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项目 / 正文

创投基金怎么投资(成立创投基金)

更新时间:2025-09-14 04:37:51 点击:387

创投基金怎么投资(成立创投基金)

、文

风险资本市场给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带来了新的繁荣,为许多创业,年轻人奠定了基础,并改变了创业繁荣的全景。像今年上市的Aauto Quicker Technology,虽然创业只有6年历史,但目前市值约8000亿港元,创始人苏华个人财富超过200亿美元。如果没有最初的风险资本支持,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然而,创业投资基金本身是如何产生的呢?既然这样的金融工具这么好,为什么近几年才来到中国?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行业的起源和发展。你会看到风险投资基金的开始与草根创业有关

风险投资基金的起源

风险资本市场于1946年首先在美国兴起。当时二战刚刚结束,美国士兵陆续回家,需要找工作,很多人都在为二战期间的创业做准备,很多技术发明因战争需要而出现,但这些技术的民用途径一直没有开发出来。所以,机会确实很多,但挑战也不小。一方面,这些技术将如何用于民用,如何开发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资金的来源。创业一直夹在银行和股市之间,两边都不爱:新公司既没有收入也没有资产,银行不敢给你资金。此时,证券市场对你也不感兴趣。早期有一些有钱人做私募投资,但是不专业,主要针对有钱的朋友。我该怎么办?如何帮助从前线回来的士兵?

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卡尔康普顿(Carl Compton)和哈佛商学院前校长乔治杜里奥(George Doulio)聚在一起,召集了几个商界朋友,成立了最早的风险投资公司(也叫“风险投资公司”,简称“风投公司”)——(ARD),想法是公司先融资。然后,我们筛选出各种有前途的新技术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一个从前线回来的战士),对他们的未来进行定价和估值,投资他们并加入董事会,同时也为这些公司提供技术、管理和资金上的帮助。在他们投资的公司中,最成功的是数字设备公司DEC (-NY)。1957年,他们投资了7万美元。到1966年DEC上市时,这里的投资已经变成了3560万美元,升值500多倍,年化收益101%!在窦里奥1971年退休前的26年里,ARD投资了150多家公司,支持了许多草根阶层实现创业致富梦。

ARD是如何筹集资金的?当时,在创业投资还是一种陌生的、未经证实的投资方式,风险巨大。因此,没有机构投资者对此感兴趣,而富裕家庭更喜欢自己投资。不得不发行封闭式基金向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也就是向草根募集资金,投资草根创业他们之所以选择封闭式基金,是因为对于ARD来说,这种资金被长期锁定,有利于ARD自身的长期投资。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类基金的份额可以随时在交易所出售变现,具有流动性。在ARD开始后的十年里,几家相继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也采用封闭式基金来筹集资金。他们很快发现,这种公开发行基金的方式并不理想,因为很多业务员把这些基金卖给了不合适的投资者,比如退休的人。这些投资者需要的不是财富的长期增值,而是尽快的分红回报;这些老年投资者一旦发现无法快速获得回报,就开始抱怨。在20世纪50年代,窦里奥花了大量的时间向这些投资者解释并安慰他们关注长期回报。此外,封闭式基金作为公开交易的股票,也有大量的信息披露要求。

如何解决这些令人头疼的挑战?1958年,出现了第一个有限合伙制的私募风险投资基金,叫做“基金”。如今,美国和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都采用这种结构。好处是,它们的私募性质决定了这些基金不需要频繁披露投资仓位等信息,也没有那么多繁琐的监管,但它们的投资者必须是高净值的有钱人,投资者数量不能太多。当然,当时的风险投资基金一般是将成功上市的目标公司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由这些投资者决定何时变现,而不是像今天的风险投资基金那样,将成功上市的目标公司的股份卖出,再将现金分配给投资者。

在20世纪60、70年代,既有封闭式风险投资基金,也有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同时还出现了另一种风险投资模式,即“小企业投资公司”(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Corporation,SBIC),这是美国联邦政府授权的“风险资本池”公司。1957年,苏联第一颗卫星发射,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社会和政府。为了鼓励私人创新以应对苏联的威胁,美国政府于1958年推出了“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只要你能获得少量私人资本支持,联邦政府会给你四倍的资金支持。所以在60年代,有很多这样的风险投资公司,——,和今天中国地方政府的产业扶持基金计划很像。然而,就像任何政府项目一样,美国的“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有许多繁琐的申请程序和监管、披露规则,一方面让真正有经验、有能力的风险投资专家望而生畏,不会参与;另一方面,它鼓励许多人通过虚假承诺来骗钱。比如,先和几个朋友约好,他们出点钱。在申请联邦政府资金后,他们会把钱分给这些亲友创办的公司。当然,这是一个典型的逆向选择问题:一旦监管规则过于繁琐,有能力的人就不会感兴趣,只有坏人不介意浪费时间来填表!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计划开始走下坡路。

20世纪70年代,两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改变了风险资本行业的命运。首先,成立于1971年的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允许不盈利的新公司上市,并为风险资本基金提供了退出渠道。这一点非常重要。下次,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个话题。另一个是1979年,美国劳工部正式允许退休基金投资风险投资基金,让更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行业。1978年单年就有4.3亿美元的新资金投入风险投资,1984年投入了40多亿美元,2000年投入风险投资超过400亿美元!

创投基金怎么投资(成立创投基金)

当然,风险投资的热度并不总是直线上升,而是随着各个时期的回报水平而波动。上世纪80年代,由于纳斯达克尤其是微软的成功上市,风险投资非常火热,一大批草根科技公司创立。然而,1987年10月的股市崩盘损害了许多风险投资项目的回报,然后

下来的五年左右创投降温。1992年之后,股市持续升温,新公司IPO越来越多,这不仅使创投项目的回报不断升高,退休基金和保险公司拿出更多资金做创投,而且很多大小公司都设立自己的创投基金,扶植前景看好的草根创业公司。那一波浪潮为接下来的互联网热奠定了基础。

创投基金的投资跨行业分布情况大概怎样呢?根据哈佛商学院和两位教授的统计,在1999年,大约60%的资金都投向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互联网、通信与软件等相关行业;10%左右的资金进入生物医药行业。总体而言,超过三分之一的创投资金投向加州,尤其是硅谷一带。这些都说明,创投行业的实际运作结果跟初衷非常一致:扶植高科技创新,激发草根创业。

香港大学许博炫、田轩、许炎三位教授的研究也发现,那些对外部资本依赖度高的高科技行业在股权市场发达的国家更能发展,而科技创新对股权市场依赖度高;相比之下,以银行和债权市场为主体的国家不太适应做高科技创新。美国式创业创新文化的金融基础就是这样建立的,创投基金是起点,股市提供的退出是终点。

创投文化进入中国

创投文化在美国的兴起是如此,它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呢?小王的“快外卖”公司能够发展并得到那么高的估值,说明中国的创投行业也很发达了。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职业,主要还是留美学生带回中国的。记得1986-1990年在耶鲁大学读博士期间,我当时给康州的一家创投公司打工,这家公司的四位合伙人中有位华侨,其他三位都是越战回来的老兵,都对亚洲尤其中国独有情衷。他们于1987年组织团队访问中国,去介绍、推广创业投资的金融服务。当时,要我把他们出版的创投小册子翻译成中文,以便在中国传播。可惜,他们的努力太早,没有实际成效。后来转向飞机租赁、大设备租赁,希望帮助中国公司减轻融资压力。

在90年代,熊晓鸽等海归继续努力。通过IDG创投基金等海外基金,他们在中国支持创业,尤其是海归的科技创业项目。当时的典型局面是:一个高科技项目,一个没有经验的创业小团队,一笔不大的创投启动资金。百度、新浪、搜狐、携程这样的网络公司如此,UT斯达康这样的通讯公司也如此,刚开始都是靠几个海归。因为他们懂得创投基金、也能得到创投融资,这些公司才从一大批同类中脱颖而出。一批海归不仅把美国式草根创业带回国内,而且也带回了美国式创投基金这种全新的融资方式,带回中国需要的创业创新催化剂。

在这个过程中,纳斯达克发挥了关键作用。十几年以前甚至到现在,这些新创立的公司在A股没有任何上市的机会,在香港联交所也很难,更何况香港股民对高科技没有经验,但是纳斯达克对国内新公司广开门路。到今天,已上市的国内高科技公司中,一大半是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

从2001年到今天的十几年里,国内创投、PE基金行业的发展如此之快,以致于达到“人人PE”的境界。一般而言,公司创业可以分为以下多个阶段,从种子期到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再到Pre-IPO期。如今,针对企业发展的每个时期,国内都有相应的细化投资基金,它们按照投资阶段划分为创业投资()、发展资本()、并购基金(buy-out/buy-infund)、夹层资本(MezzanineCapital)、重振资本(turnaround),PreIPO资本,以及上市后的私募投资(privateinvestmentinpublicequity,即PIPE)等等。正如亚当·斯密断言,经济的持续增长依靠专业化分工的细化和科技的复杂化。当企业组织变得细化、复杂化,旧有的金融体系也必须细化、复杂化。小王很幸运自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今天的要点:

作为职业化的创投行业,一开始就是为草根创业而推出。在创投基金出现之前,富人之间相互投资、支持创业已经有很久历史,他们对职业化创投的需求有限,而草根创业者面对的融资挑战更大,更需要创投基金。

创投基金填补了传统银行和大众股市之间的空白地。新创立的公司没有资产、也难有利润,所以,无法满足银行和股市融资的门槛。但,专业化的创投基金可以解决高风险、高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商业文化催生了创投行业。

1990年代,海归把美国式创投和美国式草根创业带入中国。到今天,创业文化和创投行业已经在国内扎根,加上在纳斯达克的上市通道,已经改变了草根创新致富之路。

回头看,当初建立A股市场,完全是从国企上市融资需要考虑的。现在,你知道,股市最重要的作用其实是催生创业创新文化、激励更多人走自己的致富之路。那么,纳斯达克、纽交所对中国的创新行业的作用有多大呢?如果把海外上市的路堵死,那会如何呢?

相关阅读

  • 投资人生(投资人生男主和谁在一起)
  • 创业投资基金
  • 创投基金怎么投资(成立创投基金)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