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作家出版社2017年5月版
陈启荣先生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航民:一个共富的村庄》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为农村题材再添佳作。
我不知道如何准确表达我看完《航民:一个共富的村庄》后的感受,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极其强烈的震撼。我对一篇报告文学爱不释手,影响持久,突破了我以前的阅读经验。
首先打动我的是作者写的《创业,一群时代的弄潮儿》中的创新精神。杭村原本是杭州萧山区的一个普通村庄。万向和传化两家知名民企近在咫尺的时候,起航了。在村官朱重庆的带领下,飞行员们也踏上了从零开始、敢为人先的创新征程。为了建漂染厂,他们空手上海滩淘宝,住卫生间,买废品,历尽艰辛,得到了第一桶金。如今,航民印染行业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为了解决阻碍其发展的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他们克服了许多障碍,在热电行业取得了成功。他们先后创办了三家热电企业,成为浙江电力系统第一个“吃螃蟹”的村。
为了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他们进入黄金饰品行业,开发了一系列符合时尚的黄金饰品,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之一,提供了“赤手空拳打入市场”、“无中生有创名牌”的又一成功范例。
为了插上腾飞的翅膀,他们毅然踏足风起云涌的金融市场,体验了站在金融潮头的风险和独特的快感,终于如期在上交所大厅敲响了“航民股份”上市的喜庆锣鼓。
为适应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他们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一方面“腾笼换鸟”,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我们致力于培养“鹰迅猛龙”,让它们飞到西半球,美国的高空。
追根溯源,作者从航民村的发展轨迹中探寻航民村所向披靡的奥秘:强烈的发展意识、敏锐的机遇意识、农民的诚信意识、主要决策者的胆识和模仿创新的能力。这些元素相互刺激、相互支撑、相互交融,推动着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在创业,创新的阳光大道上越跑越快成为“创业为了群众,为了群众”
更让我感动的是,航空人始终坚持共享共富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携手前进,共享改革带来的丰厚红利。正如作者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重庆贺铸航民村领导班子不仅坚持了这一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而且付诸实践,形成了充分体现共享共荣理念的运行体制和机制。这一点尤为可贵。其实作者选择书名为《航民:一个共富的村庄》,可见这正是他所推崇的。
坚持共同富裕,不能再吃同一个大锅饭,也不能完全分灶吃饭。关键是如何改革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杭村不搞“改制”而搞“改制”,探索出了一条堪称“混合经济”的最佳模式,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村民也比较满意。在改革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如何处理企业与村民的关系。如何在集体经济框架下形成村办企业的竞争力?但最终,航民村以自己独特的价值追求,探索并走出了一条代表中国农村农业发展方向、满足农民生活和心理需求的独特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是:始终坚持走集体经济和共同富裕的道路,把乡镇企业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途径
如今,共享共同富裕不仅是航民村将长期保护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航民的共同价值观和特色航民文化的核心内涵。
航民村的思考和探索提供了一个“航民样本”,对当前正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具有现实的、可操作的借鉴作用。
同样让我感动的是,作者陈启荣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关注着航民村的发展。为了艺术地再现航民村人的开创性工作,他用报告文学的形式,以毫不费力的笔触,满腔热情地对航民村和航民村人进行了全景式的观察和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书中既有纵向的勾勒,也有横向的扫描;既有宏观考察,也有微观分析;既有史实的构建,也有艺术的提炼;既有感性的描述,也有理性的解释。全书集叙事性、抒情性、议论性于一体,既以其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精神风貌感染读者,又以其丰富多彩、耐人寻味的艺术画面和审美情趣陶冶读者。
103010是陈启荣先生的第一篇报告文学,即表现了“做一个有技巧的人”的技巧和气度。这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它能给我们太多的思想和智慧启迪。但确实是一部语言优美、结构严谨、韵味生动的文学作品。作者将该书设计为“创业Innovation”、“共享繁荣”、“和谐美好”三个章节,系统深入地展示了当今创业航民村人的历史、价值观和美好生活场景。作者的自由笔法不仅跨越航民村的经济生活领域,更深入航民村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做了详细的记录和细致的分析。只有这样,这本书不仅是航民村的创业史,也是航民的灵魂史。一卷在手,读者可以获得多重收获。据悉,作者现居浙江柯桥,可以预期,不久之后,作者将向热爱他和中国文坛的读者们,呈现一本同样涵盖时代风云、感知时代潮涌的报告文学新作。(文/肖瑞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