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截至8月26日,全国已报告新冠肺炎疫苗20多亿剂,其中8亿人完成全程接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觅风表示,接种疫苗总人数达到10.725亿人,覆盖全国约76%的人口。
8月27日,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方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市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新华社记者卢博安摄
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副主任吴良友表示,发生疫情的50个城市中,有45个城市超过5天无新增感染报告。全国疫情呈下降趋势,风险总体可控,当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这一轮疫情中,新冠肺炎的疫苗接种对疫情控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研究小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中伟介绍,从南京、扬州、郑州三地数据显示,重症病例中,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患者比例不足5%;60岁以上的重症患者90%以上没有接种过疫苗或者没有接种过疫苗。
完成免疫程序后需要加强接种吗?对此社会关注,回应称,近日,疫苗研发班组织专家对是否加强针头接种进行了专题研究。结合去年年底国药和北京科兴开始的研究成果,发现接种6个月后,抗体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下降后6个月内,进行了第三剂疫苗接种。研究首先发现疫苗接种非常安全,与第一剂和第二剂的安全数据相似。其次,接种第三剂后,受种者的抗体水平迅速升高,到第14天约为原水平的15~30倍。“我们觉得从免疫原性的角度,加强接种疫苗对疫苗的保护作用是可以提高的。”
郑中伟指出,据专家分析,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很好,重点是进口外防。海关、边检、航空、检疫点、定点医疗机构等进口风险高的人员。可以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进行加强接种。此外,在常规疫苗接种中,还发现免疫功能相对较低的人群和60岁以上的人群,接种疫苗后并没有18~59岁人群的免疫效果好,但这些人群恰恰是感染后的高危人群。建议在疫苗接种6个月后进行1剂加强注射。
“但现阶段,是否在所有人群接种6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专家建议需要进一步研究,根据疫情情况综合判断。”郑中伟说。
最近有些地方要求学生返校时提供家长或本人接种疫苗的证明。对此,教育部体育、卫生和艺术司司长王登峰强调,教育部没有要求、提倡或鼓励这种做法。各地要立即停止这种做法,不允许把接种疫苗作为返校条件。
王登峰说,中国的疫苗接种政策,特别是针对12-17岁年龄组的疫苗接种政策,遵循知情同意和自愿的基本原则。尤其是中小学生,是否能够或者愿意接种疫苗。从教育系统的角度来说,要加强对疫苗安全性和保护性的宣传。就疫苗接种而言
校园非常拥挤。王登峰指出,在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第四版技术方案中,明确要求高校师生返校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同时,中小学生如果去过中高风险地区,还应提供入学时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回到校园后,可能要在时间的某个科室做核酸检测。这是为了确保进入校园的人员安全,真正维护疫情防控效果和校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003010(2021年8月28日04版)
[责任编辑: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