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问个问题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开学三个月了,孩子好像一直没有进入学习状态,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孩子天天抑郁,家长焦虑。我们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
专家意见
马驹桥镇中心小学张老师: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仅是学习环境的变化,还有老师、朋友、行为规范、角色期望的变化。在幼儿园,孩子处于被照顾的地位,而小学教育强调个人独立。孩子应该以独立的角色进入小学生活,小学生活更加程序化、有序化,需要孩子更多的主动性。
面对环境的突然变化,孩子往往会有不适感,也会形成一种焦虑,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家长要从学习、心理、能力等不同方面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教养、良好的性格、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同时可以让家庭成员之间有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有幸福感,有安全感,有幸福感,减轻刚入小学的孩子的焦虑和压力。
第二,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最终还是要让孩子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比如喜欢看书,习惯主动思考,对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强的成就感。这就需要家长做有说服力的引导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从小培养孩子掌握学习技能比某种知识的获得本身更重要。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和一些生活技能。另外,沟通知识和技巧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家长要特别注意。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阅读习惯极其重要。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别人可以替他们做。但是让孩子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和时间,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的习惯和责任感。面对事情,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将受到相应的惩罚。读书的习惯也必须从小培养。每天安排一个亲子阅读时间,让孩子自主阅读。至少有半个小时,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看完之后,家长可以及时和孩子沟通。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孩子的知识面会拓宽,会变得自信。
第四,家长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言谈举止,让孩子融入学校的大家庭,增强孩子的情商、社交能力和自信心,对孩子更好的学习状态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评价孩子的标准不应该仅仅是考试成绩,还应该从多方面评价孩子。平时要多关注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如:文明礼貌能力、热爱劳动、动手操作、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渴望终身学习等。学多少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热爱学习。要客观地分析你孩子的特点,即你的孩子在性格、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哪些特点、长处和短处,结合孩子的情况,帮助他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补救。(文/记者吴文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