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激励政策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培养创新意识,锤炼创造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2015年以来,“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再次强调加强创新型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2021年,教育部发布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方案,将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和大赛获奖情况列为审核重点。
为助力“复旦第一大学”建设,促进学科融合创新,全面贯彻“以赛促创新”的宗旨,我校还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
根据复旦大学教务处官网公布的2022年本科免试方案,如果能在“挑战杯”和“互联网”竞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以上,可以加分。具体选拔方式见官网,复旦大学教务处。
“三创”课程的学分转换:
根据复旦大学教务处官网2021年6月公布的三门创意课程的认定办法,在“挑战杯”或“互联网”竞赛中获得的较高奖项,可折算为三门创意课程学分。具体转换规则请参考官网,复旦大学教务处。
项目奖金、导师基金、创业基金申请资格、创业基地孵化资格等诸多支持!具体事宜请推荐微信官方账号,关注,复旦青年创新中心及后续活动通知将在此微信官方账号发布首届时间。
比赛的基本要求
创新创业大赛要求每个团队提供一个创业方案,包括“创新”和“创业”两个维度:所谓“创新”,就是满足一个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或者解决一个未被解决的市场痛点;“创业”这个维度指的是以“成立公司”为代表的商业手段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创意或技术创新,还需要考虑研发等价值链环节;d、生产、销售和公司运营。
创业计划要求的商业计划书的评估标准包括基本创新性、可行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先进的商业价值、社会效益和领先的教育。(注:以下调查维度仅代表创业项目总调查维度两大赛事评审规则请参考复旦青年创新中心微信官方账号转载的官方文件。)
除了商业性的创业,即以营利为目的的创业,还有非盈利性的创业项目,如常见的非营利组织、NGO等。我们称之为公益创业你还可以参加挑战杯和互联网比赛。公益创业虽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也需要能够保证团队的正常运转,有资金来源。创业项目公共福利的总体目标是解决社会需求和改善人民福祉。
两种类型的创业项目最终的发展模式也是不同的。商业创业最终可能会成为上市公司,公益创业最终会成为公益组织。从项目来源来看,商业创业往往依赖于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或者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公益创业可能由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转化而来。需要注意的是,公益创业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而不是一次性的社会实践。
以上是大赛第一部分的介绍。欢迎关注本微信官方账号了解下一阶段的复习情况,包括历年参赛作品,guidel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