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项目 / 正文

四川青川县第一批葡萄种植户王天成回乡创业。

更新时间:2025-05-14 21:42:43 点击:466

然而,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下,王天成依然改变不了他在家的窘迫,即使他“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汗滴成八瓣”,把每一片土壤都当成了宝贝。“一定要让全家过上好日子”成了他最大的梦想。2001年,他和妻子告别父母,带着女儿离开家乡,成为农民工大军中的一员。王天成的努力和能力,加上妻子的聪明才智,很快成为成都一家上市公司的全职员工,一干就是十几年。虽然工作经常加班辛苦,但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全家人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仅供女儿完成学业参加工作,还供女儿在成都买了新房子,手里也有了一些积蓄,让村里人羡慕不已。此时此刻,王天成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辞掉城里的工作,回创业!去。这个想法不仅家人无法理解,很多同事、亲戚、朋友也无法理解。

王天成在日记中写道:“家乡水的美不在于美,而在于你是否亲近家乡人!我的根在青川,我生于斯长于斯,年迈的父母是我永远的牵挂!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想念家乡,想念那里的山山水水,想念久违的乡音,因为回到农村是我的初心……”

“就算给我一千杯忘情水,我也无法抗拒对家乡的眷恋。”王天成每年都会回老家探亲。每次回去,他都发现家乡的新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治安要素更加齐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晴天没有灰尘,雨天鞋子也不湿,尤其是大唐嘉禾景区腹地,这里风景优美,适合经商居住,旅游旺季游人如织。这增强了他返回创业的信心

悄悄回国,夺回父亲的锄头。

王天成决定用多年积蓄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虽然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一望无际的水,地还是那一块地,但在王天成眼里,山已经是宝山,水是致富之水,地是聚宝盆。他相信他能把他从父亲那里得到的锄头变成一根金棒。

应该发展什么行业?怎样才能少走弯路?王天成从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调查。他说,他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从人们旅游兴趣的多样性来看,追求田园生活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城市居民厌倦了钢筋水泥包围的喧嚣生活,渴望回归田间地头,享受自然,而自然观光、农业采摘则成为人们的不二选择:品尝农家果、品尝农家菜、吃农家饭、住农房、干农活、看农家风光。

“想做就做独特!”王天成说:“你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老路!”经过一番研究,他决定发展优质葡萄产业。他认为,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一些设施和技术手段,从春季到深秋甚至冬季都可以采摘葡萄,整个生长期极具观赏性。金秋时节,果实累累,很容易激起人们采摘的欲望。

没想到,王天成此话一出,立刻炸了他在清溪镇十里坝村的窝。不少人投来惊叹的目光,甚至有人断言“青川地理条件无法种植葡萄,更谈不上优质葡萄,青川历史上从未有过成功种植的先例”。

面对别人泼的一盆冷水,王天成一点也没有受到打击。相反,他更加坚信他的想法会实现。他说,清溪镇位于青川县西部边陲,中心位置在北纬32,东经104。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最高38,最低0,年降水量725-1。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它优越的地理位置

王天成利用在时间,工作休息和休假的机会,到山东、上海、江苏等地实地学习葡萄种植技术。从2015年开始,他引进了46个品种,建起了葡萄品种实验园。他深入研究了各种葡萄品种的生长习性,分析了清溪的水质和土壤。经过4年的观察,他筛选出了8个适合清溪当地种植的葡萄品种。这八个品种不仅试种成功,而且长势良好。

“王天成的葡萄种植成功了!”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国内外许多人来创业参观和考察。他们纷纷称赞王天成,称他为“葡萄之王”、“青川葡萄种植第一人”、“创造了青川葡萄种植神话”。

2019年,王天成夫妇正式辞掉城里的工作,回到清溪。他们在南河坝租了30多亩地,专门从事葡萄种植和销售。2020年6月,成功申报“清溪镇天成家庭农场”。

手牵手,乡亲们,在葡萄园里练心

从2021年开始,王天成种植的部分葡萄逐渐进入丰产期,并成功推向市场。产品得到了县内外消费者的认可,前来采摘的人络绎不绝,深受好评。其中,阳光玫瑰葡萄在国庆期间被采购商销往成都市场,弥补了国庆期间四川阳光玫瑰鲜供的空缺。“苍藤覆前檐,满珠缠绕索园。参赛荔枝三百颗,大碗味韩佳烟。”清代作家小雄的赞美葡萄的诗现在被刻在王天成的葡萄园里。“以后说起葡萄,人们不仅会想到吐鲁番,还会想到我们大青川。”王天成自豪地说。

“优质葡萄是一个高效环保的产业。”王天成说。

高效率很好理解,环保从哪里开始?王天成算了一笔账:中晚熟葡萄品种亩产可达4000至5000斤。以最低每斤10元计算(部分葡萄品种实际收购价为15元),每亩收益4-5万元。如果所有品种全面进入高产期,每亩收入7万元以上并不困难。以目前30亩的规模计算,产值将达到150万元以上。如果继续扩大规模,未来葡萄的产值将非常可观。

王天成算过一笔环保账:清溪镇以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秸秆焚烧、畜禽粪便污染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唐夹河景区的生态环境,与国家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格格不入。正因如此,镇政府每年都花费大量精力进行整改和劝诫。葡萄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据他介绍,要生产高品质的葡萄,必须保证绿色无污染,同时要做到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因为

此,葡萄园的管护离不开有机肥。秸秆+畜禽粪便+生物菌,三者进行生物发酵,发酵腐熟后就是最好的有机肥。每年,他都要收集大量的作物秸杆和畜禽粪便再加入生物菌剂来发酵有机肥作为葡萄园的底肥,用菜籽饼加生物菌进行有氧发酵来制作水肥用于葡萄园的追肥。一亩地每年至少要投入3~4吨有机肥料,每年可消化掉作物秸秆1000吨和畜禽粪便2000吨以上。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肥料成本,避免了因使用化学肥料影响葡萄品质,同时也成功解决了周边农田秸杆的焚烧问题。今年初,他几乎把周围几个乡镇的稻草全部收购,还从食用菌基地拉回了500立方米的代料香菇渣来做底肥。因为只有在有机肥充足的情况下,葡萄的色、香、味才能完美地发达出来。“敬畏天地,道法自然,味自天成”成为他遵从的“农场文化”。

葡萄一串串,映日金灿灿,牵着乡亲情,系着幸福线。据了解,王天成的优质葡萄园在成为村里支柱产业的同时,还成功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目前,葡萄的管护、采摘等一系列工作,平均每亩需要3个人进行劳作,近百人常年在葡萄园里务工,务工期长达10个月,每人年平均就有3万元的收入。待30亩果园全部投产后,每亩地需用工人数将达到35个,每年可提供1000多个就业机会。

谈起葡萄园全部进入丰产期后的销售问题,王天成说,自己专门做过市场评估,葡萄在青川县属泊来品,但本地市场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同时,就同一个葡萄品种而言,青川同比成都晚一个月左右上市,中晚熟品种也正好与成都周边市场错峰上市,可顺利弥补成都、绵阳等城市的市场空缺。特别是广平高速通车后,自己的葡萄还可以销往更多的城市。

目前,王天成在完成品种筛选的基础上,还研究完成了不同品种葡萄配套的肥水方案试验。下一步,他还将适时扩大种植规模,引进商业管理模式去实现葡萄产园的整个生产流程,建起技术总监一一工班班长一一产业工人的架构,重点培养一批懂农事操作的产业工人来保证葡萄园生产用工。为提高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他还准备采取绩效管理方式,每季生产下来后,将根据出勤率和表现以红包的形式进行奖励。

同时,根据葡萄春花秋实、极具观赏性,容易吸引游客的采摘欲望的特点,王天成还将计划走果园和农家乐融合发展的路线,不仅要把游客引进来采购葡萄,还要把他们留下来体验田园生活。届时,不仅可以满足本村剩余劳动力的务工需求,还可以解决附近各村群众的就业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岗位。“我的初心就是通过自己的甜事业让全村人过上甜蜜生活。”王天成动情地说。

“不在城里把福享,回乡做起‘葡萄王’,甜蜜产业有奔头,牵手乡亲致富忙。”现如今,王天成夫妇返乡创业、引领群众致富的故事在青溪镇被传为一段佳话。(刘保刚)

葡萄青川县青川青溪镇王天成

相关阅读

  • 扎根新型农业 扎根农业 服务农民
  • 恭喜你!我市三位农业女带头人的事迹入选全国“新女农”典型案例。
  • 四川青川县第一批葡萄种植户王天成回乡创业。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