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几乎人人都用过的上网利器微软IE()浏览器,已经有近27年的历史,即将走下历史舞台。日前,一则关于“微软IE浏览器2022年6月16日正式退役”的微博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网友纷纷发表感想。
多年来,浏览器市场“遭遇”了许多强大的玩家,如谷歌、苹果等。争夺PC和手机上的流量阀。中国也出现了360、搜狗等知名浏览器。接下来,浏览器市场会如何变化?面对国际巨头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局面,国内浏览器企业如何谋求发展?
虽然现在年轻一代很少提到IE浏览器,但它曾经风靡一时。1995年8月,微软发布了它的操作系统。在这个时代的助推下,IE浏览器作为默认浏览器迅速走向辉煌。各种版本的IE占据了全球95%的市场。
但从那以后,该软件由盛转衰,走上了下坡路。直到退休,有27年历史,公开资料显示IE浏览器只更新了11代。2008年发布的谷歌浏览器到今年3月已经更新到100个版本。大浪淘沙,不进则退。如今互联网时代,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已经成为IT公司的必修课,微软却慢了。不少网友调侃道,“用IE浏览器就是下载其他浏览器。”
数据显示,到今年年初,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不到1%。事实上,在2015年,其份额降至10%左右。这也是微软最终想放弃的原因。时间用了7年时间在2015年提出该计划,并最终“退休”并停止更新IE浏览器。事实上,当2015年IE浏览器计划被放弃时,操作系统自带的浏览器启用了新的品牌Edge。按照微软的说法,时间是需要的,因为它需要时间做好连接、相关研发;d和用户体验。
市场就是这样。如果你慢,别人会超过你。在IE浏览器慢慢更新的时间,市场百花齐放。苹果浏览器、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等。国外已经出现,国内也有360、百度、搜狗、QQ、UC等浏览器。这些产品快速迭代改进,吸引了大量用户,蚕食了原有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根据某第三方网络分析公司的数据,今年4月,在PC端,浏览器以%的市场份额领先。
其实除了PC,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是更大的市场。在这方面,国产浏览器发展迅速。今年5月,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最受欢迎的手机浏览器分别是Chrome浏览器(51.47%)、UC浏览器(19.28%)、Safari浏览器(16.73%)、QQ浏览器(9.41%)和三星浏览器(1%)。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电脑端,国内浏览器市场仍有增长空间。虽然目前以国外几款产品为主,但是随着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国产还是大有可为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过去金融、政企、教育等行业的网上业务处理往往是通过IE浏览器实现的。随着IE浏览器的退出,很多用户对以后如何开通网银和资格审查系统感到困惑。近日,微软向羊城晚报记者回应称,MicrosoftEdge的InternetExplorer(IE)模式是唯一内置支持基于IE的Web应用程序和站点的浏览器,包括对ActiveX控件和其他功能的向后兼容支持。企业可以为自己的用户设置IE模式,个人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接入IE模式。
从目前的行业数据来看,经过7年的运营,微软的Edge浏览器已经在市场上收复了失地。截至今年5月,这款浏览器在全球市场获得了约10%的市场份额。张毅表示,Edge浏览器在电脑端的崛起,将导致广告主、产业链、客户的关注,以及以移动产品为主体的中国浏览器市场的关注。
目前国内手机浏览器市场不容乐观,亟待突破。张毅认为,在电脑端,打开网页需要浏览器的入口作为引导。但是在移动端,手机浏览器很难抓取app。大部分手机app都可以直接点击,不需要经过浏览器,所以看起来浏览器没什么用。另外,资讯类app已经有了强大的产品,每个浏览器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可以说,中国手机浏览器整体市场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瓶颈。未来能否再次觉醒,需要在资本的推动下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这样才有更多的机会”。
张毅表示,目前广告集中在短视频和社交产品上,市场很快会白热化。广告营销未来会怎么走?也许手机浏览器是个好机会。市场上打开网页的需求还是很大的,网页上还有很多操作要做,还有浏览器其他功能的附加值。总的来说,国产浏览器品牌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有所创新,才能赢得用户的青睐。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转载本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