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创业街头有三对“最佳拍档”。
“爸爸,注意安全!”
“你也是,做好预防措施。”
张瑜和张胜明是父子,都是疫情防控志愿者,他们在同一个社区。白天忙,晚上互相交流,分享工作上的小事,研究如何高效便捷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创业市街道的几个社区,都有母女档案和夫妻档案,她们是“最好的伴侣”,她们的故事很感人。
马跃(右)在核酸检测现场忙碌。
大白母女档
“庞阿姨,休息一下吧。这东西太重了。我们年轻人可以移动它。”
说话的人叫庞雅娟,52岁,马跃的母亲,一名社区工作者。退休后,庞亚娟经常来创业第二社区帮忙,从早到晚从不抱怨。工作人员习惯叫她庞阿姨。
全市“一轮三次”区域核酸检测当天,5点半,母女俩来到采样点。在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消毒、器械穿戴、物资整理后,他们穿上防护服,前往各自的采样通道,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工作期间,马跃会给妈妈倒水,妈妈会给女儿擦汗。母女互相打气,大家都说看到大白母女摆摊特别温暖。
有居民告诉记者,庞亚娟20年前患股骨头坏死,2019年做了股骨头置换,恢复行动能力后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在过去的两年中,母亲和女儿都出现在家庭筛查和区域核酸检测中。
在采访中,庞雅娟说:“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像一家人一样一起努力,很容易成功。
创业,的四个社区有许多老年人,他们中的许多人不能使用智能手机,但出去散步、买菜、遛狗和其他户外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前物业维修班员工张瑜主动在社区登记,成为一名志愿者,主动教老人使用手机。
白天巡查时,他提醒大家不要扎堆,出门要戴口罩;下班后,去孤寡老人家帮忙做家务,教老人操作智能手机。
在创业,四个社区张瑜主动报名,努力干着摸排重点人群、在控制卡口站岗、发放防疫物资、参与核酸检测、防控知识宣传、环境消毒等所有脏活累活。
张瑜经常告诉他的儿子张胜明,他应该热爱他的工作,并具有奉献精神。在父亲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的张胜明也报名加入了志愿者队伍。白天,他爬楼梯送饭,巡视每个小区。当他回到家时,他的父亲和儿子经常累得坐在沙发上。
父子虽然在同一个小区,但平日里很少见面。父子俩经常在微信上留言。父亲告诉儿子注意安全,儿子提醒父亲做好防范。白天忙,晚上回家讨论,交流工作经验,互相学习。
“你越坚持,你的邻居就越安宁。”父子俩说了这话,做了同样的事。尽管他们很累,他们还是很开心。
情侣档
在创业市的七个社区里,有一个关于两个居民竖起大拇指的夫妇档案。
丈夫史玉成是大庆油田路桥公司员工;他的妻子刘雅琴是一所私立学校的心理学老师。
疫情防控期间,夫妻俩主动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每天早出晚归,从早忙到晚,疲惫不堪,邻居不理解,有人说吃饱喝足;这对夫妇说,他们是社区的一部分,应该尽自己所能。
卡口执勤,老婆测温,老公扫码;村里巡逻,丈夫拖着大喇叭,妻子出面劝说居民不要聚在一起;小区里有孤寡人员,妻子负责登记信息,丈夫负责买药送饭;打电话给妻子家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聊了一个多小时;丈夫在一旁登记,帮妻子倒水.
采访中国居民孙女士说:“这两对夫妻不错,特别孝顺。他家的老人是个老人,身体不好,多年来一直由夫妻俩照顾。疫情防控期间,夫妻俩去社区做志愿者,对老人进行特别扶助,还说家里没问题。”
核酸检测位点有序。
采访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疫情防控中,这些默默付出的居民最值得称道,居民和社区群众是疫情防控中的“最佳伙伴”。
记者热线: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