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事关民生、事关经济发展、事关国家未来。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帮扶困难高校毕业生,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创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
1076万,这是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也是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2.7万,这是2022年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数据显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受外部环境和国内疫情蔓延的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如何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拥有“确定性”的能力去面对未来现实世界的挑战?掌握全球化竞争背景下的眼光、格局和技术,是走出就业阴霾,走上坦途的制胜武器。
当前,创业在解决高校就业难中发挥着更加迫切和现实的作用。但是,对于象牙塔里的学生来说,创业?这座“独木桥”到底有多高的门槛才能被挤到最后,如何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创业如何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同时实现个人的成长?
首先,创业要“上天”,即瞄准国家高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致力于攻克“瓶颈”技术,打破行业壁垒。
高科技意味着不断突破边界,不断创造新空间,不断驱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引领行业新潮流。无论从资本回报、国家科技发展、产业发展、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天堂般的”创业项目必定前景广阔,前途无量。纵观历年“互联网”大赛的金牌项目,很多都具有科技含量高的特点,涵盖了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领域。因此,创业项目,大学生在选择时可以多关注关注国家和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动向,不断探索新的边界,拓展新的空间,减少原有空间中“内卷化”竞争的压力。
其次,创业必须“接地气”,即深入各行各业,真正把创业的触角伸向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万物互联、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创业只做连接的工作已经不够了。所以要真正沉下心来,弯下腰去了解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然后找到合适的创业项目,从各个方面降低成本。创业要直面生活,直面问题,比如发展致力于解决疫情下社区居民团购难的新平台,解决民众排队就医的小程序,提出居家养老和老龄化社会养老的方案,一站式解决留守儿童接送服务和学业困难的平台。创业“接地气”还体现在回归农村,聚焦“三农”,如乡村振兴、精准帮扶、生态修复、农村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总之,“接地气”的创业项目一定是根据客户需求、新场景、新模式打造的,真正体现了“客户至上”的用户思维。
创业,有成千上万条道路,每条道路都会有艰难险阻,都会有新奇迷人的风景等待创业人去发现和欣赏。2015年被称为中国创新创业的元年,回首过去,它已经走过了七年的跋涉和寻找。经过七年的磨砺,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全社会生态文化蔚然成风。创业的环境和氛围越来越开放和多元,各级各类创业政策的红利效应将逐步释放。有了创业和创新,中国市场的潜力将被不断激发,创业青年就业之路将越走越宽。
转载请注明出处《上官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