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小本生意 / 正文

80后创业故事简短(90后的创业故事)

更新时间:2025-05-04 14:06:03 点击:620

80后创业故事简短(90后的创业故事)

作为80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创业似乎离他们有点远。有人称他们为破碎自私的一代。为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点燃创业理想,团市委、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主办了“青春闪耀崛起之路——安徽青年创业故事见面会”,向全省征集了以下典型故事和事迹:放弃“铁饭碗”在创业,独立创业的企业家、回乡创业致富的养殖能手。努力在创业取得成功的大学生.他们的创业故事,创业精神、勇气、勤奋、毅力和创新精神,向世界证明了他们是充满责任、敢于担当的一代人,为当代青年勾勒了一幅创业时代画卷。

创业:宋春红

每个月都去大城市。

创业名言:坚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发挥你的专长,三思而后行。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你必须具有前瞻性,因为每一个临时的决定都可能成为推动你未来成功的因素。”作为山水空间装饰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宋春红身边的很多人都羡慕他的好运气。但宋春红认为,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并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坚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发挥自己的特长,凡事总是先下手为强,提前想到和发现那些挫折和困难,从而有效降低或规避风险。

1993年,宋春红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望江县交通局工作,拿到了所谓的“铁饭碗”。他家里的每个人都非常高兴。但是他并不快乐。宋春红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去交通局工作完全不合适。他学的所有理论都白费了,公务员的那种工作生活也不是他想要的。

于是,宋春红捧着一大堆自己在学校完成的设计作品,一个又一个公司主动上门推销自己。过了几天,没有公司要他,但他并不沮丧,因为在自我推销的过程中,心态调整了,口才提高了,越来越自信了。

1995年,宋春红跳槽到了一家毕业就想进的外贸企业。他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到达公司。当时,宋春红的月薪只有300元。每个月,他都要自费去上海、南京等更繁华、更时尚的城市转转。这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接触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想法,为自己以后的设计积累素材和灵感。

创业名言:做事情的时候,必须不断创新,开拓进取。你应该主动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这个社会适应你。

1996年,宋春红想自己走出创业。通过一个开房地产公司的朋友,宋春红从注册借了50万元加入山水图文艺术设计公司。

一次偶然的机会,宋春红得知安庆市华林人造板公司正在征集CI策划,于是主动请缨。最终,宋春红的方案被选中,稿酬直接汇入宋春红的银行账户,设计费18000元,加上一些印刷费用,共计两三万元,这是他在创业赚到的“第一桶金”

1997年,山水平面艺术设计公司以“迎客松”为标志参加安徽卫视台标活动。因其新颖的设计方案和独特的设计理念,从一万多名竞标者中脱颖而出,在业内声名鹊起。随后几年,安徽省立医院、省进出口公司、省公证处等单位的LOGO(标识)、VI(视觉识别)设计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公司业绩迅速跻身安徽行业前列。

创业:成功属于那些有目标、有准备和有方法的人。

2002年,宋春红通过调研发现,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扩张,合肥人拥有新房的同时,房屋的装修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粉刷装修,住宅装修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于是他将公司管理从广告设计转向住宅装饰行业,发挥平面设计的专业优势,将设计要领引入家装领域,在上海注册,成立了“景观装饰”公司。

为了寻求突破,宋春红从零开始,边做边学。几经列表,公司的设计作品形成了色彩和造型的独特风格。此外,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优质材料的大胆应用,充分满足了当时合肥家装市场的迫切需求,公司也逐渐赢得了品牌和口碑。

创业:扶风

给鸡“戴眼镜”和“穿鞋”

创业名言: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缺乏致富的努力。

付峰,合肥长丰县人,大学生物专业。2007年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创业,坚持学以致用,科学饲养土鸡土鸡,生产土鸡蛋和农副产品,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合富宋克彭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付峰的老家是长丰县岗集镇宋克村。村子后面一百米是宋克水库和一片松林。

2007年毕业后,身边的同学都在努力挤进大城市成为白领。付峰和她的男友宋大鹏已经在合肥的一家制药公司找到了高薪的工作,但他们毅然辞职,满怀希望和信心回到了他们的家乡创业。起初,他们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但在傅峰的耐心劝说下,家人最终默许了他们的选择。

80后创业故事简短(90后的创业故事)

对于付峰来说,启动资金是最大的困难。为了省钱,付峰自己砌土坯墙,拆买低价的废弃瓦棚回来用。她每天都在烈日下挑水、拌泥、做土坯砖,甚至怀孕期间也是如此。她很快建起了80多个鸡舍和6个宿舍,挖掘了一个主池进行综合养殖,完成了荒凉松山的开垦。最后,养鸡场可以简单操作。去年3月26日,傅峰和妻子购买了第一批1000只鸡。7月,他们的小公鸡被卖掉了。十月,他们的母鸡下蛋。周边地区的商贩来到他们的养鸡场购买鸡蛋。每天,成千上万的鸡蛋很快就销售一空。

为了坚持。

技养殖的路线,付凤一方面忙着照顾鸡群,在劳动实践中总结经验,另一方面购买了几十本《家禽养殖》、《家禽病害防治》等相关书籍,每晚挑灯夜读,积极在理论方面给自己“充电”。除此之外,他们还自费跑遍了江苏和省内多家养禽公司,虚心求教,获取真经。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他们发明了玉米、青草、松籽、松虫混合饲料配置技术,实现了土鸡的绿色养殖,赢得了市场的广泛青睐。

给鸡“戴眼镜”和“穿鞋子”是付凤夫妇的一个创举。当时付凤的丈夫整天呆在鸡棚里,观察鸡的生活习性。他发现鸡群中经常发生“打架斗殴”的事件,一旦某只鸡的身上被啄出了血,其它的鸡就会一起去啄出血的地方,最后造成伤鸡的死亡。经过思考,付凤夫妇用红色的塑料片做成一副一副的小眼镜,架在鸡的鼻子上。鸡的视线是360度的,戴上眼镜可以遮挡其正前方的视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斗殴的几率,另外,红色的眼镜能够混淆出血的伤口,避免其它的鸡继续攻击伤口,有效降低死亡率。

而给鸡“穿鞋子”是出于环保意识,付凤夫妇发现鸡非常喜欢用爪子刨地,这样很容易造成草根、地表的损伤,进而破环生态环境,于是他们从鸭蹼中得到启发,给鸡的脚上套上一个布套,在不影响其行动的前提下,限制它们用爪子刨地的习性,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去年12月,长丰县岗集镇政府投入6万元,修通了砂石路,帮付凤解决了交通不便的大问题,又担保贷款十多万元,帮他们完成了合肥松棵鹏凤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企业注册和“松棵土鸡蛋”的商标注册,如今,付凤夫妇的养殖规模从最初的一千只鸡扩大到两万多只,鸡舍从500平方扩张到4000多平方,散放面积从400亩发展到1000亩,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每月光产蛋收入就达2。7万元。

为了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付凤夫妇成立了养鸡合作社,接下来,他们还打算办自己的种鸡厂、孵化厂,建立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创业人物:王雷

大学四年计划挣10万

创业语录:必须在进入大学之际就要对今后的发展有一个详细的规划目标,并在今后努力去实现它。

1986年出生在蒙城县农村的王雷,2009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专业。现担任“安徽出众教育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家教服务等社区教育工作。

2005年9月,王雷从蒙城老家来到江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学习。作为一个农村来的孩子,刚进大学时,王雷就给自己的大学生涯作出了这样的规划:一年内锻炼好自己工作能力、学习交往能力;第二年开始创业,实现经济上的独立;第三年确定长远发展方向,扩大规模;第四年注册公司,实现大学毕业前结余十万。一进大学,为了实现第一个规划,王雷开始竞选班长、参加社团,争取一切锻炼的机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大学的第二年,王雷决定走出校门锻炼自己,到校外去闯一闯。 2006年10月,王雷放弃了手头的两份家教,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和很多初次创业者一样,资金和经验成了头等的难题。经过市场调查,王雷选定了地点:芜湖南瑞新城,这是一个被称为是皖南地区最大小区的地方,王雷在这里租了一个三室一厅的毛坯房,买来桌椅黑板等教学设施,在安排教学场所的同时,开始招生宣传。王雷原本以为,一切都将会按照自己的思路,顺理成章地发展,然而始料不及的是,半个月过去了,一个学生也没收到,每天包括房租在内的五六十块开支在透支着他的耐心。但王雷反复告诫着自己:都会好起来的,已经没了退路,必须咬紧牙关拼下去!

  创业语录:奇迹,真的就发生在再坚持一下之后。

至今让王雷仍然记忆犹新的是,收到第一个学生时内心无法掩饰的激动。熬过最难的开始,学生数量从三个、五个到十个……王雷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着每一个学生,把所有的爱和关心全都给予他们。教学、检测、反馈,每一关都严格把关。努力终归不会白费,到学期末,学生人数达到近四十人。这时,王雷算了一笔账,除掉房租及教师工资等全部开支,竟然挣了八千多块。

总结好经验,那年刚过完春节,王雷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芜湖,开始筹办第二个辅导班,半个月之后,第二个辅导班筹办成功,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个辅导班发展顺利多了,无论是与家长沟通还是教学管理,都得心应手。2007年9月,王雷又成功地按照第一个辅导班的模式复制出第三个辅导班,在这一季度,学生总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大关。去年9月,第四个辅导班组建成功,这时教学总面积达到500平米,教师人数近30人,学生单期人数早已突破200人大关!

今年7月,毕业后的王雷又有了新的规划。在毕业前,他对辅导班进行了大胆的兼并和改革,并掉城南的两个效益稍差的教学点,在市区和城北新建了两个规模较大的教学点,这样从城南到城北都有了出众教育的教学点,实现了教学点覆盖全市的目标,无论城南还是城北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就近入学。毕业后不久,一个属于王雷自己的公司诞生了,王雷把它取名为“安徽出众教育文化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

现在,公司在芜湖市步行街金鼎大厦办公,公司运营总部面积达到240平米,下设四个教学点。公司运行后,分工更为明确,合作更为密切。王雷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公司下设财务部、渠道招生部、企划部、人事部、教学统筹部等六个部门,二十多名全职教师构成了公司教学的骨干力量。

目前,王雷的团队已经掌握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和管理模式,特色课程和附带业务也在不断涌现。学生人数至目前已累计超过2400人,也先后给近200位在校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累计发放工资近20万元。青春的事业正按照他的规划,沿着成功的轨道健康迅速的行进。

相关阅读

  • 80后风云人物 他还是浙大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 80后海归回乡创业 缘何钟情栀子花
  • 黑80后的创业故事马 创业(创业黑马是什么公司)
  • 80后小伙从上海返回老家河南创业拍电影 远赴南疆沙漠开荒种枣
  • 上海一批80后、90后ceo“集结” 从百年前的那场“创业”故事
  • 80后的创业故事
  • “中华银杯”第九届天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启动。
  • 80后的创业故事
  • 80后创业故事简短(90后的创业故事)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