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创业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的生力军创业“加强创业教育创新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加强创业教育创新,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创业毕业生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着眼长远,下大力气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从探索阶段发展到精细化分层、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产教融合存在“热政府冷社会”的现象,校企合作存在“热校冷企”的情况。另一个例子是,狭隘的理解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倾向。面向未来,要实现中国创新型创业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必须走出“就业教育”的初级阶段,将创新型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来说,纵向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而不是成为大学生毕业前的“点睛”教育;在横向上,加强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当前,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找准突破口,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的对象从“小众”变成了“大众”。开展创新型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的创新型创业人才。目前,一些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是对少数具有创新意志和创业,理想的学生的培养,而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所需的能力素质,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创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延伸和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只有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巩固专业知识,在专业教育中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创新创业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推进教育目标的整合,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专业教育目标体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之一;实现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特别是专业课程体系的升级,融入最新的理论、技术和实践
建设创业教育对外开放与平台创业创新教育合作是一项多部门协作、跨专业融合、校内外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为他们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推动创业,创新教育高水平发展,需要建设开放合作的平台,鼓励多方参与,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创新人才培养。以创业为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鼓励企业利用兼职教师、资金、市场、技术等资源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联合创新;利用国际合作网络,积极参与共建创新型创业实验室、国际创新型创业竞赛和活动等。加强创新型创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创新型创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