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以“亚洲第一兄弟”本尼路为例。在黄波的戏言之后,班尼路似乎真的开了自己的玩笑,从此一蹶不振,成了低端货的代名词。
所以00后不知道这个品牌以前的代言人是周润发和张可颐,刘德华和王菲。
当然少不了“时尚教主”黄晓明。当时红的黄晓明和本尼路有着天然的契合度,油腻的pose和丰富的腿毛是记忆中“真正男子汉”的标准。
能当得起巨星的班尼路,一开始其实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意大利品牌,但正宗的欧洲货在1996年变成了“港资”品牌。
在火灾最严重的时候,在北京和上海的步行街上,每五分钟就可以看到一条班尼路。曾经进入中国的优衣库被打得落花流水,差点放弃中国市场。
把它写进小说,也意味着穿上班尼路礼服是每个小镇青年的梦想。
那是很多80后人生中的第一次“奢侈”。当时班上所有的男生女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买一辆班尼路。好学生穿上了400多的比荷卢羽绒服,而曼秀里内敛的穷学生攒了很久的零花钱,默默的买了一条比荷卢的内衣。
本尼从佐丹奴手中夺走了“亚洲一哥”的称号,但佐丹奴也不甘示弱,他称之为“亚洲Gap”与之抗衡,由此掀起了一场“时尚江湖”的血雨腥风。
佐丹奴一定会出现在不远处。
可惜两个品牌的关系并没有持续多久,进入2010年。
2008年,他们变得越来越萎靡,以至于很多人以为他们已经挂了,但现在他们已经挂了.挂了。
没那么彻底,只是沉到了3,4,5,6,7.线城市。虽然精神没了,但“生命”还在。
班尼路和佐丹奴之所以“落魄”,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在设计上不求上进。
在当今服饰鄙视链中,从奢侈品到轻奢新潮品牌,再到快时尚和淘宝品牌,这两个老朋友如今在潮人心中都处于淘宝品牌的底层。00后被80、90后称为“老人衫”。
这是当季最新款,版型和图案和当年没什么区别。很简单,下身配了一条新的红色秋裤。
本尼还非常擅长制作城乡结合部的青年才俊极其反感的印花t恤和老男裤。
下半身也有高潮。无论是过期牛仔裤、港式工装裤、休闲商务裤,本尼路都告诉我们,袜子总能画龙点睛。白色的袜子,彩色的袜子,花袜子,都是镇上年轻人开着挖掘机下班后的袜子。
不过最让人欣慰的还是班尼路的万年羽绒服。再也没有脸能撑起那种深厚的土壤了。无论是模特图还是素人秀,第一眼看上去像闰土,第二眼看上去又像闰土。
Giorgio在这里的风格比较浓厚,煞费苦心却又莫名其妙的品牌字体让对手Benirall如释重负。最新的物品是用本尼路预热的。可以看到90年代的t恤/衬衫配上大姨妈和二姨妈最喜欢的pose,一起表演五毛工作室妹子look。
还有托尼的朋友,每月120元的健身教练,老师最喜欢的胸肌充当look。
乔万诺的经典不能输给班尼洛的。无意中看到了佐丹奴版的红配绿。他们不仅让佐丹奴赛狗P,还差点让他赛到“Hip P”.
当年同样让潮人一抢而空的另外两个品牌,分别是“标新立异”的米兹邦威和牛仔裤大王牛仔裤。
美邦的广告已经印在每个人的记忆里,你用它在校园里扇了校长一巴掌。
那个学生翻墙被校长抓住了。校长问:“你为什么翻墙!”学生指着自己的外套说:“米邦威,不要走寻常路。”
当年美邦不放过任何一个当红偶像。周杰伦、张韶涵、潘玮柏、美剧《越狱》的男主角温特沃斯米勒都是它的代言人。
2009年,美邦与《变形金刚2》合作,成为第一个在好莱坞电影中植入品牌的中国品牌。
2012年,创始人周以1亿身家进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成为服装行业首富。
美邦的老对手真维斯是20世纪70年代的澳大利亚品牌。后来因为收购变成了“港货”。一直都是用“真”来感动,广告词“真诚才能赢”真的很受人们欢迎。
这种“真相”曾经把真维斯和教育行业绑在一起。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曾被命名为“真维斯”楼,英文名相同。同学们都说穿真维斯,在真维斯大厦上课,真的有家的感觉。
然而,这个巨人现在已经濒临崩溃。今年1月,真维斯的家乡澳大利亚子公司宣布破产。
这些老朋友的设计太老了,你真想买给你的老舅舅。
孩子都长大了,美邦和真维斯却还在假装自己的品味没有提升,消费没有升级。诠释地道的夜市风格是朴实无华的,在搭配和造型上更是无法化“腐”为“魔”。
说到这种“美国生活方式”,著名的“三杠”标志是很多人青春期最重要的时尚记忆。它起源于美国三藩市,2002年被林青霞的丈夫李杏收购。今天,它仍然是一个港资品牌。
三小节是一个变型e。
总结的特点是时尚,价格高,质量惊人,一半青春,一半“老”(因为我女儿和我妈都可以在那里找到衣服)。
因为火,这里曾经常年占据商场最显眼的位置,它的“外贸货”和假货市场也支撑了无数开外贸店的大哥大姐。
还有Esprit。
价格差不多的品牌是韩国的衣恋。你一定还记得它家全能的英国熊吧。所有的学生都被它的英伦风格迷住了。保守优雅,穿上它就是贵族子弟。
还有一个E开头的品牌,在有Esprit和E-land的商场都有,那就是法国的Etam Eiger。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Etam是百年品牌。它成立于1916年,先是在德国,后于1928年迁至法国巴黎,并在法国上市。
除了时尚,当年的Etam内衣也很流行。甚至《Elle》杂志海外版和很多媒体的声音都表示Etam内衣可以和维密内衣相提并论。
一鸣惊人
但2012年后,Etam连同老对手Esprit和E-land开始被商场边缘化。因为一成不变的过时设计和毫无竞争力的价格,要么下柜,要么一声不吭的甩卖。在三四线城市打1折也是常见的场景。Etam甚至在2018年退出了中国成衣市场。
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以上品牌都走了一条不归路:我就是勇往直前,我就是无所畏惧,我就是不关注消费者的需求。
所以,被后来涌入的Zara、HM、优衣库等品牌碾压,绝对是必然而非巧合。
在很多人心目中,Zara等走“快、小、多”路线的品牌是最早的快时尚品牌。其实在他们之前,你我都已经体验过快时尚的魔力,也就是只有,VeroModa和JackJones,他们也是HM的家乡瑞典人。他们是中国快时尚的真正祖先。
这是和一些不知名人士为春和真维斯拍摄的大片。
从审美上来说,她们是当年时尚圈的腰,只是明显更突出而已。
我就想问,牛是牛吗?
大家应该第一眼就看到了Only的好姐妹VeroModa。它和JackJones曾经是潮流的代名词。现在JJ比Only更早进入电子商务,在天猫拥有800万粉丝。VM的电商表现不错,小红书里一直有潮人分享它的时髦衣服。
显然,瑞典三兄妹的升级转型是及时到位的,比其他品牌足智多谋得多。
眼球经济下,视觉营销极其重要。毕竟它关心消费者,走的是国际模式,所以Only和其他人树立好榜样还不晚。
而老班尼路这种传统的中国制造的店铺,规模和形象都还停留在巅峰,所以现在只能处于低谷。从设计,到店铺,再到陈列,所有的操作加在一起就是对混淆行为的一大奖励。
在营销思路上,2019年之前,Benirall和Giordano不玩综艺冠名,IP联合品牌,自媒体,KOL。他们一直在默默工作,对新时代的社会戏不感冒,所以才会被社会抛弃,只能躲在角落里自怨自艾,哭着离开艾地。
他们是青春的过客,但我不希望这些曾经承载情怀的老字号只是“路过”。作为青春的见证者,他们应该一直在我们的视线里。
希望还在追赶的老品牌能跟上游戏,早日回到一线!无论你什么时候开始改变,都不会太晚。毕竟机会总是在自己手里不是吗?
闪开。
肖文互动:那时候你最喜欢的品牌是什么?有没有其他品牌见证了你的青春岁月?你还留着他的衣服吗?请与这些老朋友分享你的故事。
美术编辑:晓婷
童年品牌记忆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