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投资理财 / 正文

农村创业成功的案例3个 值得借鉴

更新时间:2025-05-06 21:04:46 点击:475

农村创业成功的案例3个 值得借鉴

页码页码/总页数总页数

创业农村的三个成功案例

简介:根据你的需求,我整理了一个关于《农村创业成功的案例3个》的内容。具体内容:重视农村创业活动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农村创业活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一个创业农村的成功案例。欢迎阅读!创业农村的成功案例1:

重视农村创业活动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农村创业活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一个创业农村的成功案例。欢迎阅读!

创业农村的成功案例1:

1977年,他创办了汽摩配件厂,由他一手打造的中国慈济集团是浙江省最大的摩托车制造企业。1999年,创业第二次跨越式发展开始,拥有一流设施和理念的慈济教育集团成立。它的慈济中学、小学、幼儿园成为慈溪这座桥城的三道亮丽风景线。2009年再次转型投资奔驰4S店,创造了浙江销量第一。获得浙江省妇女杰出成就奖和浙江省妇女30强称号的珍,创造了一个商业传奇。

虽然她已经拥有20亿元的资产,但她看到的更多的是对员工、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许出生在农村,家里有七个姐妹,生活俭朴。1976年,14岁的徐迪珍辍学。从那以后,她和她的堂妹建立了一个有30多名员工的小型石棉厂。爸爸是大厂长,我是小厂长。经营两年半,赚到了第一桶金,有四五千块。后来国家要求石棉厂防尘设备,需要300多万。她负担不起,所以关闭了工厂。这是她第一次来创业

关闭石棉厂后,17岁的徐迪珍开始学习刺绣和缝纫。此后,她先后经营服装店和塑料原料。1987年,23岁的珍与龙结婚,开始了她的水运生涯。

结婚后,徐浩珍和丈夫分别开着10吨和12吨的两艘船,往返于慈溪、上虞、绍兴一带水域,帮企业拉沙、送货。这是时间,资金快速积累的时期,也是最艰难的时候。

农村创业成功的案例3个 值得借鉴

一天晚上,她和丈夫将20吨水泥从上虞运回慈溪。突然,满载的船底超过了电坝,船底被划开了一条7字形的裂缝,河水冲进了船舱。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她老公开着机器掌舵往回赶。许用脸盆从船里舀水。终于,在第二天的黎明,船靠岸了。累极了的许正要下船时,发现自己的脚被水泥粘住了。没办法,家里人只好用刀把她刮掉。刮下来的不仅是水泥,还有她的皮肉。

许一直在她家乡的墙上堆放那些袋装的硬化水泥。她想让自己不要忘记那些艰难的时光,让自己不断从其中学习进步的力量。

我们对校车的速度有个规定,就是时速绝对不能超过40公里!谈及去年的校车安全事故,振感慨地说:教育其实是一个现代服务行业,需要非凡的耐心和细心。学校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不可大意。

曾被评为第一届国家级教育家的许娣珍,自创办教育集团以来,一直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慈济教育集团拥有7000多名学生和2000名教师,是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集团之一。在校园里,记者看到许多五颜六色的汽车轮胎布满了墙壁。她说,这是为了防止学生绊倒受伤,针对青少年跑步的特点。当时一口气买了10万废轮胎。它们又黑又丑,然后我把它们画了出来。为了防止轮胎淋雨积水,里面滋生蚊虫,许让人把轮胎从上到下打孔,清洁工每天都要清理。

几年前,厦大原副校长潘懋元在参观慈济幼儿园时题词:赞美一座城市,不要高楼林立;赞美一个国家,不是财富和武力,而是培育未来的幼苗,茁壮成长。这幅书法一直被徐傲真珍藏着,为之骄傲,为之鼓舞。

农村创业II的成功案例:

42岁的李学友是四川成都市安得镇田源村人,他和大多数中国农民一样勤劳、朴实、淳朴。他说话总喜欢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腼腆地说:“没事,没事,种地!”!

但谁也没想到,3354微博这个城里时髦的东西,居然改变了这个农村农民的平凡生活。他有自己的粉丝,被称为最时尚的农民。结果,农民李学友成了报纸和电视上的名人。

粉丝通过微博订餐。

四年前的2008年,李学友刚刚学会用电脑斗地主。在他看来,电脑好玩,仅此而已。

2009年,李学友学会了在网上看新闻,上农民论坛。他通过看不见的网络认识了从事环保农业的WWF志愿者,并获得了学习如何种植生态蔬菜的机会。

种田多年的李学友有生以来第一次了解到不施化肥农药的蔬菜可以多赚钱,也第一次看到了神奇的太阳能捕虫器。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2010年,李学友开通了微博。他看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话,却不知道说什么。一年后,李学友只有一个粉丝。

2011年春天,李学友决定在微博上展示他种植的蔬菜。他开始记下我的绿竹笋。萝卜缨太好了,人都喜欢。油菜长得好肥。

让李学友没想到的是,这些看似粗糙的话,竟然引来了无数粉丝的围观。很多粉丝要求合影?你想卖食物吗?能不能送回家尝一尝?微博可以订餐吗?

关注的突然到来使李学友兴奋不已。他学会了用手机拍照,发在微博上。他决定用微博打广告,通过微博卖自己环保养殖集团的菜。但是,怎么卖呢?李学友发了一张表格到微博,给出了蔬菜的图片、价格、发货型号。

围明确出来,求购!

可惜,围观的多,询问的多,看热闹的多,没人掏钱买。

直到2011年7月,一位粉丝成为了李学友的客户。粉丝通过微博订菜:油菜安逸哦,来个三斤。韭菜嫩不嫩啊?先尝个两斤。

从此,李学友的粉丝越来越多,直至今日,已经有4000人,更为难得的是,居然有30多位粉丝发展成为了他的顾客。

微博讲述种菜故事

李学友决定,从此笔耕不辍,每天都发三五条微博,讲述自己的种菜故事,发送最新鲜的蔬菜照片,吸引粉丝们的关注。并且,李学友给自己加了V,将每周一和每周四定为送菜日,在微博上接受订单,亲自为成都市区和郫县的30多家客户送菜到家。

虽然生意有所转好,但李学友也坦言,微博只是一种销售办法,很新鲜,很好耍,并没有给他带来理想的收益。现在有固定顾客30多人,一大半是微博来的,虽然不像头两年在亏损,但除去成本只能是略有盈余。

李学友算了一笔账,他平均每个月往成都城区送8次菜,30位顾客不是每人每次都要,平均一次算20个顾客,每个人5斤菜,一共100斤,其中还有近一半是我们组其他农民的,也就剩下60斤是我自己的,按照5元一斤的价钱,我的纯收入有300元,减去运费还剩200元,每个月就是1600元。

再加上种子、人工、管理等成本,李学友的收入仍然微薄。我希望微博能成为一个桥梁,让客户信任我们,然后,通过季度订菜、年度订菜的方式预付菜款,让收入更稳定,风险更小些。

虽然,李学友经常因为接受媒体采访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但他仍乐此不疲,他也在打着小算盘。你们也给我做广告了嘛,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买我们的菜。他更希望,能吸引大客户多买点,小散户还是不行,买的少,送起来麻烦,还不够跑路的成本。

如今,每天刷微博成为了李学友最重要的事,他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争取着每一单有可能成功的生意,也通过这个时髦的小玩意儿,探索着新一代农民的成功之路。

农村创业成功的案例3:

我叫王寿波,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7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重庆市綦江县新盛镇服务。服务期满后,我选择留在当地继续工作,并当选为气田村党总支书记。

我毕业那年,非典疫情袭击中国大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最终战胜了疫魔。北京的一位女医生,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护理一线,即使在感染非典后仍不肯离开工作岗位,最后,留下年幼的孩子离开了我们。她的事迹震撼了我。我是靠国家助学金才完成学业的,作为国家培养的大学生,我应该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是,我放弃了留在重庆工作的机会,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来到乡镇当了一名志愿者。

我是学桑蚕养殖的,我所服务的新盛镇是桑蚕生产大镇,我一下子找到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一年下来,在我的组织指导下,全镇成功推广了蚕桑养殖新技术,为养殖户节省劳动力50%;推广桑树一步成园面积2000亩,蚕茧增产一万斤,农民增收10多万元。2004年9月,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和对气田村发展的深入思考,我在村党支部书记选举中脱颖而出,当选为该村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党总支书记,也成为西部计划的第一位大学生村官。

当选后,我继续抓住蚕桑养殖这个牛鼻子,提出了以创建样板田带动蚕桑业发展的新思路。两年来,全村先后创建桑树冬管示范园450亩,桑苗嫁接示范园95亩,并邀请母校专家进村,手把手地教授村民桑树改良技术和疾病防治办法。通过组建合作社,实现了全村蚕桑养殖物质、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共享。科学的管理带来了蚕桑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去年,全村养蚕总收入达到4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比两年前增加了500多元。

此外,我争取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共为气田村引资86万元,新修道路3.5公里,新建蓄水池6个,铺设水管5公里,改建了两委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去年夏天,重庆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半个月中,我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冒着40多度的高温,一桶一桶的将近百吨饮用水送到各家门口,帮助群众度过了难关。我的付出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村民们说,王书记就像一条蚕,夜以继日地为气田村吐丝,织就致富路,描绘富裕图。我自己还有一件喜事,就是与镇卫生院的一位女医生结了婚,有了自己温馨的小家。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我们在基层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一点,都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我将继续为农民群众服务,做一名不走的志愿者。

相关阅读

  • 农村创业成功案例
  • 长春市双阳区入选全国农村创农村创业成功案例新创业十大优秀案例。
  • 农村创业成功的案例3个 值得借鉴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