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点子 / 正文

one叶滨 The ONE智能钢琴 叶滨

更新时间:2025-08-28 09:18:13 点击:516

one叶滨 The ONE智能钢琴 叶滨

1999年,叶斌创办舒威科技(),后来成为中国在线视频会议市场的领导者;2005年,作为天使投资人,完成在Jiji.com的投资;2007年创办海报时尚网,后被CBS互动媒体集团收购;2010年,叶斌加入清科创投,成为专业投资人。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11年底的搜狐财经峰会上。当时,叶斌以清科董事总经理的身份参加了一场关于风险投资的讨论。在聚光灯下,他敏捷的思维和流畅的表达能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望京SOHO的“潘谈”上又见到了他。叶斌与潘石屹和李开复一同亮相。这是创业学者和他们导师之间的对话。这时候我才知道,最近一直活跃在创业很多活动的智能琴,原来是他的创业项目

从“智能钢琴”再出发

目前,叶斌的身份是萧也(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这一次,他的主攻方向是当下最火的智能硬件领域。根据叶斌的介绍,创业这一时期的开始是由于他自己和他儿子的一段钢琴学习经历。

“我儿子四五岁的时候开始学钢琴,这是学校的必修课。我儿子不喜欢弹钢琴。对孩子来说真的很无聊。他每天反复播放一些简单的歌曲。可能他学了一两年都弹不出像样的曲子。我看着他跟着书练,我也试着跟着课程走,但是我发现弹曲子真的很难,而且你不知道乐谱,也没有指导。虽然我很向往这种乐器,但过程极其艰辛。”

叶斌说,“钢琴教育和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不一样。”他认识的会弹钢琴的人,大部分都觉得学琴的过程很痛苦。“基本上小时候都被父母骂过。”“他们甚至不喜欢钢琴。”很多人坚持只是因为放弃的成本太高。“有些人甚至通过了等级,拿到了证书,完成等级考试目标后就再也不想碰钢琴了。”

知乎上有个帖子,《我26岁了,我还能学钢琴吗?》标题是第一名的回答,这个回答被赞了3000多次。“有点难,我爸妈打不过你!”这个略显可笑的答案背后有着真实的社会原型。

此外,叶斌指出,学琴的痛点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在经济成本上也有两个痛点:一个是钢琴价格太高,“买一架钢琴通常要好几万”;另一个是每年学琴的费用和时间的费用也很高,让很多家长“压力很大”。

当时,叶斌想知道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学习钢琴变得更容易,不那么无聊。“在英语中,弹钢琴的意思是,既然用了play,弹钢琴就应该让人享受这个过程。”他考虑过在线教育。“如果将在线教育的一些创新技术与钢琴教育相结合,比如引入个性化学习、游戏化学习和社会化学习,或许钢琴这种小众人群演奏的奢侈乐器也能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智能硬件在线教育》

作为一名投资人,对于在线教育,叶斌一直非常关注。他不仅研究了国外的一些商业模式,还自己投资了几个项目,虽然这些项目最后都不是很成功。不过,叶斌仍然非常看好教育行业。因为他看到中国传统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他认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而且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然而,叶斌也发现,纯粹的在线教育也存在问题。“付费看视频”的模式恐怕已经走到尽头了。把网络教育和一些实体的东西结合起来可能更有意义。叶斌想到制造智能硬件。

他非常赞同红杉资本一位合伙人的观点:“硬件投资有自己的规律,真正成功的硬件创业往往是从非常细分的市场开始的。”比如苹果电脑,比如小米手机。叶斌认为智能钢琴也是一个潜在的市场。“乔布斯没有想到电脑有一天会在全社会普及,智能钢琴也是。如果能解决学琴的痛点,也许以后钢琴会像电视、空调一样必不可少。”

就这样,创业的范围被叶斌锁定为“在线教育智能硬件”。总结一下,就是将互联网技术植入在线音乐教育,用一台用户体验最好的钢琴,实现演奏和教学的功能。产品的方向来了。接下来,他不仅要解决精神痛点让学琴变得轻松有趣,还要解决物质痛点,让买琴和学琴的成本降下来。

在那之后,叶斌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调查。他与研究、教授、销售和制造钢琴的人交谈,这是他作为投资者养成的习惯。一轮聊天之后,叶斌变得更加自信了。这些人的反馈加强了他的判断。“没见过这个东西,但感觉有点意思”“应该有这个需求”。既然钢琴生态圈有那么多觉得靠谱的人,为什么还要犹豫呢?张开你的双臂去做吧。

从创新工场到红杉资本

接下来就是找投资了。通过过去的积累,叶斌不难找到钱。他没有去找老东家清科,而是在创新工场找到了李开复。李开复起初并不赞成这个项目。他对叶斌说,“我非常喜欢你。如果你想做其他项目,我可以给你更多的钱。”在李开复看来,钢琴是一个狭窄的领域,一年出货量只有几十万台,市场容量有限,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出于对叶斌的信任,李开复还是投了钱。据叶斌透露,此次A轮融资规模达到数千万人民币。后来,出于业务拓展的需要,叶斌低调进行了B轮融资。在B轮中,他们获得了红杉资本1000万美元的投资。

一个

图:萧也(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叶斌

或许作为一个投资者,叶斌习惯于从投资者的角度思考创业。他说:“当我选择做智能钢琴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不做,别人做,有没有可能成功?如果我是投资人,我愿意投资这个项目吗?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比较关键。如果这

事必须你做才能成功,我觉得这个事多半不靠谱,因为个人的能力差别其实没有那么大。”叶滨提到顺势而为,“如果这个事不对的话,再牛的人做也没有用。雷军今天如果还是做金山,金山未必比现在更好。雷军做小米很牛,那是因为他选择的事对了。”

仓中有粮,心里不慌,但是,花投资人的钱,叶滨还是比较节省的,团队还没有长大之前,叶滨先找了一处民宅作为办公地点,他们最初的产品就是在那里打磨出来的。

一开始跟他一同创业的只有四个人,做了几个月后,其中的一个技术提出离开,这让叶滨多少有点抓狂,因为人很少的时候,有人离开很打击团队的士气,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最大的挑战是没有可供借鉴的模式

真正做起来叶滨才发现,智能钢琴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他们遇到最大的挑战是没有一个可供借鉴的模式,一切都要自己摸索。产品部分就包括三大块,硬件+软件+教学内容。“产品做完了,还要做电商,做品牌宣传,做渠道搭建,每一个环节都有很专业的东西在里面,要全掌握并不容易。”

仅就硬件来说,要考虑的因素就很多,“钢琴的外观要好看,键盘、手感、音色都很重要”,但是他们团队中没有一个是钢琴科班出身的人,只有一个人只是学过钢琴,其它人基本都是没碰过钢琴的小白。好在智能钢琴要瞄准的目标用户正是像自己这样的小白,“也许只有他们这些外行人开发的产品,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叶滨常这样安慰自己。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到2014年5月的时候,智能钢琴终于面世了,他们最初在网上销售,没想到,市场的接受程度比他们预料的好很多,他们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成为全网整个乐器行业的销售冠军。这让叶滨倍感欣慰,干劲十足!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小叶子科技的团队只有不到10人,由于销量的上升,团队也在迅速扩充人员,目前小叶子科技已经有大概150人了。公司也从最初的民宅搬了出来,新办公地点选在了望京SOHO。虽然叶滨和他的团队异常忙碌,虽然这座落成没多久的大厦已经非常现代,但是,叶滨他们还是花了一番心思来设计小叶子的新家。装修风格很酷,有着强烈的时尚感和音乐范儿。感觉叶滨是个有心人,小叶子公司的每一个会议室都用一首音乐来命名,每个房间有拥有自己的色彩和风格,非常与众不同。

我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

聊到兴起,叶滨起身为我弹奏了一曲肖邦的《夜曲》,虽然稍显笨拙,但是节奏还是从他的指尖顺畅的流出来。我有些感动,这大概还是第一次有人为我演奏钢琴。我在想,他说得没错,“有了智能钢琴,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能享受到钢琴的快乐”,那么我的这份感动今后也许会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1

叶滨起身弹奏了一曲肖邦的《夜曲》

这是我第一次和叶滨深度交流,他的热情似乎感染了我。我在想,没有热情的人估计也不会去创业,因为创业真的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没有热情的人更不会去连续的创业,因为创业没有终点。就像企业家冯仑说的那样,“创业是一辈子的事,就像入洞房,入洞房容易,过日子难,想把日子过幸福了更难。”叶滨尝试过整个创业的过程,他能再次走上这条路,如果不是被热情和理想驱动,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但是,创业也是大浪淘沙,失败者多,成功者少。要想真正把事做成,光有热情,光有理想是不够的,每个创业者都是有理想、有热情的人,他们也都非常拼。但是,如果说这个事做错了,你再怎么拼也没有用。

对于成功这件事,叶滨给我的答案是“脚踏实地”。他说:“要想成功,脚踏实地做分析,做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他借用了别人的一句话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你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我做过创业者,又做过投资人,我感受最深的,其实对创业者来说,你最重要的选择和投资人是一样的。”“我觉得我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

传统的钢琴教育让很多人“学会一门技术,恨上一门艺术”

对于这一次创业,叶滨坦言,“整体上感觉很顺”,至少好过前两次创业。但是,也偶尔遇到一些小挫折,一些小怀疑,一些小轻视。

他举了个例子,做钢琴教学内容的时候,叶滨想着外观设计可以外行来,教学还是应该多吸取专业的经验。为此,他拜访了很多专业人士,包括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授和讲师。这些人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但是,他也吃过闭门羹。

曾经朋友介绍了一位钢琴方面颇有名气的大咖人物,微信接触后,对方态度上很是客气,但是,客气里却带着拒绝。“多次微信沟通最后也没能见上一面”,叶滨还依稀记得对方说过的一段话,“我们做的是很专业的事情,你们做的这个东西类似的想法我们都见过,其实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可聊的,我们做的东西是让孩子真的学好钢琴,和你们去让普通人把一首曲子杵出来是不一样。”这话有点伤自尊,好在叶滨是越挫越勇的战士。

当然,叶滨也得到了很多鼓励和支持。最给力的莫过于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叶滨跟周海宏介绍了自己的项目,简单的了解后,周海宏握住叶滨的手说,“你做的这个事很有意义,我会全力以赴支持!”这多少让叶滨有点受宠若惊。后来叶滨从网上看到了周教授一段演讲视频,他才知道,这个人一直在批评中国的传统教育,已经批评十多年了。周海宏认为,中国过去30年的钢琴教育或者说学琴教育,走上了一条非常错误的路,错误的根本在于过于专业化,这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让太多的人“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

音乐并不只属于一小撮精英人群

周海宏有一个很著名的演讲叫《音乐何须懂?》,他说,中国有很多传统的东西是错误的东西,比如,你听音乐一定要听出里面是怎么回事,这是不对的。比如听出这是高山,这是流水,这是春,这是秋,这是春江花月夜,这其实是错误的。音乐本身不是一个图像化艺术,而是一个听感艺术,也许有些东西让你感觉到好像是什么东西,但是这不是绝对的。在周海宏看来,音乐不需要懂,他属于每个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音乐。音乐也不只属于一小撮精英人群,并非只有郎朗、李云迪才能弹钢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玩。

周海宏举了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中国人都爱打乒乓球,假如找一个专业的教练,我们大多数人的握拍姿势和挥拍动作可能都是错的,你要想专业化的话,你需要每天练习挥拍子几千下,专业训练就是这么做的,只有这样做才是对你负责。假如每个人都要经过这样的训练,才能打乒乓球,那么,试问中国还有几个人能打乒乓球?我们这么多人一辈子姿势不对都可以享受打球的快乐,我们五音不全也可以去KTV享受唱歌的快乐,为什么在学习钢琴这件事上要这么专业化?”这些观点大大的激励了叶滨,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智能钢琴做好。

感谢潘石屹和李开复

叶滨一生多贵人,给他帮助的还有之前没什么交情的潘石屹。一次潘石屹来望京S0HO视察,听说是李开复投的项目,他就特意过来转转。谈起智能钢琴,潘石屹感觉挺有趣,他试着弹了十分钟,说了一句“不错,我都能弹钢琴了。”之后叶滨就成了潘石屹的座上宾,他经常在自己参加的创业活动上的活动上推荐叶滨的产品,俨然已经成为智能钢琴的明星代言人,这让叶滨从心里感激!

而李开复对叶滨这个项目的态度也在逐渐改变,当他看到叶滨真的做出了一款寓教于乐,上手容易的乐器后,他也开始在各个场合主动推荐。在最近的一次媒体采访中,当记者问李开复,“创新工场投资过的最成功的项目是什么?”的时候,李开复回答说:“太多了!过去半年左右,‘壹枱钢琴’是我们非常惊喜的一个案子。项目创始人叶滨是一个连续性创业者,我们很熟悉,他出来创业的时候,我们基本是无条件支持,做什么都愿意投。但让我跌破眼镜的是,他要做钢琴。当然他给我们描述了他的想法,要做一个可以让任何人一小时之内可以弹一首曲子的钢琴,可以无师自通。未来除了卖钢琴,还有一些教学内容。这个模式是成立的,我们就投了。但没想到这个市场这么大,短短的两年之内,它就发展成为网上销售最多的乐器。已经可以达到数亿的规模,而且看起来还会继续发展。”

努力将产品做到90分

李开复说得没错,叶滨对目前的成绩并不满意,他每天都在思考下一步产品该怎么走?“今天回过头看,我们做的第一版APP,其实仅仅把智能钢琴可以做什么先展示出来,原来有三块功能,跟灯弹奏、卡拉钢琴、视频教学,这些只告诉了你这个智能钢琴可以怎么玩。如果给产品打分的话,目前的产品只够60分、70分,而我要考虑的是,如何让产品做到80分、90分。”

和很多创业者一样,叶滨的思维深受硅谷的影响。他也非常欣赏乔布斯,乔布斯的两本传记《神一样的传奇》和《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他都很认真的读过。他也颇为很欣赏硅谷创投教父、创始人彼得•蒂尔,这也是为什么他做过投资人。去年,彼得•蒂尔写的《从0到1》在亚马逊售卖,叶滨第一时间就买来阅读,他对那本书还做了笔记。

one叶滨 The ONE智能钢琴 叶滨

叶滨说,“硅谷这批人在理念上,在价值观上都走在全世界的前面。”他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像他们那样“做点什么,改变世界!”而智能钢琴只是他改变世界的第一步。今后小叶子科技还会做出其他令人惊喜的东西。

叶滨认为,真正成功的创业不是做产品,而是做人。在公司内部,他常跟员工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做的这个公司才是我们做的最好的产品。”他认为,一个公司就是把正确的人带进来,让他们变成优秀的人,有了这些优秀的人,自然会做出好的产品。”(文/搜狐财经魏喆)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始链接。如需要更多资料,可发送邮件至@sohu-。

相关阅读

  • 世界上没有“毒药”的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
  • 周国辉:一个理想主义者的30年创业
  • one叶滨 The ONE智能钢琴 叶滨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