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周伯云向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投案自首,称该公司向全国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导致资金缺口巨大,无法支付投资者。
本金和利息。
平台,微博有两个林山财经的微博账号。在“林山金融官方微博”的最新推送评论中,都是在林山金融案发后,受到部分网友的质疑。
2018年4月9日,林山(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某某因涉嫌犯罪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已依法立案侦查。“林山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执行总裁田京生、“开心钱庄”负责人陶等8人已被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批准逮捕。
涉及金额
213亿元的赤字导致资金链断裂。
“林山金融”采取传统门店销售与互联网营销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未经批准,周伯云在全国各地开设1000余家线下门店,招募员工并进行培训,然后通过广告、电话销售、群众口碑等方式,向不特定公众销售所谓的“新月影”、“新季风”、“新年风”、“郑心潼”,承诺年息5.4%至15%不等的高额利息。
2015年2月起,周伯云在互联网上设立了林山财富、善林宝、开心钱庄(后更名为易宝贷)、广群金融等网络金融平台。同样以“承诺还本”、“支付高额利息”为诱饵,通过上述互联网平台销售虚构的金融产品,骗取投资者资金。
林金融披着“互联网金融”高科技的外衣,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高回报率、高科技、热爱公益的正规网贷的样子。此外,它还不断在平台各大媒体上做广告,以提升其公众形象。
林金融宣称这么高的年化收益是不现实的。如果年化收益能达到15%,除了投资者利息、佣金、店铺包装、广告运营,线下理财的资金至少要达到20%才能保本。但在a股上市公司中,能实现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20%以上的,屈指可数。对于林山金融这样的公司来说,如此高的无风险收益无疑是一个赢得大众眼球、吸引大家上当受骗的“诱饵”。一位林山金融前员工爆料称,与e租宝、钱宝等非法集资的平台,一样,林山金融也是通过“借新债还旧债”和传递包裹来维持的。
“林山金融”通过推出各种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吸收公众资金,形成资金池,供周伯云等人随意使用。为了让“林山金融”这个公司看起来像个“大公司”,更是不惜花费巨额公款,大规模开设线下门店,给员工发高薪和提成,同时做足包装和宣传,在民众中打造“大而不倒”的企业形象,以此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据警方调查,“林山金融”申报的投资项目没有盈利能力,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早期投资人的到期本息。随着时间的进行,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崩溃。
据此,“林山金融”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已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