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近日有消息称,资生堂集团已完成出售资生堂、扎吉瑞、博美这三个同名护理品牌。对此,青岩1号时间向资生堂求证。对方表示:资生堂中国已经决定出售旗下的Zajirui和博美品牌,交易预计在今年3月完成。
到目前为止,一年来,资生堂已经卖出了15个热门品牌,这不仅符合资生堂的高端战略,也预示着高端美妆市场的战争越来越激烈。
资生堂出售博美和博美与集团专注于高端美容产品的战略有关。资生堂中国也向青岩说明了这一点,称:“Za吉瑞和博美品牌需要外部资源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据报道,接手博美和Za的新东家是一家美妆品牌管理集团。“它具有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渠道运营能力,线上业务运营能力尤为突出。我们相信我们是理想的合作伙伴,能够支持这两个品牌达到新的高度。”
交易完成后,资生堂将负责这两个品牌的未来发展规划,但资生堂在过渡期内仍将为相关产品的生产提供支持。
Za资生堂创立于1997年,是一个面向18至21岁年轻女性的彩妆品牌。主要以隔离、粉底等底妆产品为主。Za隔离一度畅销,在国内年轻消费者中有一定知名度。
相比之下,这次一起出售的博美在中国的市场认知度更广。资生堂曾被誉为中国化妆品cs频道的“老师”。博美作为资生堂第一个进入CS渠道的品牌,意义重大。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1年的博美是资生堂集团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本土化大众护肤品牌。专注植物护肤,率先进入化妆品店渠道,面向下沉的二三线市场,在cs渠道培养了大量客户。依靠化妆品店和百货的爆发式增长,博美在2012-2013年经历了中国市场的发展高峰,签约化妆品店数量一度达到8000多家。随着韩国化妆品和本土品牌的崛起,以博美为代表的日本大众品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2016年,博美推出“鲜肌会”全新品牌定位,针对大学生群体。后续通过签约当红青年艺人、调整产品线、提升专柜形象等方式年轻化转型,但反响平平。2020年4月,博美宣布退出线下渠道,仅保留品牌线上渠道。
天品牌咨询首席增长官罗表示:“虽然博美是资生堂为CS渠道打造的第一个品牌,但它并不能改变国际品牌在CS渠道的命运。再加上目前CS整体下滑的趋势,博美也面临着品牌老化,销售疲软的问题。产品定位既不能满足CS的前店自身流量需求,也不能满足后院的专业体验需求,使其处境更加糟糕。"
但转型后的博美表现乏善可陈,未能引起更多反响。目前博美天猫旗舰店卖的最高的单品是59.9元的清莹浊隔离霜,每个月卖4000元。价格最高的是420元的博美晶晶崔莹套装,每月仅销售3件。
相比之下,资生堂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同一个品牌,奥普拉温弗瑞和优莱比博美的定位更高,市场表现更好。“出售博美对资生堂来说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罗说。
目前收购方集团还没有透露更多的信息,未来扎吉瑞和博美如何运作还很难预测。
这并不是资生堂第一次出售其品牌。据统计,资生堂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卖出了15个品牌时间。在业内人士看来,国际集团逐渐剥离一些不符合自身战略和定位的边缘品牌是相当正常的。
在疫情冲击下,2020年资生堂整体营业利润暴跌86.9%。资生堂集团于2021年启动《》中长期战略,实施全球化转型,将高端美妆定位为核心业务。集团的目标也从关注全面增长转向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管理。资生堂集团对品牌矩阵进行了大幅调整,开始剥离平价和大众化妆品业务。
2021年,为了优化投资组合,强化竞争优势,资生堂进行了三次业务剥离:一是转让包括山科、UNO在内的10个平价个人护理品牌;二是终止与意大利高端品牌杜嘉班纳的化妆品业务授权协议;三大高端彩妆品牌:Transfer、BUXOM、LauraMercier。
加上将于今年3月完成转让交易的扎吉瑞和博美,资生堂集团共出售了15个品牌。至此,资生堂基本完成了廉价品牌的剥离,大众化化妆品品牌还剩13个,包括安瑞莎、岳薇、Iris、安吉新语等高端品牌。
战略上,资生堂除了卖一系列品牌,在高端美妆市场的布局也是值得的关注。
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资生堂集团旗下银座、BAUM、高效IM、DrunkElephant等高端品牌已于2021年进入中国,发力中国市场。
在资生堂的品牌矩阵中,帝国THEGINZA位于金字塔的顶端。2021年9月,皇家银座的THEGINZA,中国首家百货专柜和首家精品店,分别在北京SKP和上海国金中心落成。这也是该品牌首次在日本以外销售。专注于“仪器护肤”的高端科技抗衰品牌Effectim也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了旗舰精品店。
财报显示,资生堂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约人民币418.9亿元,同比增长14%;营业利润14.75亿元,同比增长194.8%。其中,高端美容和电子商务渠道对收入增长的贡献很大,集团高端品牌的增长非常强劲。
2022年是资生堂集团来到中国的第41年,也是博美成立的第21年。从资生堂自身的战略和市场来看,在新的十年开始之际,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两者来说未必是更好的开始。
高端美妆新战争
专注高端美妆市场的不是资生堂一家。从2021年开始,欧莱雅收购了日本皮肤科医生品牌Takami,宝洁收购了FarmacyBeauty和爱欧,拜尔斯道夫收购了香缇卡,联合利华收购了宝拉珍之选,皮尔法伯收购了香薰品牌Ladr?我,各大美妆集团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高端品牌竞争。
受全球疫情影响,在化妆品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各大美妆巨头旗下的高端品牌成为集团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巨头通过收购和渠道策略调整加码高端美妆市场。资生堂也将“成为以高端产品为中心的‘高附加值皮肤美容公司’”作为发展目标。专注高端美妆市场显然已经成为行业趋势。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美妆市场潜力巨大,占据重要地位。现在中国的平价化妆品市场是一片红海,竞争激烈。国产品牌的价格优势也让很多进口品牌立不住脚,但是进口品牌在高端化妆品市场还是有巨大优势的。欧睿的数据显示,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主要被国际美妆集团占据。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是欧莱雅、雅诗兰黛和LVMH,市场份额分别为18.4%、14.4%和8.8%,合计占据42%的市场份额。
资生堂2021年前三季度财报中也提到,在中国市场,集团高端品牌和电子商务持续增长。NARS、CPB等高端品牌受益于持续的战略投入,市场份额持续增长,高端品牌销售额占比55%。联合利华官网此前也表示,高端美妆部门是联合利华业务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集团高端美妆部门2021年营业额约为72亿元。
受疫情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廉价化妆品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发展高利润率的高端品牌显然有利于稳定整体经营业绩,增强公司现金流。从长远发展来看,高端美妆市场也会随着消费升级而加速发展,国际巨头攻势如此猛烈,也是顺势而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