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前东家也愿意投资支持,成了创投圈的别样风景。国外大公司谷歌,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在中国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但在10年前,这件事还是很敏感的:离开大厂的员工和公司之间往往存在微妙的关系。他们曾经是“利益共同体”,一转身就可能成为“敌人”。马云还戏称离职的阿里员工是“敌后外援”。
这种情况是怎么改变的?阿里最近10年还投资了哪些前员工?投资结果如何?
马云为什么不投资前员工创业?他不得不从口碑网说起——。该项目由阿里系第46位员工李志国于2004年创立。当时被阿里投资,几年后被阿里收购。事后,马云开始担心——会不会变成一种变相鼓励员工(尤其是老员工)走出去去创业,因此,在内部员工大会上,马云曾经很严厉地说:“这是投阿里创业,的唯一一次,不会有第二次。”
时代变了。到2013年,从阿里走出创业的程维,将滴滴带入腾讯投资的怀抱;由原淘宝员工共同创办的导购电商项目“蘑菇街”,逐渐由支持转为打压;所以,阿里对外界的评论比较不好。阿里可能也在努力改变这种局面,扭转媒体和观众对阿里的认知。
2014年感恩节,阿里巴巴召开了“离职会”。据统计,当时阿里离职员工已经达到5万人,到场2000多人。那天,马云从印度赶回杭州发表演讲,说以前的员工去竞争对手那里“不会生气”。对于“阿里当时封杀前员工创业"”的言论,彭蕾也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很多阿里人来创业做的事情都和阿里有密切关系。他们的一些离职的同事,创业,走捷径,获得他们无法获得的资源。这让我很难过。平台有很多界限好像是画出来的,但又画不出来,所以我们干脆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几年前,我们曾说过,在时间时期,我们不会对即将离职的同事进行投资。然而,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已经是阿里释放的明确而积极的信号。事实上,变化已经在悄然发生。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3月,阿里再次投资由前员工张娟创办的生活方式分享社区平台糖栈。这个项目类似于现在的“小红书”风格。
之后阿里又陆续投资了一些前员工创办的公司,包括电商、零售、人工智能、旅游、餐饮等等。2021年在Q1,阿里还密集投资了四家前员工的创业公司,包括原淘宝天下事业部总经理赵兴斌联合创办的智能机器人/认知智能解决方案服务商“乐言科技”,以及张天泽创办的医疗AI大数据公司零氪科技。
据IT桔子信息显示,目前已有25位来自阿里巴巴体系的创业投资人获得了阿里资本的投资。与腾讯在创业,的投资所支持的前员工人数相比,腾讯略少,但多于百度。
从这些公司的后续发展来看,只有少数项目倒闭,旅游项目丸子地球是最典型的一个。
另外两家公司探索和奇点云也走到了被收购合并的结局。杨,曾在淘宝做了6年技术总监,2016年9月加入探索任CTO。2017年6月,阿里参与探探7000万美元D轮融资。2018年,陌陌在Q1宣布了其收购和勘探计划。之后,经过一段过渡期,到了2020年9月,杨以探险家的身份离职;不久之后,探索创始人王宇也相继离开探索。
奇点云于2016年11月由阿里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数字加前创始人张金印(化名星仔)创立。2017年,作为早期LP之一,阿里旗下湖畔山南资本连续参与奇点云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2022年4月11日,奇点云宣布两家公司合并重组。重组后,双方将在品牌层面保持独立运营。
其余项目中,部分在阿里投资后获得了新的融资。比如AI认知智能解决方案公司乐言科技,随后获得了数亿元的D轮融资;阿里投资B轮后,跨境支付服务商陆续获得C轮、C轮、D轮融资。
总体而言,阿里对“阿里”创业的投资侧重于电子商务零售和解决方案类型。一方面,阿里巴巴集团的强势业务主要是“淘系”和阿里云。这两类阿里创业人所代表的典型专业背景是偏向于技术和KA销售,这种特长在“2B”企业的服务领域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现。
另一方面,这些创业学者所描绘的阿里基因可圈可点,他们的行业经验也相对匹配,更能吸引“老东家”阿里的投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集团通过投资阿里系员工创业,已经跑出了至少5家独角兽公司,包括零氪科技、千寻位置、e签宝、斑马智行。
值得一提的是,E签宝的创始人何,是的资深老板,也是马云的第一任合伙人。1995年,他和马云共同创办了中国黄页。2003年后,先后创办浙江汇鑫科技、Qibo.com、杭Yidu.com。
2019年10月,E签宝获得蚂蚁集团领投的C轮1亿美元融资。2021年9月,E签宝获得E轮融资,投后估值12.9亿美元。此后,它完成了与金戈科技的战略合并。合并后,e签宝面向公共领域,金格科技以专业品牌服务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行业和政府市场。
此外,支付宝和蚂蚁跨境支付的早期核心团队在2019年创立了由阿里eWTP基金领投的B轮1500万美元基金。Orange记录该公司最近一次融资是在2021年9月,投后估值为12亿美元。
零氪科技由曾就职于雅虎中国(后被阿里收购)的张天泽创立,2021年3月获得阿里健康战略投资,投后估值20亿美元。
这些家庭
2004年,陈金培进入阿里巴巴,历任收费产品部资深经理、平台及产品发展总监、网站运营资深总监等多个管理岗。期间,他带领团队创建和运营了阿里巴巴中文网站竞价广告平台和阿里B2B在线交易平台,还轮岗做过销售。
2012年,通过阿里巴巴内部高管轮岗方式,他出任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首任总经理。
2015年8月,陈金培带队创办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服务。
陈金培提出将精准时空定位能力变成“全国一张网”的公共服务,将互联网思维带入北斗应用服务领域,打破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传统服务模式,解决不同区域服务不兼容,省际边界不覆盖等问题。
千寻位置背后站着的两个创始股东是阿里巴巴集团和中国兵器集团。陈金培说,两个股东一是出于家国情怀,希望肩负保护国家时空基础设施的国安使命;二是出于行业判断,随着IoT时代的到来,未来产业发展对精准的时空获取需求会越来越高,符合大方向。
通过逐步摸索,千寻位置将北斗高精度应用由传统测绘领域集成/扩展至手机、汽车、共享单车、无人机、城市管理等领域;赋能自主飞行无人机在植保、航测、巡检、安防、物流等行业的创新应用。
2019年10月,千寻位置完成了A轮10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工商银行、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等。
根据天眼查数据,即便有了最新10亿融资之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中兵北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仍旧分别持股千寻位置%的股份。
斑马智行的联席CEO张春晖于2010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历任事业部总经理,OS事业群总裁,菜鸟网络ET实验室主任。
2014年他带领团队投入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研发。2015年,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了斑马智行,并在次年推出了搭载斑马智行系统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斑马智行的发展是基于AliOS的研发。张春晖出任斑马智行联席CEO。
2018年,国投创新、尚颀资本、云锋基金联合向斑马智行投资了16亿元。2021年7月,斑马智行公布了新一轮增资,四家老股东阿里巴巴集团、上汽集团、国投招商、云锋基金联合为斑马智行再次注入30亿元资金。
从能力层面来看,阿里投资的不少前员工是属于高管、VP级别的;他们本身在阿里体系内能力得到了认可,价值观也被训练得趋同。那么,相比普通的阿里员工和非阿里背景的创业者,他们的确有更多的资源和可能获得阿里的注资。
从文化层面来看,和阿里“气味相投”的阿里系创业者也能吸引阿里的注意。
当然,除了以上人的层面,对于行业的判断,对项目的认知也是阿里投资的常规考虑因素。总之,“前橙会”(阿里离职员工组织)里总有那些能够获得阿里青睐的幸运儿。【责任编辑/贾琪】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