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文、图/本报记者秦洪涛通讯员王佩报道:你会装修吗?你买保险吗?需要贷款吗?你投资门面房吗?如果你经常收到这种电话推销广告,毫无疑问你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泄露了。那么,我们的姓名、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呢?为什么这些公司这么准?
今年4月,十堰市公安局东岳分局刑侦大队在雷霆之火2022行动中斩断了一条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利益链条。通过信息研判,专案民警在人民路守候并抓获犯罪嫌疑人郭某。
郭,32岁,计算机专业毕业,在外地工作多年。2022年初,郭回到,成立了一家网络技术公司,为一级建造师和二级建造师的申请人提供服务。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郭投入1万元广告费在网上招募准客户,但收效甚微。
郭加入了一些同行工作交流群,向别人学习,了解到很多公司会在网上购买准客户的名单信息,然后通过电话推销的方式推广业务。郭试着加了一些买卖客户信息的群。
群里有全国各行业的客户数据,包括消费、购物、贷款、保险等个人信息。每个群里都有郭这样的商家,也有卖信息的黑客。郭通过搜索加入了几个QQ群后,突然发现了商机。原来,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价格。他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倒卖数据赚取差价。
郭立即根据一些商家的需求,精准筛选客户资料,在网上购买,然后以0.3-0.6元不等的价格卖给相应的商家。尝到一定甜头后,郭觉得这种赚钱方式比自己努力拓展业务要快得多,于是彻底放弃主业,专注于倒卖信息。
郭被抓获后,警方根据其手机内的交易信息初步核实。3月至4月,郭出售公民个人信息6万余条,非法获利5600元。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