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2008年对创业和李良来说是关键的一年“那一年爆发了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工厂倒闭,大量工人下岗。”其他人看到了危机,但李良认为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他认为制造业的“工厂车间”需要自动化。
随后,李良去了另一家自动化设备制造厂工作,开始接触自动化设备生产,持续了7年多。
2015年,带着徒弟潘回了老家桂阳,开始了之旅虽然两人的技术能力也得到了一些企业的认可,但也只能偶尔接一些小单,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这样的成绩只能维持生计。“路到底在哪里?”李良有说不出的焦虑。
此时,贵州贵安新区东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江科技)董事长张军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几经周转,张军发现了李良和他们。经过一年的长期考察与合作,2016年,张军将他们引入贵安高端智造空间。
2017年3月,李良与张军深度合作,东江科技以55%的股份向李良团队注资。于是,在注册,贵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李良成立了东江飞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十年风雨,今日创业路起航。公司成立三个月,已实现产值200万元,团队数十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李良说。
此前,和潘在遇到了市场和资金等瓶颈,此次与东江科技的深度合作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东江科技的帮助下,李良的团队迅速扩大,市场也打开了,产值呈现快速增长。李良说,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张军介绍,东江科技原本想成立自动化部门,但是成本比较高,所以东江科技帮李良成立了公司。一方面,他们研发的自动化设备可以辅助东江科技的生产线,从而提升东江科技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东江科技将在厂房、资金、平台、市场等方面提供帮助。
张军表示,两家公司的合作实际上是加强各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热身”方式。
“今天的创业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抱团取暖’可以让企业更强大。这种合作模式也将是创业未来的趋势。”李良说。
然而,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人才成为李良急需解决的问题。好在贵安新区的校企合作模式让李良眼前一亮。他开始寻求高校合作,已经和财经大学、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有合作。
张军认为,“上不了高,下不了低”也是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整合企业和学校的人才资源。企业在突破人才瓶颈,为社会提供岗位的同时,也将高校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
现在,李良的团队逐渐走上正轨。他说,“如何加强企业,我正在规划布局!”
在李良看来,虽然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行业的刚性需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制造业“车间”的趋势是从自动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他说,生产车间的设备自动化水平越高,人工成本就越大,生产效率和产值就越高。
李良的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的自动化设备制造商,专注于研发和生产自动化设备。d、制造中小型精品
“让企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这是李良的未来计划。回首创业路的10年,李良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一个企业主,初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在未来10年,李良有一个更明确的目标:3。3360将扩大企业规模,走向智能化。
文字:陈华勇
编辑:杨开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