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人结婚,上菜前总要拿出各种零食招待客人,其中常见的有花生、瓜子、糖果,这些糖果也叫喜糖。有时,在问候新娘时,有人从窗户扔出一把把糖果,导致孩子们在后面捡起糖果吃。
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糖果一直是中国人常吃的零食。每个食堂都有各种糖果,太妃糖和果糖是最常见的。但是你见过靠糖果发财的人吗?有一个65岁的老太太,居然靠一颗小糖果做到了身价过亿。她是怎么做到的?
马贵民出生在新中国成立的五十年代。马贵民吃了很多苦。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多,马贵民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工作。那时候,她才16岁。她这个年纪应该是高中,但是马贵民已经进厂工作了。
她在北京海淀区永丰糖果厂做女工,算是流水线作业吧。但是,那时候的人普遍都很勤劳。现在,一条12小时的流水线能把人活活打死。当时桂敏觉得自己来自农村,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她根本不挑,在糖果厂干了十几年。
与其他人不同,马贵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每天都接触到甜甜的糖果,让她觉得生活也很甜蜜。马贵民越来越老,和她一起来的人都已经离开了。她一直在工作,渐渐地她成了厂里的老工人。其他年轻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马姐姐。她一点也不介意笑。
在糖果厂工作的这些年里,马贵民对每一种糖果的制造技术都有着清晰的了解。有时候,她会自己研究糖果的甜度和味道,试出什么甜糖果好吃。然而好景不长。马贵民太老了,不能工作了,所以她被解雇了。
马贵民在糖果厂工作了这么多年,除了制作糖果,他什么都不会。况且她这个时候38岁了,也找不到好工作。桂敏也没有放弃。她觉得虽然找不到工作,但对如何做糖果还是有些想法的。就这样,她按自己说的做了,向亲戚朋友借钱,凑了8万块钱,开了一家糖果作坊。
马贵民自己研究制作了很多种糖果,其中有一种大家小时候一定都吃过,那就是牛轧糖,里面夹了一些花生,嚼起来又甜又香。虽然有点粘,但这种糖果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在这个时候,马贵民的糖果只限于周边地区。毕竟那时候中国的交通还不是很发达,马贵民的糖果知名度也不高,要卖到外地会冒很大的风险。
在马贵民的作坊周围卖糖果的一个好处是,马贵民总能听到人们对他的糖果的评价,并及时调整糖果的口味。有些人喜欢硬糖,有些人喜欢软糖。马贵民生产硬糖和软糖,并在糖果的材料和味道上下功夫。渐渐地,马贵民的糖果变得非常受欢迎,也变得很有名。
糖果是一种在中国流传已久的小吃。不管大人小孩喜欢,糖果的市场还是很好的。马贵民想向全国推销她的产品,但她还没有行动。市场上突然出现了许多“同一风格”的糖果,很快占领了市场,马贵民糖果的销量开始下降。
这时,马贵民受到打击后并不担心,而是决定出国留学。她认为,既然中国的糖果种类就这么多,为什么不去国外学习一下呢?
照做就是了,马贵民直接出国去了解外国糖果是什么样子的。她将外国糖果融入自己的糖果中,给自己的糖果起了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马姐,这是她在糖果厂时的外号。
桂敏从国外引进了糖果制作机和糖果新品种。机器制作糖果的效率提高了,那些新品种促进了他们的糖果销售。
可以说,马贵民没有白出国,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糖果市场被占领时,马贵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选择另辟蹊径,开辟新市场。这种精神值得年轻人学习。
当时国内基本没有专利保护。每次马贵民推出一种新的糖果,只要销量很好,市场上很快就会出现同类型的,其他工人都很生气。有些人还想找人算账,但马贵民阻止了他们。她很淡定,因为她知道,即使包装相似,糖果的形状和颜色相似,配方和味道总会不同。只要他们的糖果比例不被泄露,那些模仿者绝对超越不了“马大姐”。
而且,他们的糖果厂不会固步自封,保持以前的糖果类型不创新。马贵民一直带领自己的团队研究和开发新的糖果,各种硬水果糖果,奶糖等。每当人们吃腻了,马大姐的新糖果总会源源不断,渐渐地“马大姐”糖果成了人们每天必买的糖果。
随着电视在中国的发展,广告和电视购物的兴起,马贵民立刻觉得这是推广自己糖果的好时机。要知道,那时候马大姐的糖果还是区域性的,广告可能是他们走向全国的契机。
马贵民立即让人为他的马大姐糖果拍了一个广告,并在电视上播放。电视节目和广告没有地域限制,全国人民都能看到。
就这样,马大姐的糖果彻底火了。那时候人们的娱乐基本只有电视,广告对人们购物很有指导意义。当他们去超市时,他们总是买一些糖果。马大姐糖果的广告在他们脑海中留下了印象,他们在购买糖果时也会选择马大姐的糖果。
就这样,马大姐的糖果越来越出名。起初,它只在超市出售,但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买了它。马贵民决定开一家专卖店。糖果放在超市就不用交房租和人工了。开专卖店的话,要考虑这两点。
在马桂敏的领导下,马大姐糖果成长为了和老干妈齐名的品牌,深受人们的喜爱。2014年的时候,马桂敏的马大姐糖果已经实现了1亿多的销售利润,这可是净利润,要知道一个糖果才多少钱,那个时候的糖果一角钱就能买一个,马大姐糖果是真正的薄利多销,完全是靠数量堆积起来了销售利润。
这也能够看出人们很喜爱马大姐糖果。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小零食越来越多,糖果不是唯一的零食了。马桂敏也加紧自己产品的研究,还建立了很多品牌,例如“甜蜜时光”、“小丸煎饼”等等,这也是马桂敏对于市场冲击所作出的反应,现在的马桂敏也已经65岁了,但是她一点都不服老,仍然坚持着创新,她这种活到老奋斗到老的精神很值得年轻人学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