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他已经不在江湖了,但江湖上一直有一个关于他的传说:
2010年,牛根生正在捐款的路上。到2011年,牛根生已经捐出了包括海外资产在内的全部个人股份,包括上市公司蒙牛乳业。
2021年11月30日,牛根生辞去了他在蒙牛的最后一个职位:非执行董事兼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委员,这意味着蒙牛创始人牛根生从此彻底退出蒙牛,专注于慈善工作。
但他一生喜欢挑战,中国乳业创始人牛根生也没有完全离开商界。牛根生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近年来一直在内蒙古扶持粮食产业。2014年我离开蒙牛创业的时候,牛根生作为导师鼓励我发扬内蒙古的优势农业资源;牛不仅给予智慧,还贡献金钱。牛与我们共同确定了公司立足于世界三大硬麦产区之一的内蒙古河套平原,打造集种植、原粮生产、食品深加工、物流配送、全渠道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产品集团的发展战略方向。2022年春节前,公司再次获得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先生的个人增资。我正好在外地出差。当公司财务负责人告诉我这个信息的时候,我感慨万千。原来,董事会研究决定:为表示对牛总在塞北粮仓支持创业的感谢,公司决定将部分股份分给牛总;但牛校长坚决不同意。他反复强调:“我是支持你们做良心事业,支持年轻一代创业企业家早日成为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新一代企业家;这是一种信任。如果你带领团队做好了,那就是对社会的回报。如果你给了我,你就没有理由给我!
当我收到财务负责人的信息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近年来,我看到了与牛根生和一起工作的场景,无论是在蒙牛工作的时候,还是在之后,牛的影响总是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仔细思考,所以我拿起我的笔记,记录下我心中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一只“牛”跑出火箭的速度,不知道是谁给了蒙牛发展的意义,很准确;我是蒙牛最早的员工之一。刚加入蒙牛的时候,我能说清楚的是,蒙牛总部的logo就是一根高压电线杆,别的什么都没有。虽然我出生在农村;但我真的没想到,在改革开放的那些年,内蒙古还有这么穷的地方,村前无店。当地村民一年四季的主要蔬菜叫土豆和自制粉条,是土豆的“深加工”产品。没有任何“遮遮掩掩”的土坯房是全体村民的住所,生长了几十年没有超过潘长江的“老人头树”(当地村民的一种称呼)散落在贫瘠的荒野上。在那种条件下,一个人带着团队扎根,从“三无”中创造了蒙牛的品牌奇迹。没有市场,亲自打市场,没有奶源,给村民补贴,发动养牛,四年后在全国率先建成标准化示范牧场;没有工厂,亲自当瓦工,带着大家在工地上没日没夜的加班;如果一定要说他是主席的话,他也是泥砖最多的主席!很难想象,一个人不仅要制定公司的整体发展规划,还要和团队一起努力,还得对大家进行持续的培训。他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蒙牛的一位长辈曾经和我聊过:1999年,牛总经理在公司例会上提出五年百亿战略目标时,他们的想法是牛总经理大概是压力太大了,在胡说八道,甚至有人私下建议牛总经理去咨询心理医生。我可以想象那头牛总是远远地仰望,却“高处不胜寒”时的孤独。然而,当2000年和2001年的成绩单陆续出炉时,整个核心团队没有一个人对五年百亿有任何怀疑。但牛根生几乎在所有场合都大谈团队的决策力和战斗力,从来不提自己能力如何;这样的人,带着团队,设法让一头“牛”跑出了火箭速度,堪称企业发展的奇迹。蒙牛从小到大,上市力度很大,创造了优秀的中国民族品牌。
企业家的智慧:放手比起床更重要。
牛总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也是蒙牛的核心文化之一。如果再加上牛总众所周知的财富观,即“富则散,富则聚,人则散”和“一切靠人为”,基本可以视为蒙牛文化体系的三大支撑点,稳定而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人们常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也讲什么该拿什么该放什么。单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牛人永远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真正做到统一和放下的创业者。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承受,但是需要放下的时候,主动性相对较差。本质上是贪婪在作祟,或者是占有金钱的欲望出了问题,或者是对名利的认知出了问题。
当年牛总宣布捐出自己的股份收入,或许真的没多少人相信。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有一句话叫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后,他认为如果“我”是牛总,只会制造一个局面,抓住一个眼球,把一个关注引向自己。也许他会捐一小部分给社会做忏悔,这将是对他所说的负责任的姿态。不过牛经理真的裸捐了。我相信当时傻眼的人不在少数,原因就是放不下!
蒙牛自己的成功不叫真正的成功;蒙牛成功后,能为国家培养复制多少个蒙牛才叫成功!在蒙牛的内部培训中,牛不止一次地谈到这一点。所以不难理解他从企业家到慈善家的完美转变。
图:牛根生、王宁共同研究制定塞北粮仓企业发展战略。
牛根生卸任蒙牛集团董事长后,他的主要工作转向了慈善事业,包括创业企业家在内的全国各地的许多企业家都前去咨询。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创业人,曾经在蒙牛工作,现在出来了。只要时间允许,他几乎拒绝,而且会受到热情接待。此时的牛根生虽然年轻力壮,但基本上已经不再参加任何商业活动,专注于公益事业。更准确的说,他整合全球资源在中国做公益事业。但牛总是耐心地给一些指导,总是谦虚地说:
我说的这些对你们企业未必起作用,可以根据你们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予以借鉴。而我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员,从2016起定期,不定期去拜访牛总,记得首次拜会时,牛总推掉了其他所有安排,足足给我留了四天时间;一边领着调研市场,一边研究农业的发展方向,几乎每天都熬到凌晨与我一起给塞北粮仓制定整体战略;牛总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讲:王宁,河套平原的小麦作为全球三大硬质小麦基地之一,是老宗祖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资源,一定要做好继承和发扬,以河套小麦及深加工产品为依托创建一个品牌是历史必然;做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事在人为是个前提,人,最重要的在于德,能力可以在事上练就,德则生于心,表现在具体你能不能利他,能不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你还年轻,但决不要浮躁,务实是做事的前提;“粮者良心”,农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食品安全,塞北粮仓首先保证品质,从源头上还原食品本色,一、二、三产有机联动,为中国农业开创新模式,把塞北粮仓打造成优秀的民族品牌;蒙牛在帮助奶农致富,塞北粮仓一定要把粮民致富当作自己的责任,同时保证产业链上的各相关方都受益,打造良好的信用生态体系,在特殊情况下,宁愿苦了自己,也不能让合作方受累,粮者良心!
当今时代能称的上企业家的不在少数,而当自己功成名就之后,真正开始关心,并以纯公益的心态来关心(出资,出资源,出智慧)培育年轻一代创业者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一次质的飞跃,从企业家到慈善家,牛根生一直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
本文作者王宁:内蒙古塞北粮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2020入选“影响内蒙古经济50位商界领袖”。
编辑:木青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