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

冬闲田也有好收成 做大做强榨菜产业

更新时间:2025-05-07 23:59:17 点击:680

冬闲田也有好收成 做大做强榨菜产业

“5月份就开始收割了,大家要精力充沛,看好自己的田地。”临近马铃薯收获季节,云南省腾冲市界头镇,揭阳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宗福到田间地头的次数越来越多。他仔细检查马铃薯叶片是否有病虫害,并敦促种植者适当补充肥料,以确保马铃薯茁壮成长。

以前的街头镇,种土豆的农民很少。偶尔有少数家庭种植土豆,只有少数零星种植,用于饲养牲畜。

如今,马铃薯种植已成为街头镇重要的地方产业之一。土豆成熟的季节,种植户或开着拖拉机或拉着大车,装满土豆,在揭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门前排队,等待收购。

那时候,看着来来往往的汽车,看着农民幸福的笑脸,邵宗福很满足。自从创业,以来,他是最快乐的。

为什么一个小土豆会成为致富的好帮手?邵宗福回答得很干脆:“这都是拜农业科技所赐!”

选品种,试水,种土豆。

大学学电子商务,工作两年成为公司技术总监。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邵宗福做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决定。他于——年回到创业。

邵宗福的家乡街头镇,日照充足,雨量适宜,气候温暖,素有“跃进粮仓”之称。但由于缺乏稳定的市场,街头镇的优质蔬菜卖不出好价钱,甚至滞销。

了解情况的邵宗福决定为家乡的蔬菜开拓市场。2014年,他在注册,腾冲市成立了杰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蔬菜配送和订单种植。

依托电商积累的资源和优势,邵宗福的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已申请了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7个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

与此同时,邵宗福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街头镇的水稻和大部分蔬菜,基本都是在每年10月前收割。从11月到第二年春天,时间,大量村民的土地被闲置,可惜他们种植了更多的油菜。

"利用冬闲田,给村民增加收入!"邵宗福把目光放在了土豆上。

土豆一般在年底种植,第二年四五月份收获,正好填补冬闲田的空缺,不影响水稻等主要作物的种植。然而,街头镇以前没有大规模种植马铃薯的经验。什么品种?怎么会?邵宗福犯了错误。

冬闲田也有好收成 做大做强榨菜产业

邵宗福去市里开会时,从农业科学家那里得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正在推广一种叫云书304的马铃薯。该品种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适合加工成薯片。而且农科院已经和省内一家大型薯片加工厂达成收购协议,只要能种,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邵宗福立刻产生了兴趣。2017年12月,邵宗福从合作社挑选了70名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先行试种了150亩“云书304”马铃薯。接下来的一年,邵宗福发现,种得好的一亩能收2吨,种得差的一亩收不到1吨,两极分化明显。

“亩产量很高,说明种子没有问题,只是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有待提高。”邵宗福算了一笔账,收获的马铃薯平均亩产值1466元,高于同期种植的油菜。

冬田种土豆大有可为!邵宗福决定干一番大事业。

专家指导,进行科学种植。

“第一步错了!种子要带芽切。”在邀请云南省农科院专家白建明到街头镇实地培训后,邵宗福意识到,种土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白建明提到的带芽切种是马铃薯种植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马铃薯的出苗率。当种薯长出芽眼时,新芽长出一厘米左右,然后种子就

种植只是第一步,如何播种也是有讲究的。“云书304”主要用于薯片厂加工,不能长太大。所以播种时,行距控制在100厘米以内,株距不超过20厘米,种植密度稍大。

让邵宗福头疼的冰霜问题也解决了。第一年,合作社种土豆。种植后不到一个月,街头镇突然出现降温霜冻天气,不少苗木被冻死。后来,天气转暖。虽然产生了新的幼苗,但结果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降低了。

通过培训,邵宗福从农科院的专家那里学会了两个防霜冻的“妙招”。

第一步是覆土,即在马铃薯幼苗刚露出地表时,先在幼苗上盖一层土,后期再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补充。天气转暖,秧苗会自己钻出来了。

二是灌溉。起初,邵宗福听到这个方法有点不可思议:“倒水后不是更容易结冰吗?”白建明解释说,水的比热容比空气大,水比空气低1摄氏度释放的热量更多。因此,在霜冻前适当灌溉地表的水可以帮助土壤保持热量。

扦插、播种、覆盖、培土、运水、起苗、防病、追肥.一圈流程下来,邵宗福深深体会到科学种植的重要性。他和技术人员逐一向种植户传授技术,并积极邀请云南省农科院的专家进行现场培训。2018年至2020年,合作社共组织了8次专家培训,4000多名农民参加了培训。

按照标准化种植的要求,邵宗福2018年将合作社的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850亩,种植户增加到130人。到了收获的季节,邵宗福统计了一下,平均亩产1.5吨,最高产量3.1吨。种植效益大大高于第一年。

与学院联手培养专业人才。

收益率比以前高了,但邵宗福还是不满意。他开始努力研究种子。

“种子是产量和质量的保证!”邵宗福与云南省农科院专家交流后了解到,在高海拔地区育种有利于保持较高的种子质量。于是,他和专家们远赴外地考察,最终确定了甘肃用于育种的马铃薯品种“云书304”。

2018年,他试种了300亩从甘肃运来的种子。与在云南本地繁育的种子相比,甘肃的种子出苗成活率更高,产量也更高。2019年,合作社种植了2300亩马铃薯,全是来自甘肃的种子。2020年收获,平均亩产1.6吨,最高产量3.4吨,产值达到了3600元一亩。相比第一年种植时产值翻番,为当地种植户创收700多万元。

看到种马铃薯带来的实打实的效益,越来越多的村民心动了,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加入合作社种马铃薯。2021年,合作社社员扩大到510户,共计带动全镇22个村(社区)的120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

界头镇顺河社区村民刘国正于2017年加入合作社,是村里的第一批马铃薯种植户。“跟着合作社种马铃薯,种子有保障、技术有人教,省心!”让刘国正更惊喜的是,种植用的农资等费用由合作社先期垫付,收购时再从收益中扣除,节省了种植成本,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

“去年产量高、行情好,我家种了7亩,增收近3万元。种对了作物,冬闲田也能赚钱!”刘国正说。

“选种、育种、种植、管理……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农科院专家们的指导。”在邵宗福看来,马铃薯种得好,全托了农业科技的福。

2020年,合作社与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中心建成科技成果示范基地。2021年初,双方签订协议,共建马铃薯研究工作站。合作期间,研究所将指导合作社科学种植,并为合作社培养本土科技人才、种植能手,提高社员及周边农户的经济收入,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相关阅读

  • 从大都市到农村 按照美国的划分铁岭都是大都市
  • 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让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把岗位留在乡村)
  • 【喜迎二十大·奋斗在农村】“巾帼新农人”创业故事云分享 有一种滋味叫甜蜜 看山东
  • 农村创业故事
  • 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让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把岗位留在乡村)
  • 从大都市到农村 按照美国的划分铁岭都是大都市
  • 冬闲田也有好收成 做大做强榨菜产业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