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投资理财 / 正文

网络创业故事

更新时间:2025-05-06 19:30:05 点击:433

网络创业故事与创业

80后,90后,网络创业故事

如果倒计时两年,大部分80后创业人可能还像21岁的乔布斯一样躲在车库里,疯狂地摆弄MAC,执着于创业却默默无闻。今天,他们之所以成为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媒体过度包装,也是这个时代的必然。

青年成名协会有利有弊。很多人都知道因为李湘而出现了泡沫网,但这也让他们过早地被赞誉和质疑包围,他们的成功和不足很容易被过度放大。在这个时候,我们可能要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创业年轻人。是对他们今天成功的双重钦佩,还是他们在关注,创造财富的活力和保持成功的因素?

80后一般不知道怎么管理。“笔者接触的几位80后老总基本都认同这种说法。这是他们经历中缺失的一课,也是迟早要跨越的一道坎。原清华紫光副总裁彭志强告诉笔者:“在新的行业或者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中,创业人可能不需要太多的管理经验,那种爆发力就能让他们取得一定的成功。但是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如果没有一定的管理经验,那就难了。"

也许反思是80后创业人最需要的思维方式。他们经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然后比较现实和理想的距离。他们大多是冲动型的,冲动使他们迅速抓住商机,但在企业的正常运作中,要适当控制冲动;他们谦虚民主,但过度的民主会大大降低他们的领导力;他们强调的是生活和学习,而是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以下三位80后CEO,他们的行业和企业规模都不同,将通过他们的自我反思来解读80后创业人日益增长的困惑。我就读于南京审计大学国际审计大学。大四的时候,因为“不务正业”,在2006年底创办了江苏盛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07年,公司获得300万风险投资,2008年底公司濒临破产。2009年6月,因为非常看好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从零开始学习网上赚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2009年12月,我要在网上月入10000元,以后每月递增!半年的各种网络项目,比如广告,一个月赚3000,注册会计师注册一天赚250,2009年9月,我发现了人民币项目,三天赚了3000。但我放弃了所有这些项目,因为它们都无法实现我之前设定的目标(2009年12月稳定月入1万)。最后,我的互联网方向成立于2009年10月20日,——,使用定向流量销售产品,使用搜索引擎排名(seo)作为流量方式!说实话,我觉得互联网营销很简单。只要你不是太懒,你可以赚到比在实体多几倍的收入。如果你在时间学了几年网络营销,你可以自己探索一个时间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就不用学我论坛的内容了。毕竟,对于老兵来说,这更是关网络创业故事注的“记录”。年薪百万是一个老兵令人敬佩的记录,但我的论坛没有这样的记录。学习我论坛的教程,目前一个月只能赚一万左右。

如果你是新人,我觉得有必要学习一下论坛里的知识。这些理念和技术技能是你快速成长的跳板。有句老话:勤奋的方法=成功。如果一个新人不讲究方法,只认为努力就能成功,那么你可以慢慢摸索,或者找其他高手指导。

数字音乐唐月明:无线之星音乐公司董事总经理,28岁。

行业:数字音乐

销售额:3000万元(2007年)

员工人数:60人

发展阶段:扩张期

与此无关。只打了一个电话,唐月明就和香港的皇帝签了电影《神话》的主题曲。仅凭这首歌,唐月明就赚到了丰厚的第一桶金。他说,这完全是一种冲动,以及他对数字音乐的了解。

唐月明是一个很执着的人。曾在华纳、太和麦田工作,后创办无线之星。七年来,他只做数字音乐。当他24岁决定去创业时,公司已经投资了100万美元,这就是投资者喜欢他的地方。所以他希望80后的同龄人能够集中精力,学会积累。

他承认自己不太懂管理。无线之星只有60个员工,却有7个部门。以前公司小的时候,大家一起工作,沟通方便。但当业务和员工多了,他发现执行力才是最大的问题。只有在采用目标导向管理后,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

当唐月明刚开始在创业,工作时,他招募的大多是80后。他以为同龄人很好沟通,没经验也能一起成长。但他渐渐发现,年轻员工很难跟上他的主动,有些事情根本无法开展。所以在就业策略上,他开始转向那些成熟的人才。

唐月明已经在创业呆了三年了。他每天从早忙到晚,依然精神抖擞。他希望取得更大的进步。今年有几个大项目在运作,一旦成功,无线之星的规模将翻倍。他建议创业球员需要有侵略性,迅速抓住机会,但也要适当控制,进出自如。坚持妥协的中国社会吴杰辉:若比邻CEO,26岁。

行业:互联网

销售额:500万英镑(2006年)

员工:30人

发展阶段:成长阶段

在北京的一个咖啡厅里,五六个年轻人在忙着笔记本,就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样。

如果邻家CEO吴杰辉带领他的小团队从香港飞到北京,或者其他城市,只要能上网,就能工作。正如彭志强所描述的,这种公司可能还不需要任何管理,它的成功完全取决于商业模式。

吴杰晖很像年轻版的杨致远。他15岁创办第一家网站,赚到第一桶金180万元,比25岁创办雅虎的杨致远早了10年。后来,他创办了世界第二大社交网站僵尸邻居。2006年,类似网站有意投资上亿元合作,但吴杰辉拒绝了,因为他不想做别人想的那样。

在财富和

兴趣之间,伍杰晖选择了后者。他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这符合很多80后创业者的特性。但是,当他在2007年准备融资,渴望有资金加快发展时,或许会为当初贸然拒绝落下点遗憾。

网络创业的成功案例(网络创业成功的名人案例)

由于网络创业,的自由和方便,21世纪的经济越来越集中在互联网上。与实体经济模式不同,网络创业深受年轻人喜爱。以下是《学习边肖》为大家整理的一篇简单的在线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案例一:一个90后母婴行业网创业的血泪

我是一名90后,现在是创业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如果回到2013年的这个时候,我的名片上写着“爱你”创始人兼CEO。现在负债累累,每个月整夜辗转反侧还债。

提起90后的创业,大多数人会想到大象的创始人,脸萌的创始人,莱文的创始人,泡泡的创始人。至于像我们这样的创业人?说实话,在国内的创业圈子里,失败者是没有发言权的。我小心翼翼地迈出了这一步,我希望那些90年代出生在创业的人在读完这篇文章后能鞭策你。

2012年初,我进入一家传统玩具经销商公司实习,工作地点在浙江省。我不得不旅行很长时间。虽然很忙,但当时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母婴行业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行业,产业链非常庞大复杂。食品、产品、儿童用品、妈咪用品、童装、床、棉制品、玩具、孕妇装等。每一块又细分成各种类型,款式多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大大小小的工厂比比皆是。而且,他们的渠道很复杂。最原始的是工厂出货给大经销商,大经销商再分销给小经销商,最后供应给婴儿用品店。

如果你想在婴儿用品店卖你的产品,你必须遵守原有的游戏规则。当然,你可以尝试组建自己的团队来销售你的产品,但你要知道,仅浙江省就有4000-5000家婴童店。这家婴儿用品店的老板多年来一直与当地的经销商合作。普通工厂很难进入婴儿用品店。因此,许多工厂创造了网上直销。导致电子商务领域产品种类繁多,同质化严重。但线下实体店在电商冲击后销售惨淡。他们不能直接和工厂合作,也不知道怎么用互联网。所以最后还是老办法。砍掉不赚钱的,推广赚钱的。

此时,对于消费者来说,婴儿用品店的产品选择越来越少。但是像婴儿洗澡,早教,游乐园都要去实体店消费。多来店里,肯定会买东西,所以目前来看,传统婴童店暂时不会死。另一方面,线上的情况是产品类型同质化严重,价格参差不齐,服务不配套。所以当时我们判断线上线下结合的趋势是必然的,认为这种模式有很大的机会做大做强。后来我们也看到国外某母婴闪购网站刚拿到D轮融资8500美元。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们决定半年后开始创业。

2013年年中,我们开始全职在创业工作,当时我们的定位是“为你爱”,每天上午10点向用户推荐几款精选母婴产品和十几项线下婴童服务。考虑到当时借的几十万,我们先把自己定位为区域市场。一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在当地线上渠道做广告,另一方面与线下商家合作做当地推广。当时我觉得做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团队方面,我负责联系供应商,业务合作,公司管理。合伙人负责网站的运营和后台维护。事实证明,我们“,”。

第一个问题是传统广告成本太高,回报率低。第二个问题是供应商最畅销的主流产品不愿意给我们供货。第三个问题是,婴儿用品店更愿意与美团、糯米等高流量厂商合作。第四个问题是网站的用户体验不是很好。

开弓没有回头箭,问题总要解决。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开始尝试精益广告,和第三方合作,找同行交换资源。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减少推荐产品,集中在一两个单品上,尽量增加数量。针对第三个问题,在婴童店的层级模式上做了调整。后来确实开始好转,日均销售额1000元,也就是3000到4000元。那么更大的问题是我们的钱快用完了,看不到盈亏平衡的那一天。那时候我不喜欢天使投资人和VC,也不知道怎么和投资人沟通。有一次我去上海找Tom,一个来自台湾省在硅谷工作的天使。他正飞回美国。我厚着脸皮把商业计划塞进了他的包里。后来我给他发了邮件,问他能不能给这个项目提点建议,他没有回复我。确实有几个感兴趣的投资者,但他们一直在观察我们的情况。

最近两个月,销量开始下滑,资金链几乎断裂。我们一开始发不出工资,导致两名团队成员离职。通常成功的创业故事是在这个时候获得的投资。很遗憾上帝没有眷顾我们。这个项目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去世了。味道不言而喻,现在我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世界上没有如果,我也不会否认我当时的所作所为。这里我想给创业的90后一些中肯的建议

首席执行官应该像一个产品经理

网络创业故事与创业

以我的项目为例,网站的模板设计、视觉体验、操作体验、产品展示、网址都不合格。创始人创业,一开始其实是产品经理,把你的产品雕刻的很好。

不要做最有机会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就好。

创业的参与者应该知道他们的资源分布在哪里,他们需要找到谁,在项目开始后他们需要使用什么资源。盲区不是道听途说,而是进入一片蓝海甚至红海。

团队成员要互相补充,愿意牺牲自己。

前期团队成员很关键,能力不一定要牛逼。但是一定要踏实,要懂得牺牲自己。价值观要一致,性格和学识要互补。

创业,不要用你自己的钱或借别人的钱

首先,用自己的钱风险很大。我当时就懵了。不要学我。而且,如果有天使投资愿意投资你,也说明你的项目是被认可的,你也可以得到投资人的建议。尤其是互联网领域,一定要专业。

学会整合资源,全力以赴。

p>产品上线后无非就是推广的问题,除了深挖老渠道以外。作为新生代创业者一定要学会自己建立游戏规则。唯一的一个标准就是精益尝试,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货。另外种子期期的项目就不要考虑有广告预算了。

提高自己的情商

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这个时候一定要经得住考验。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团队不能有负面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控制好情绪,观察别人的情绪,有必要时需要控制别人的情绪。

好的眼见,跟判断力

创业者要跟着趋势走,学会在风来临之前站在山顶。补充自己的知识面,扩大自己的人脉圈。这里涉及到信息获取问题,很多真实的信息都在一些大佬手里。创业者学会跟他们做朋友,同时提高自己。

案例2:陌陌唐岩:中国最懂约炮最会赚钱的男人

十二年前,湖南小痞子唐岩只身闯北京。十二年后,他成了移动互联网新贵、创业明星、最火爆的社交APP陌陌创始人。他变得富有,也变得孤独。成功让他自由,也拘束了他。CEO唐岩说,其实,他最想做的是个古惑仔。

唐岩现在还在青春期

陌陌CEO唐岩上一次打架是在2013年底。凌晨一两点钟,天特冷,他裹着件羽绒服,哆哆嗦嗦在世贸天阶门口打车。好不容易等到一辆,斜刺里杀过来一个男人抢先开了车门。

唐岩急了,上去理论。两个老爷们儿吵了几句,对方一脚踢过来,他的拳头也抡了过去。打了几分钟都觉得没意思,嘴上骂骂咧咧也就散了。唐岩揉揉手,身上衣服厚,一点儿没事,倒是揍人的拳头关节有点不舒服。

“男人嘛,很正常。”坐在宽敞的天蓝色办公室里,这个瘦瘦小小,却带着股不管不顾气质的湖南娄底男人,低头思考了几秒钟“武力是不是毫无意义”,抬头时声音高了不少,语速也快了几分,“他打我,难道我不还手?那才病态!总统他退了休,被人打也得还手。”

身为估值超过20亿美元、用户数超过一亿的社交APP“陌陌”创始人兼CEO,事发地点离公司就一条街,他就没担心过被手下四五百号员工之一撞见?“撞见就撞见,这有什么。”他挺了下脖子。

“唐岩还在成长,他要变成什么人,可能还得十几年才能看到。现在他还是少年状态,青春期特别漫长,荷尔蒙还在分泌。”这是认识唐岩十几年,把他从湖南小城带到北京的老朋友黄章晋的评价。唐岩听了,利落地点头,“对。我也这么感觉。”

从这一点上说,35岁的移动互联网新贵和15岁时的叛逆少年没多大分别。

那会儿是一群兄弟混社会,在娄底破旧的厂矿区里,地质队子弟唐岩混成了帮派中层,一大群人呼啦啦走在路上,都斜着眼看人,手勾来勾去地横着,和对面走来的人目光对上了,立刻展开对峙。管制刀具、铁棍、斧头,甚至火药、猎枪,都拿来使过。群架是家常便饭,他头上也缝过二三十针,现在摸摸,疤还在。

陌陌运营总监王力说,第一年年会上,唐岩喝醉了,拉着他说:“你知道吗?我最大的梦想,其实是当个古惑仔。”

古惑仔讲情义,热爱集体行动。

在网易时,唐岩和上司李甬、方三文,下属陈萌沧、曾理等人,每周总有两三天下了班就相约出去捏捏脚、吃吃饭,再斗个地主、诈个金花。和十几岁时浪迹街头的那个少年相仿,做着组织里的中层干部,上有大哥,下有小兄弟,嘻嘻哈哈,欢乐度日。他甚至有点“英雄主义情结”。有个老乡触犯禁令被勒令开除。他觉得人家拖家带口,比自己更需要这份工作,一纸报告打上去,把罪责都揽在了自己身上。结果被方三文臭骂一顿,“这不是胡扯吗?”

2011年,方三文辞职创立雪球网,唐岩忽然意识到原来大家最终都逃不过天各一方的命运。这位网易门户总编辑开始琢磨,不然自己出来干吧。

不过“老毛病”还在,现在有了点钱,还是想着和朋友一起花。

比如投资老朋友黄章晋和罗永浩的创业项目,从不过问。大象公会(黄章晋创业项目)被微信封号还是别人告诉他的,他一句“我不关心”顶回去。他做好了投资就是送钱的准备。

“人家凭什么叫你‘天使’投资啊?天使就是你有钱了,身边朋友想创业,你帮他兜兜份子。纯看项目,你不就是屌丝投资人了吗?我只在乎我朋友开不开心。”他喜欢用反问来强调观点。

2012年,罗永浩想做手机,找不到钱,中途萌生过先做个网站赚钱的念头。他找唐岩聊天,聊到一半,唐岩问他,你到底想做什么?老罗老实:手机。

那钱太多,帮不了你。你先做手机ROM吧,我帮你找钱。唐岩说。

“你知道他投资我最担心什么吗?”老罗嘿嘿一笑。“他知道我是个特别骄傲的人,做锤子把话说得又太满。担心要是这事儿黄了对我打击太大,以后就很难再起来了。他跑去找黄章晋喝了一晚上酒,就聊这个。”

创业失败到第四次就离婚

唐岩没能吃上Yelp推荐的牛排,他被旧金山的高级餐厅拒于门外。因为,他穿了一双运动鞋。

2014年2月8日晚上,他和一起创立陌陌的太太张思川的美国西海岸之行已近尾声。餐厅服务生打量了他一会儿,这个留着平头、身材中等,穿得像大学助教的男人,实在没有豪富的迹象。唐岩和太太只能随便找了家小馆子。凑合吃完,他出门抽烟,站在旧金山的大街上,随手拿出手机刷新了一下陌陌后台。用户数刚好从8位变成了9位。

太太走出门来,他说:“等等。”抱起她,原地转了几圈,“用户数过亿了。”

2011年3月,唐岩创立陌陌科技。之前和太太商量,没做成怎么办?太太说那就再去上班。他又问,创业了就不想上班,怎么办?太太答,那就再创业。他再问,再失败能不能卖了房子?太太说,行,再试试。问到第4回合,太太说,那就离婚。他心里有了数,起码能试3次。

算算身家,加上股票,总共有一百来万人民币。他想,应该够了。

陌陌在霄云中心一间100平米的办公室内成立。前网易产品经理雷晓亮与高级技术人员__威成了前两名员工,他们都没有开发过手机软件,只能买来《天速成》这样的教材,边看边写代码。第一名技术工程师,是他们在QQ群里贴小广告招来的。

懂技术的人每天还有活干,唐岩对此一窍不通。大多数时候他只能躲在电脑后打《帝国时代》。只有开会时他才打开投影仪大声地提意见,“这儿照片太多了,不行。”有时也会提出一些对技术人员来说不具备可操作度的要求——例如希望地理位置能够在超过500米移动范围时就重新提交——而这会为陌陌招致隐私问题,同时手机极度费电。

8月3日,陌陌正式上线。2012年7月,陌陌完成B轮融资,估值约为一亿美元,用户数不过千万。去年11月13日,唐岩发了条微博,“我们不亏钱了,谢谢。”依靠游戏联营与表情等增值服务,陌陌实现盈利。

罗永浩特烦唐岩一点——他加班熬夜搞得面色灰白,唐岩却几乎从不加班,还总挤兑他,“没有一家公司因为不加班而死掉。”他教育罗永浩,公司CEO应该只做三件事,一是正确融资,二是在关键位置找到关键的人,三是定好大战略。其他事不该管的就少管,是为管理哲学。上线初期,用户数刚到几百万,服务器宕机了,迟迟不能恢复。唐岩问了才知道技术人员竟然在家联网抢修。老罗愤愤,“悠闲到这种程度,真可气。”

不过那都是创业初期的事儿了。春节后,唐岩的发条明显上紧了。从美国一回京,他连时差都没倒就开始上班。他还是认同创业不能靠加班,不过阶段不同了,“就好像拍电影,开始很松弛,快杀青时你会越来越紧张,接近成品时根本不存在任何节点。你就想着赶快跑,节奏越来越紧凑。”

换句话说,陌陌快成了。

所以,必要时CEO也要敢发火,拿出点大哥样子,做出点恩威并施的架势。春节后上班,原定上线的新版本因为节前的松懈而必须推迟,他没为用户数破亿庆祝,而是召集管理团队开会,结结实实发了次火,对陌陌创立时就在公司的老员工说,“你干不好,我可以找别人。”

“不是吵架,”他纠正了我对这次会议的措辞,“完全就是老板训人。”

这一阵,他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7点半起床,早餐就在楼下吃,然后直奔办公室。那顿牛排餐后,他和太太再没单独吃过一顿饭。

他要会画饼,那还挺恶心的

“土匪中的山大王,游击队的小首领。打仗时枪法绝对最准,随手一枪灯就熄了,再来一枪就是灭保险丝。不说大道理,手里有绝活儿。”黄章晋这么形容唐岩。

陌陌创立至今,唐岩在公司没发表过什么鼓动人心的讲话。2013年底,去桂林开年会,他站在台上,吭哧吭哧总结了20分钟。王力评价:“他真不擅长这个。”更别提用“梦想”之类给员工画饼了,几名创业初期员工直摇头,“这不是唐岩会说的话。”其中一个还补了句,“他说这种话,会挺恶心的。”

聪明,喜欢高效率的沟通,说话不绕弯子,是“匪首”唐岩的绝活儿。“这是很无耻的年代,如果还用虚伪装扮无耻,那是狼狈为奸。”在网易工作时,每次开会别人做几十页PPT汇报,他用4个字概括:粉饰太平。提问环节就听见他在说话,每个问题都尖锐、直接、不留情面,搞得人家下不了台。

业内有名的基金经理去拜访他,问,你怎么看互联网形势?唐岩傻了,这个三天三夜也聊不完啊,敷衍了几句。对方又问,你觉得什么会颠覆微信?他心想,我要知道我不早干了。直接回答:“你来之前应该在百度搜一下。”

他的管理风格也是直来直去的。在网易时做专题策划,靠着椅背,专注地看,时不时说一句:“等会儿,这儿不对。”有时也给编辑们撂句话,标题多个字少个字,流量就有大幅的提升。若干年后,曾理还语带佩服,“唐岩懂人性。”

对朋友和身居高位的人,唐岩说话刻薄,喜欢挤兑人。前者是熟人间的放肆,后者纯粹就是因为看不惯。他的微博没加V,不聊工作聊八卦,嘲讽精英,例如雷军和李开复。要是听到某个看上去牛逼的人实际上龌龊的八卦,下次饭局上,他准会眉飞色舞地传播。“那些人恶心别人十几年了,凭什么我不能挤兑他?得到万人敬仰,没有一两个挤兑才不正常。”

下属们喜欢他是因为他愿意提携,工作出了成绩,升职加薪,毫不含糊。曾理和他认识9年,只在自己生日买过两次单,其他时候都是吃唐岩的。罗永浩是暴脾气,性子一上来就教训下属。唐岩奚落过他。老罗不服,偷偷观察,唐岩真的很少发火。

和削尖脑袋往名利场钻的人不一样,唐岩不担心不混圈子会损失什么。“人脉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卖资源能卖出什么,我不信。”做陌陌之后,他没出席过一次所谓的行业论坛,只在投资方经纬创投内部开过一次圆桌会议。他说,所有要拿麦克风说话的会,都是傻X会议。实在推不掉的活动他就指派王力去。王力愁眉苦脸,他笑得开心,“这不就是老板的福利嘛。”

微博上有用户骂他。真犯了错,就先道歉;但要是对方撂了脏话,一定针锋相对骂回去。“我从来没有什么用户是上帝的想法。我创个业辛辛苦苦,你骂我家人干吗?”

“人都想八面玲珑处理每一个问题。但只有上帝才做得到。尽量实事求是,直接一点,很可能整体效果还过得去,自己也轻松。”

2001年,黄章晋第一次见到唐岩,饭桌上还有红网一位领导。当时唐岩

相关阅读

  • 一站式营销(一站式营销方式是什么意思)
  • 税务审计(税务审计收费标准)
  • 网络创业故事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