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杜家滨
潘芬图
江湖依旧,但没有飞虎乐购的传奇。以“代工之王”的身份将梦想倾注于富士康电商的飞虎乐购,如今却成了不折不扣的“无名电商”。目前的情况与郭台铭进军电子商务时的雄心相去甚远。
四年前,为了解决代工业务的瓶颈,郭台铭开始为富飞虎乐购怎么样士康规划一个连接工厂和消费者的渠道。2010年,富士康“四路店一网站”全消费渠道体系的宏伟构想正式浮出水面。
在这个体系中,包括“万得城”,富士康与麦德龙合作,有意线下对抗国美苏宁;它以赛博数码广场为主体的店铺;以超市为载体的“敢进数码”;以及覆盖三线以下城市的“万”店。线上电商渠道是“飞虎乐购”。
2010年前后,作为富士康全渠道体系中唯一的线上渠道,郭台铭希望飞虎乐购能够实现“从代工到线上国美”的梦想。当时,郭台铭邀请了曾经是微软、思科和新蛋在中国的传奇总裁的杜家滨加入我们。大资本玩家和著名交易员的组合,似乎在导演一场大戏。
然而,让郭台铭没想到的是,杜家滨没能把飞虎乐购变成一个“网上国美”,反而陷入了内斗和管理混乱。对外开放才三年,在内忧外患中几乎摇摇欲坠。除了时不时的关闭传闻,流量排名网站的排名或许能告诉我们一些东西。公开资料显示,其3月份在中国网站排名第4293位,与主要同行不在一个位置。
顺带一提,今年3月,富士康和麦德龙合资的万得城电器也关闭了上海的全部7家门店。
飞虎乐购的摇摇欲坠,问题可能不仅仅怪自己。郭台铭最大的错误是给飞虎乐购注入了太多代工厂的基因——把代工厂的投资、管理、运营模式套用到一个电商公司身上。这对飞虎乐购有什么影响?飞虎乐购是如何在内斗和管理混乱中走到这一步的?
“2011年夏天,田给我打电话,似乎是想让我告诉他我离职是因为杜总,但我强调离职是个人发展原因,与杜总无关。”王强(化名)现在是国内一家知名电子商务公司的副总裁。他说,这个陌生电话是时任飞虎乐购总经理、前老板田志耀在他离开飞虎乐购后打的。
“飞虎乐购的致命伤在于内耗。田志尧与杜家滨的矛盾越来越深,导致内耗,运营效率越来越低,运营难以为继。很多人看到这么混乱的局面就走了。”王强说道。
2011年,国内电商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JD.COM、当当等主流电商的各种价格战、营销战层出不穷。起步晚、投入少、野心最大的飞虎乐购,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外部竞争上。但此时,以田志耀为首的原富士康员工和以董事长杜家滨为首的“外包派”卷入了内部权力斗争。
所谓“外部派”,指的是员工,以杜家滨为首,从外部招聘、挖人。杜家滨,台湾省人,1994年3月曾任微软公司北京代表处总经理、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思科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在IT行业浸淫多年的杜家滨,后来转战电商行业,成为新蛋中国区总裁。新蛋的一位现任高管告诉《环球企业家》,“在新蛋期间,他非常勤奋,经常亲自到一线学习。而且对下属员工很好,作为领导一般都不错。”
2010年左右,杜家滨受郭台铭邀请,从新蛋来到飞虎乐购,并带了一批员工,形成自己的圈子。
“相对于富士康调过来的领导和中层,杜佳斌和那些从社会上招聘、挖角的人更擅长电子商务。”飞虎乐购的很多员工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当时,王强是从一家知名电商公司挖到飞虎乐购的。“我们这些从外面挖过来的人,福利待遇很好,但是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很多岗位都被老富士康人占了。这些人从来没有从事过电子商务,所以我们很恼火。我们觉得我们在教他们做事,但他们在领导他们。”
梁志毅(化名)曾经是飞虎乐购的商务总监。他说,挖角员工的工资比富士康各个部门调过来的员工都高,富士康的员工对此很有怨气。“但工资差距只是一个小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两派的经营理念大相径庭。”
据了解,田志尧原为富士康郑州物流项目负责人,正处级副总裁,与郭台铭关系密切。多位富士康内部员工也表示,田志尧是个“大人物”。当记者向富士康公关部求证田志尧在富士康的准确身份时,遭到拒绝。
梁志毅说,田志耀调到飞虎乐购后,想让飞虎乐购专心做3C产品,落实郭台铭“卖富士康代工产品的想法”。但杜家滨是个激进派,希望马上做出点成绩,再造一个京东那样的综合性网购。COM的平台,并将其产品线扩展到各个领域,而不仅仅是销售富士康的代工产品。
第一次较量的结果,杜佳宾赢了。虽然他与郭台铭的想法背道而驰,但飞虎乐购仍然执行了他的计划。王强负责筹备飞虎乐购的一家分店。他透露,郭台铭曾与当地政府开会,讨论飞虎乐购与当地政府的合作。郭在介绍杜佳宾时郑重地说:“把飞虎乐购交给佳宾,我放心。”
2010年8月,飞虎乐购宣布正式对外开放,将其打造成综合性B2C商城,随后逐步引入百货、食品等供应商。此后订单量猛增。2010年底,日均订单量约为4000单。2011年3月,美食类上线后,日均涨到6000甚至8000。
这种成绩对于初出茅庐的飞虎乐购来说是利好,但订单量的增加伴随着成本的快速上升。知情人士透露,在飞虎乐购只对集团内部员工开放的一年时间里,飞虎乐购的营业收入为6000多万元,并实现盈利。但向社会开放后,连续几个季度亏损。
盈利、经营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激化了田志尧和杜佳斌的矛盾。2011年初,“为缓解矛盾,郭台铭甚至提出让田志尧离开飞虎乐购,独立打造一个内部员工电子商务平台。”梁志毅说。但是项目接近尾声的时候,杜佳斌差点就走了,最后不了了之。
2011年12月,飞虎乐购传出内部调整转型的消息。这时,商城CEO刘发了一条耐人寻味的微博,“一个威胁我的B2C网站今天被清算了。”并开玩笑说,郭台铭失去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进入零售业的机会。
2012年初,杜家滨仅担任董事长一年半就从010到31073离开飞虎乐购。被业内称为“电商深喉”、曾任多家电商企业高管的龚文祥认为,“杜家滨和郭台铭以‘收购京东’的方式与JD.COM谈判。‘COM’然后在拿到JD.COM的数据后‘单飞’,让人觉得很鄙视。”龚文祥透露,“因为这些事情,杜嘉斌已经离开大陆,回台湾省发展了。”
飞虎乐购的失败被指先天基因缺陷。因为富士康和郭台铭一直在用制造业的思维做电子商务。
一位在成立之初就加入飞虎乐购,工作了2年的离职员工告诉《环球企业家》,飞虎几乎没有所谓的互联网和电商概念,因为他们是“富二代”,富士康是他们的父辈,所以电商也要像工厂一样投资运营。
然而“富二代”并不富裕。郭台铭对飞虎乐购投资不多。第一笔投资只有9000万。“现在国内互联网和电商行业不计利润,烧钱扩张。但厂主的思路是前期投入一部分,加工利润会进一步扩大规模。富士康的基因决定了飞虎乐购很难与外界竞争。”
有业内人士推测,飞虎乐购的9000万元,除去人力成本,仅够内部系统开发,完全无法承担物流和推广的投入。相比之下,2011年JD.COM商城的融资规模达到了15亿美元。
当时富士康的代工业务如日中天,但飞虎乐购到底有多穷?“当时我们的员工去深圳安排工人宿舍,我们的管理水平也住在最便宜的连锁酒店。"王强透露,2011年初,他负责在外地某重点城市开设飞虎乐购新公司的任务,但办公和网络设备都要自己掏钱。当他离开时,一些资金还没有归还给他。
飞虎乐购为了节省营销费用,很少做推广。为了获取用户数量,除了总部员工之外,还将大量富士康供应商的员工数据导入飞虎乐购的推广平台,然后通过群发短信、邮件群发DM杂志等方式招揽这些员工消费。“我当时负责业务合作,但我一直反对这种方式。你的网站大家都知道了,不一定愿意去逛,更不要说病毒推广了。其实还不如花几万块钱在华强北买用户数据。”王强说。
梁志毅也认为,“富士康对飞虎乐购的管理还是工厂模式。”最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公司内部屏蔽外网,飞虎乐购的员工从上到下都不允许访问外网,导致我们根本无法了解外部信息。那时候是电商公司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我们不能及时了解这些信息,怎么迎接挑战?”
很多中高层管理人员对飞虎乐购的管理体系抱怨颇多。“郭台铭更喜欢用富士康员工或者和自己认识的人。”业内人士指出,田志尧是富士康的员工,而杜佳斌是郭台铭的同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来自台湾省。外聘或挖来的人才很难适应工厂的管理制度,也看不到太大的晋升希望。很多人不会待两年甚至几个月就走。
飞虎乐购的总部和主仓库位于龙华富士康园区,距离发达的“关内”市区约一小时车程。“深圳的IT、电商企业主要集中在福田华强北、会展中心、南山科技园、数码城等商业中心,电商人才很少愿意去富士康工厂这种偏僻的地方。”梁志毅说。
杜家滨曾想把总部搬到关中人才集中的地方,但富士康高层认为富士康园区资源丰富,仓库、物流、员工都是消费者。“一位高管曾经说过,富士康是一个大家庭,下属企业在园区里才能健康发展。”梁志毅说。
2012年6月,飞虎乐购被清算的消息传出后,郭台铭似乎意识到富士康制造总部电商人才匮乏的严重问题,宣布可能将总部从龙华迁至上海浦东。
其实决定飞虎乐购管理不合理的不仅仅是人才保留的问题,还有富士康工厂的基因,导致飞虎乐购供应链混乱。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飞虎乐购的商品价格与Tesco商城、Suning.cn相比毫无优势。因为走的弯路太多,所以贵。
在供应链上,虽然很多电子数码品牌与富士康有很深的代工关系,但飞虎乐购在代工之外拿不到任何有优惠条件的渠道授权,所以飞虎乐购只能像其他电商一样靠出货来争取供应商
“飞虎乐购的供应链有一些猫腻。”梁志毅透露,“电商靠价格战打市场。它应该争取与制造商直接合作,以确保价格优势和充足的供应。但是采购部的采购人员故意找小的二三线代理商。”
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导致飞虎乐购无法在一轮电商价格战中取得优势。而且由于飞虎乐购的主要客户群是富士康员工,对价格也非常敏感。
此外,有知情人透露,飞虎乐购的很多订单都是富士康员工网购后送到老家的。那些地方大多是偏远农村,只能走中国邮政,不仅慢,而且丢单率高,严重影响了飞虎乐购的服务质量和口碑。
更换主席
直到2012年初,富士康在mainland China自建渠道的宏伟蓝图,看似完美的“四路店一网站”的渠道网络架构,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其中,从垂直3C发展到百货商场的飞虎乐购未能达到效果,回到了3C的定位。此时,姜浩良接替杜佳斌成为飞虎乐购董事长。
据了解,姜浩良曾在美国苹果公司工作16年,并担任公司副总裁。2001年加入鸿海,担任数码产品事业群总经理,为富士康获得iMac、iPod、iPad等巨额订单立下汗马功劳。他被视为鸿海的接班人之一。
然而,从2009年底到2011年底,富士康在产品推出前就丢失了苹果样机,连续发生了17起员工自杀事件。姜浩良不得不承担很大责任,离开了。然而,郭台铭并没有真正放弃这个心腹。就在杜家滨离任时,他被放在了飞虎乐购董事长的位置上。
“那时候我还在飞虎乐购,但是在姜浩良任职的几个月里,我们根本没有见过面。”梁志毅透露,姜浩良只是暂时在飞虎乐购避风头。他执掌飞虎乐购几个月,也就是回到天马事业群,与创业的富士康副总裁戴成为飞虎乐购的新董事长。
“我以前还在飞虎乐购的同事告诉我,现在基本都是田志尧在负责。但可以肯定的是,飞虎乐购的运营开始失败了。”梁志毅去年年底离开飞虎乐购,跳槽到另一家知名电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飞虎乐购当初没有找准方向。去年清算后,很多商品已经下架了。”甚至有传言称飞虎乐购已经进入清算阶段,但该消息并未得到飞虎乐购和富士康的证实。
记者打开飞虎乐购的页面。网站上的大部分品类基本上只剩下几个商品了。比如家电品类,只剩下一款产品,只在上海有。在网站分类中,飞虎乐购只有84和31款产品,而Tesco有995和753款产品。“五一”假期过后,记者在飞虎乐购龙华仓库看到,其仓储物流系统仍在运转,但只有几名工人在门户装车,与其他电商仓库门前的繁忙景象相比,显得十分冷清。
飞虎乐购的现状是无法避免的。这是否会是富士康“代工之王”电商梦的终结?也许强人郭台铭不会这么轻易放弃,因为这似乎关系到富士康的未来,但富士康有多少机会呢?尤其是在我想念JD.COM之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