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01
做好定位。
客户怎么认识你,能记住你的品牌吗?在做出购买决定之前,他们能想到你吗?这在我的定位升级理论里叫“心智预售”。能完成心智预售的品牌才是真正的品牌,能产生品牌溢价。
2.定位是品牌建设的核心理念。
如果没有品牌,客户不会指名道姓买你的产品。创业顾客需要在货架、流量、书库、导购和折扣上花钱。因此,打造品牌是创业消费者的当务之急,尤其是消费品的创业消费者。
因为客户面对一个新的品牌,他们本能地想知道一些最重要的决策信息:这个品牌是做什么的,有什么特点,和我已经知道的品牌有什么不同?顾客已经知道商家卖瓜总是吹牛,这是商业现实。所以,客户要求你拿出证据来证明你的品牌是如何与众不同的,也就是“你怎么能看出来?”所以,要做好品牌定位,就要回答客户这三个问题。
02
1.产品应该与定位相匹配。
如果你的定位是制造物理特性的差异,那么产品必须在功能和性能上有匹配的物理差异。不要绝对的差异化,要考虑与生产成本的平衡。重要的是产品差异要有认知意义,即实现客户认知上的差异化。
在升级定位上,也要做好产品组合设计,这样才能有效转化客户,锁定客户,让客户主动完成二次传播。在升级定位理论中,产品组合包括代表性产品、介绍性产品、补充性产品、相关产品和促销产品。
以“咖啡馆”品类为例。当客户提到某个品牌时,首先想到的特定产品是代表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是其主要的咖啡产品。入门产品就是降低客户尝试的门槛。可能是一小杯咖啡。补充产品可以与代表性产品一起消费,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效用,如面包、三明治、饼干等。还有相关产品,即顾客认为通常由某些品牌销售的产品,如通常在咖啡馆销售的牛奶饮料和冰淇淋。促销产品帮助其他产品被销售,比如锚产品(提供价格锚,让其他产品看起来便宜);还有一类产品叫留痕产品,比如咖啡馆的马克杯,在办公室会继续使用,帮助品牌传播,转化新客户,同时提醒这个客户进行复购。
视觉锤能有效帮助品牌触达、转化、锁定、扩张。就像戴森的吹风机,照片里一般看不到戴森的LOGO,但是看到这个产品图片马上就知道是戴森的。这是一种以产品本身为载体的视觉锤,可以帮助你的品牌在环境中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03
一个好的名字可以长期持续降低沟通成本。你不能以你的名字为荣。实名是为了和客户沟通,高效传递信息。好的品牌名一次就能记住,坏的名字三次就记不住了,所以这个环节的传播效率是三倍的不同。另外,好名字是专家品牌、大品牌或者有历史的品牌,而坏名字往往听起来不专业,没有历史,转化率可能差三倍;而且好名字不用介绍,推荐率可能差三倍。
如果你是一个新品类的开拓者,你也需要一个品类名称,这样才能有效满足客户需求。比如同样一种观赏植物,如果学名是“瓜沥”,很少有人买;但花农把它改成了“发财树”,成千上万的人买了。这就是好名声的力量。
为什么我这么强调品牌名称?根据我的经验,定位是可以调整的,品类名称也可以修改后才被广泛接受,但是品牌名称特别难改,因为很难达成团队的共识。大家都做了很多品牌投入,有感情;而且听时间听久了,再难听的名字,我也不觉得难听;所以改了很久的穷名,要形成内部共识特别难。
好名声是有利可图的,坏名声是你鞋里的沙子,让你长期比别人更努力,付出更多。
04
团队建设
过去,创业的表演者可以自己唱独角戏。现在,创业人很难独自战斗。因为竞争的强度和广度都大大增加了,你需要一个合伙人团队。
这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创业人不需要在进入创业的第一天就配备一个豪华团队,最好是随着品牌的发展,每个角色都逐渐到位。当然,创始人和合伙人应该是互补的。
2.创业投资者应该做好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做得不好,也会带来巨大的隐患。拿股份太多的人走了,股份收不回来,剩下的激励资源不足,也会影响留下来的心态。在创业,有些人公平地分享股权。这样股权结构的投资人一看就判了死刑,因为我们无法测试人性。这是无数创业投资者的血的教训。因此,创业企业必须有一个占很大份额的核心守护者,只有他永远不会忽视它。
05
首都
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创业企业的成长速度大大加快,这对创业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要控制企业的快速增长,在人才、IT系统、商业模式、资本、合规之间做好平衡。有经验的资本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长节奏,不要在一盘好棋中扩张过快,以至于跑偏;或者说没有发力,错过了扩张的机会。
2.消费者品牌成长的阶段。
3.把握好融资节奏。
在融资时你没有把握好节奏,为了熬高一点点估值,错失了好的融资窗口,就会丧失企业发展机会。这种情况在新消费、互联网领域非常明显。
创业者就是天生的苦命人,成功之前很苦命,成功之后投资人可以退,但他退不了,还得继续做企业的守护者。作为一个创业者,要把成功的概率最大化,而不是把成功之后的财富最大化。创业者要学会享受成长的过程,享受成就感,赢得尊重,因为你成就了一群人。
现代价值链分析是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开始,然后转向核心资产和能力。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的需求,以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对于创业,来说,发现新的需求,创新新的品类,无疑是打造品牌的捷径。其实营销就是找到你可以做大的基因,也就是市场细分或者品类创新。不做第一,就做唯一,这才是品牌的真谛。但是,当许多创业人看到别人的成功时,他们会采取什么策略呢?战略,这是我们很多企业陷入产品和模式同质化、无序竞争的根本原因。记住一句话,因为有差异,才能生存!
很多人成功不是因为他们彻底解决了客户的问题,而是因为他们先抓住了机会,不断地试错、迭代、修正。当我们创业资源短缺时,抓住机遇是我们最好的选择。看似强大的对手都有自己的缺陷和弱点。任何一个还没有强大到让你去挑战,有看似竞争激烈的成熟市场的企业,也决定了有你的机会。
作为一名创业玩家,你一定已经找到了我们想要进入的市场,这个市场充斥着众多的竞争对手。你该怎么办?那么,关键是选择其他企业不具备优势的有利市场进行介入,对现有市场进行改造和打破,创造新的品类,这样才能拥有先发优势,化劣势为优势。
所以你一定是机会的发现者!机会可以从差距中找到,比如新产业的差距,地区的差距,消费需求的差距,升级的差距,价格的差距等等。当然,你也可以跨界创新,重新定义现有行业。比如苹果把自己定义为“娱乐业”,而不是制造业。
品类创新是品牌建设的关键,因为没有竞争就是最好的竞争,营销不是品牌竞争,而是品类竞争。
市场机会的发现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能存在,我们需要确定企业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的文化。这些看似虚构的东西,在现代信息越来越透明的今天,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有良好价值观的公司,不仅有利于内部管理,也向目标客户传达了良好的形象。
现在是与创业合作的时代,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梦想、共同的利益和互补的能力,与创业,创业合作也将变得困难。在创业,找到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并规划出企业愿景、使命和文化是你的关键一步
比如百度的价值观:简单、可靠,百度的使命:让人们以最平等、最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百度的文化:不拐弯抹角,不和人说话,公司离永远破产只有30天,百度不仅仅是李彦宏的,是每一个百度人的,等等。
可见,企业的价值观,或者说创始人的价值观,影响着公司的发展方向。
是品牌认知之战。我们需要规划品牌体系,品牌体系包括两部分,一是商业模式体系,二是品牌元素规划体系。找到市场机会不容易,创造一个新的品类更不容易。所以一定要给品牌规划一个商业模式,让它不可复制。
商业模式是交易的逻辑,是如何赚钱的方法。其要素配置主要包括关键资源控制、资源整合、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盈利模式等。要把创新品类作为重点业务,设计资源整合和盈利模式,构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交易结构。只要控制了关键资源,就有了对抗竞争的防火墙。
品牌元素策划系统是一个360度的系统工程,包括名称、logo、广告语、识别符号、品牌故事、品牌价值主张、品牌传播主线等。
这是一个认知简单化的时代。品牌识别符号可以帮助消费者简化对品牌的判断,是一种节约成本的沟通方式。包括视觉、声音、语言、色彩等符号。
比如耐克的“对勾”代表逆反心理;万宝路西部牛仔代表自由精神;香奈儿的性感女郎代表性感;可口可乐红代表活力和自由。微信和支付宝的符号也属于这一类!
成功的营销人员会讲故事。任何成功的品牌背后,总有令人难忘的传奇。比如“菩提树下开悟”的佛教故事,“耶稣受难”的基督教故事,万宝路背后的牛仔故事;哈雷机车背后的“二战故事”,传奇故事造就品牌。估计可以讲讲你的传奇品牌故事,有利于传播。
市场竞争分为两个层次的竞争,一是产品竞争,包括价格、包装、性能等。另一个是品牌竞争,包括精神和心理上的竞争。
品牌价值主张不仅为消费者提供功能性利益,还包括对社会和人的态度和看法。所以在策划品牌的时候,一定要讲产品的核心卖点,同时也要讲品牌精神和心理主张。
比如小米手机,鼓励人们凡事追求完美,所以口号是小米,为发烧而生。
消费者在记住品牌的时候,往往会记住我们所代表的物品,比如王老吉,我们会想到红罐凉茶;可口可乐,我们会想到红色的可乐罐。所以我们在操作市场的时候,专注是成功的前提。
产品重点
对于产品,要以单品为主,或者说爆款。最有效的策略集中在单品的所有突破上。当市场有突破时,我们会围绕单品为核心来拓展产品线。
渠道焦点
对于产品,我们需要关注合适的分销渠道来销售我们的产品。我公司可以采取自营、加盟、电子商务、传统分销等方式。如果有全渠道覆盖,除非找到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否则专注战略渠道,局部突破,带动其他渠道突破。
关注市场
一个品牌上市,一定要找到有战略意义的基地市场,并专注于基地市场,这是成功的关键。一个企业再强,也不适合在多个市场平均投入“实力”。最好的策略是公司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深耕根据地,然后复制运营模式。
滚动发展。塑造品牌,要同客户及合作伙伴进行实效互动的传播。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通过改变用户的思考方法、听觉来硬性传递品牌信息,自吹自擂肯定让人唾弃。传统大众传播媒体已经没落,碎片化传播时代,如果你还按照原来的思路传播,用一掷千金的营销费用也堆不出当年的销售奇迹。
移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游戏规则,传播的本质就是分享、互动,围绕目标客户,建立用户的口碑相传才是王道。
传播无非就是三个部分,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要让消费者清楚的知道,你在向谁说?说的什么内容?能分享吗?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例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后台都有用户分析、图文分析、转化率等,充分利用大数据,制定更精准的传播策略,不断积累品牌资产。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