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在前沿技术转化方面,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为契机,推进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量子信息和人工智能两大颠覆性产业,加快原始创新成果直接转化。四年来,已转化学术成果800余项,在当地孵化硬科技企业1400余家。特别是在量子信息产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科大院士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带领的研究团队,先后在该区成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等领域的量子技术产业化公司,吸引了31家相关配套企业入驻,使园区量子产业初步集聚并初具规模。在协同创新方面,我们实施了“名校、名企”研发;d平台招募培育计划,建成17个国家品牌产业技术研究院和30多个省级以上新型产业机构,推动跨学科研究,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四年来,我们共开展了1665个院企合作项目。其中,中科院合肥创新院通过成果转化、技术协同研发、市场化运作、股权投资等实践,孵化科技型企业84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4家。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大力实施研发中心建设计划;以企业为主体的机构,鼓励园区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关注度和投入水平,引导企业面向市场需求,整合各种资源,加强研发;投资和人才聚集,加快创新型企业的主导作用。科大讯飞、神州泰岳、爱奥尼亚设备等7个开放式创新平台,为全社会和创业的创新团队提供基础技术服务
第四,打造创新型创业支撑平台
在孵化链条方面,高新区构建了完善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条。截至2019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双创载体近70家,孵化面积超过350万平方米,服务创业, 3500多家企业,累计培育了全区50%的上市公司和35%的高成长企业。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美亚光电等一批企业通过全程孵化培育,成长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平台,创业互联网创新将打造“联合创汇”互联网,以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开放政策沟通、联合制单、房屋交易、金融超市、市场交易、双创载体服务等多种应用,便捷高效地满足双创企业对房屋、资金、市场、政策等要素的线上需求。特别是园区汇聚了国家、省、市19个政府部门和海量互联网数据,构建“区域经济大脑”,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双创服务水平。目前,区域经济大脑已经积累了12000个企业画像,为企业提供精准推送奖补政策、联合创券、科技金融等一系列服务,实现了园区双创政策的精准滴灌。以应用共创券为例,四年来已帮助27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政策资金1.9亿元,对接科技中介1万余次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