有亮点的先进经验,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繁荣。
近年来,渭南市将残疾人就业纳入渭南市就业优先战略,整体推进,落实各项惠及残疾人的政策措施,探索形成了以“技术培训和实践孵化政策帮扶”为主的残疾人就业新模式,通过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增加了就业收入。目前渭南市就业年龄段(16-59周岁)有残疾人,其中就业率53.3%。
(来源:富平县人民政府网站)【投稿及区域合作请在#小时内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