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1997年底,马云应邀出任中国外经贸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总经理,开始接触外贸业务。马云做B2B网站的想法开始逐渐成熟。1999年,35岁的马云决定南下创业,创办了自己的创业公司——。
【失败的感觉】在马云看来,企业成功的经历不一样,但失败的教训都差不多。“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思考别人是怎么失败的,人必须犯哪些错误。”马云说,做企业不容易。“95%的商家都倒下了”。如果你避免犯堕落者所犯的错误,“把错误变成营养”,你就能成为幸存的5%。
【失败经历】在他成功之前,他创办了一家三色公司,因为无法盈利而破产。
大学时,雷军读了一本《硅谷之火》关于盖茨和乔布斯早期创业传奇的书,对他触动很大。在武汉电子街打拼了一段时间的时间,自我感觉良好,开始做梦:我梦想写一套软件在世界上每一台电脑上运行,我梦想成立世界上最好的软件公司。"
于是,他在高三的时候和三个朋友一起创立了三色公司。不幸的是,公司被迫在半年内解散。
对此,雷军有三点反思:第一,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二是要有前瞻性的市场意识;第三是要有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
3.刘:JD.COM创始人,市值403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经在中关村开过一家餐厅,但是被骗了钱之后就关门了。
大学毕业后,刘在中关村附近买了一家餐馆。之前店员工资低,住地下室,平时只吃剩菜。老板亲自掌控资金;刘接手后,给了员工更高的工资,改善了住宿环境,给了员工采购和收银的权利。由于管理松散,员工变着法子侵吞店里的钱。不到一年,原本盈利的酒店就血本无归了。
【失败感】刘由此得到的教训是,——一定要信任员工,但信任不等于没有管理。
【失败经历】曾经搭建过3721,中国最早的搜索引擎之一。
在做360之前,周曾经做过一个搜索引擎叫3721,百度也推出过类似的服务。双方竞争激烈。在周3721的客户端中,增加了一个删除百度客户端的模块,但是这个模块本身不能被删除。这使得周成为“流氓软件之父”。
后来,周觉得百度的搜索模式比自己的好,而且当时互联网行业不景气,于是凭借自己的市场份额优势,把3721卖给了雅虎,导致百度最终占据了10亿美元的搜索市场。
【失败感】对于这些过往的经历,周说:“你做事情,不要只关注对手,更要关注用户的需求,一定要坚持,不要轻易放弃。”
【失败经历】一旦发展起来
张小龙开发的共享软件曾经有200万用户,是国内最大的共享软件。周说,当年没有商业模式,所以经常批评张小龙,说要加广告,要盈利,张小龙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
后来成了张小龙的一大负担。每天都有无数人催他往前跑,但是人气和用户数并没有给他带来收益。
【失败感】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都说:我们现在不需要考虑钱的问题。我们有了用户之后,自然会找到盈利点。但张小龙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创业,之前,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是极其重要的。
6.陈欧:聚美优品创始人,市值24亿美元。
在南洋理工大学读书时,陈欧用电脑打造了一款网游《平台GG》,并邀请了WCG冠军和ESWC冠军两位顶级魔兽高手进行巅峰对决。这为他赢得了第一批用户。
但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没有资金储备的陈欧越来越窘迫,能拿到的赞助也是杯水车薪,GG的发展举步维艰。
此时陈欧要去斯坦福读MBA,于是引进了职业经理人打理公司,并出售了部分股权。随后,职业经理人又引入了其他天使投资人,通过操作,陈欧股权仅剩30%多,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最终被挤出公司。
第二年,创业,陈欧在中国成立了一家游戏公司,模仿美国的商业模式,在社交游戏中植入广告。但是由于国内市场和美国差别太大,这家公司也很快破产了。
【失败感】在创业的这两次失败经历,让陈欧收获了两点:第一,公司需要一个健康的股权组织结构;第二,照搬国外模式行不通。
【失败经历】我投资过语音邮件和磁性材料。
真在之前是一名顾问,年薪百万。在mainland China经济高速发展的大潮中,他想成为“亿万富翁”,于是兼职语音邮件传输系统,投资磁性材料。但是两次,创业都失败了。
【失败感】他在总结教训时说: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必须全职做;创业不能只从产品开始。有好的产品不等于有客户。客户需要完整的服务。创业需要从产品导向转变为客户导向。
【失败经历】曾经创立520社交平台,然后停止运营。
1999年,当我还在吴读高中的时候,我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名为“”的域名卖了7。
50万美元。于是他便从家里借了1万元钱,开始投资域名,由此,他赚到了一些钱,并结识了后来的公司投资人蔡文胜。2002年,辍学在家的吴欣鸿发现了一个好域名:,于是他山寨腾讯,并通过收会员费来赚钱。
两年之后,“520”积累了几十万付费会员,但由于产品和运营都跟不上,大多数会员仅付费一个月就停止续费了。最后,吴欣鸿被迫关闭“520”,并将域名卖掉。
【失败感悟】回顾这段经历,吴欣鸿说有两个教训:一是逆向创业行不通,不能仅仅因为有一个好域名就来成立一家公司;而更重要的是,自己不善交际,不知道用户的需求,何谈做好一个交友网站?
【失败经历】
曾创办校内网,后被迫出售。
2003年冬天,在美国读博士的王兴回国创业。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项目之后,王兴发现学生之间的熟人社交是一个可以切入的点,于是便着手打造校内网。
当时在北京,去火车站坐车很麻烦,所以放寒假期间,王兴在清华、北大、人大发起了一个注册校内网即可免费乘大巴去火车站的活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凑足50人便发车。为了凑人数,学生到处拉老乡注册,等于在为网站做宣传。这个活动为校内网拉来了8000个种子用户。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资本方不看好这个项目,最后资金链断裂,内部团队产生分歧,王兴只能被迫将其出售。
【失败感悟】这个项目的失败,给了王兴如下启发:第一,创业团队必须分工明确,CEO必须从公司事务中解放出来,关注业界、时代、社会的发展潮流;第二,应该尽早接触资本,放低姿态,做出妥协;第三,必须和信任的人一起创业,这样才能在低潮期依然团结一致。
【失败经历】曾创办社区。
当年,还在斯坦福求学的陈一舟等人根据当时美国流行的几个社区网站的特点,设计了一个结合体,取名。但硅谷没人愿意投资他们的项目,最后在斯坦福的同学那里“众筹”了20万美元。
1999年3月,他们回国注册公司,在得到了高盛投资之后,很快推出ChinaRen社区,并获得了千万美元的新融资。之后,ChinaRen开始疯狂烧钱砸广告。
开始时,陈一舟他们觉得害怕,但投资人说没关系,烧完了还会有投资,不烧就没办法上市。但很快,2000年美国股灾,资本进入寒冬。于是,原本支持烧钱的投资人态度大变,明确告诉陈一舟,不会再有新的投资,赶快把公司卖掉。陈一舟只好把ChinaRen社区卖给了搜狐。
【失败感悟】其实,这个案例与校内网有相似之处:创业,需要对现有的资本合理利用,最好有自己的造血能力,这样才能在资本寒冬时度过危机。
中钢网微信现全面招商,合作请联系中钢网微信负责人(微信号:cjl312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