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海南自由贸易港基金)首只子基金落地。
6月16日,由中国农业银行海南省分行在农银金融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海南金融集团合作下设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首只支子基金————“海南穗达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穗达基金”)落地。“穗大基金”也是目前唯一落地的母基金子基金,主要投资乡村振兴和绿色领域,基金规模15亿元。
近日,该基金首个“振兴农村绿色低碳专业化与专项创新”项目已投入,3亿元投资双碳战略下的生物降解材料领先标杆企业。据说这家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掌握乳酸菌的制备、发酵、提取纯化、聚合成聚乳酸等全行业核心技术的企业。突破了新材料领域“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其产品可有效解决白色污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决农林废弃物利用,帮助农民增收。据说“穗大基金”与企业达成协议,2022年在海南设立子公司。
自2020年底《科创板日报》发布以来,海南省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创投企业的激励政策:
2025年前,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经营的注册创业投资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累计居住满183天的个人,其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取得的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按照3%、10%、15%三档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新设立或搬迁企业,在中基会注册的基金管理人发起的私募基金,在省发改委注册的创业投资公司,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有限合伙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自然人合伙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属于三亚市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给予100%财政奖励,当月纳税,次月给予相应奖励。
数据显示,海南FTZ是全国唯一将创投企业直接纳入鼓励类产业的地区,相比西部大开发地区、广东横琴新区、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深圳前海深港、上海FTZ临港新区,
今年5月24日,海口市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加大了对私募基金的优惠和支持力度。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到,对符合条件,从外省迁入或直接落户海口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实行现金奖励。帮助私募基金落户海口的中介机构也会获得一定的奖励。其中,投资地方项目的企业,按照管理费收入的比例,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的奖励。
在基金落地的“软环境”方面,海口市政府为基金注册;提供绿色通道等便利条件,鼓励高管和高端人才就地就业。
此外,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政策的实施,跨境基金将不再有联审机制,并实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准入要求全国最低,对境内外基金从业者应该是有吸引力的。
中基协数据显示,2021年,三亚新增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51人,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海口以25人位列全国第11。同年,三亚成立了86只基金,同比增长10%;共募集资金1亿元,同比增长%。
截至今年3月底,注册共有364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今年3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基金由海南省政府出资设立。是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省级政府投资基金母基金,基金规模100亿元,投向自由贸易港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三大领域。香港自由贸易基金管理费2%,最高利润60%。它将专注于投资由具有行业或行业经验和背景的投资者管理的子基金。该基金将以“母子基金”投资模式运作,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子基金、“一园一基金”、项目联合投资、投贷联动等方式,不断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力争形成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母子基金集团。
据了解,海南省政府已授权海南省财政厅为金融集团履行出资人职责,持股比例为100%。是金融集团的唯一股东,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基金穿透后的最终投资人。
目前,基金已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PPP基金等金融机构和重要产业资本机构签署子基金投资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上述机构将共同发起设立海南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基金、海南中银股权投资基金、海南工商银河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中企海南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基金等4只支子基金,海南自由贸易港基金累计出资12.8亿元,撬动社会资本。
5月,凯德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在海南完成备案,注册,出资500万元,由KKR亚洲有限公司100%出资。这也是美国私募股权巨头KKR在中国注册的第一家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
6月13日,交银国际、交银海南分行与海南生态软件园行政发展有限公司签约,设立海南澄迈数字产业一期基金。该基金是交银国际以投资子基金为策略设立的首只母基金,也是其首次担任政府引导的母基金的基金管理人。
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在海南落地比较快;另一方面,海南省风险投资企业的基数和投资地位在全国仍然不高。
清科数据显示,今年5月新募集资金地域分布中,海南省排名第13位,属于中等水平。从投资领域来看,
5月内海南仅有1起,全国位列第20位。在2021年股权投资市场活跃度上,海南无一城市进入全国,在IT、生物医疗、半导体、互联网和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中,2021年海南也无一城市进入活跃度排行榜。截至今年6月,成功引入创投资本的海南企业只有8家,其中6家都为天使轮融资。可以见到,以现阶段海南的产业基础而言,要想吸引创投行业的到来和发展,仍然挑战十足。
英诺创新空间创始合伙人李长麒在采访中表示,资金“弹药”和项目供给是创投机构“下沉”的主要驱动力,但现阶段来看,海南仅具备前者而缺乏创新力量和新兴企业的应用市场,一些基金过去的目的更多是为优化税务结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